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扩大再生产模式的“扩张”--兼论宏观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_人力资本论文

对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扩展”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看宏观经济均衡增长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宏观经济论文,视角论文,经济学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6;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2-0063-08

导论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被认为是宏观经济模型的雏形。宏观经济模型一般是“静态”和“短期”的。可是,扩大再生产本身含有“增长”之意。因而再生产理论既是宏观经济理论又是增长理论。我们知道,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动态化”。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以储蓄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两个假设为前提[1],得出一个以“常量”增长的“均衡”模型。(注:马克思用两个例子建立其扩大再生产模型:第一个假设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为4∶1,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为2∶1,剩余价值率为100%,剩余价值储蓄率(积累率)为50%(即国民收入储蓄率为25%)。如果对各扩大再生产周期计算“增长率”,结果所有变量的增长率皆为10%,即经济以“常量”10%的速度均衡增长。第二个假设第一、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皆为5∶1,剩余价值率100%,剩余价值储蓄率50%;计算出各生产周期内各变量的增长率皆约为8.33%,即经济以“常量”8.33%的速度增长。[1](P576-590)[2](P141))因而,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实际上仍然是相对“静态”性质的。马克思以此“静态均衡”模型说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具备平衡增长的条件,因而宏观经济不可能“均衡增长”,甚至只有通过危机的方式强制性实现“均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剩余积累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也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积累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的扩大再生产模型是否还有现实意义?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考察对象的扩大再生产模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指导意义吗?

为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对扩大再生产模型作深入的研究。列宁将马克思的模型作了“扩展”[2](P71),得出了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一般只介绍马克思的“静态”模型,讲到技术进步时,就说“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不作进一步的阐述。其实,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中蕴涵着比“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更深刻的内涵。本文将证明马克思的假设条件正是宏观经济长期均衡的条件,因而在技术进步条件下马克思再生产模型得出结论仍然是正确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但是,要从扩大再生产模型中发现对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含义,必须将马克思“静态”模型“动态化”。

所谓将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动态化”,就是放弃马克思的假设前提,引入技术进步等条件,再来分析扩大再生产如何稳定持续进行,或者说宏观经济如何才能稳定持续增长的问题。

扩展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扩大再生产

首先,放弃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假设,研究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扩大再生产的情况。设开始资本有机构成为2∶1,以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每一生产周期递增“一点”:即分别按3∶1、4∶1、5∶1、…递增。下面完全按照马克思的方法推导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为节约篇幅,不列中间过程,只将结果列于下表,并计算出几个主要的“增长率”指标(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

注:Ⅰ、Ⅱ分别表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GNP表示“总值”,NI表示“国民收入”,下同。

表1中的资本有机构成递增,结果各种增长率皆成下降趋势;虽然不变资本C在开始以快于马克思模型的“均衡增长”速度(10%)增长,但到第10个再生产周期结束时增长速度已降至马克思的“均衡增长”速度以下。至于可变资本等其他指标,除“总值”外(因其中含C),一开始就以低于均衡增长率的速度递降,到第10个再生产周期时已降到很低的速度,如果按此继续下去经济将停止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时,将出现大量的失业、资本过剩等现象,经济危机爆发在所难免。

可见,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且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会呈递降趋势,当增长率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出现生产过剩、失业等危机现象。这是我们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民收入与可变资本始终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增长,在表1中,二者以相同的速度下降。这说明,不变资本增长率的变化是影响经济稳定的关键变量。这是我们得出的第二个结论。

现代宏观经济学认为,影响宏观经济均衡的关键变量是投资率。但是,我们认为,投资率的变动只是对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增长失衡的强行调整的反映。如果本来因不变资本增长过快而导致经济停滞,再通过增加投资来“刺激”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

上面的例子还舍象掉一个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利润率。上表假设,无论利润率降低到什么程度,也不管两大部类的利润率有何差异,投资都按两大部类平衡条件进行。实际上,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会不断下降。比如表1中开始时两大部类的利润率都为33.33%,到最后已经降为:第Ⅰ部类18.58%,第Ⅱ部类24.76%。考虑到这种利润率的变化和差异,会发生两个变化。一是再生产不会按“平衡条件”一直持续下去,利润率降低到某一点投资就不会再进行,因为利润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二是两大部类的利润率存在差异。虽然都呈下降趋势,但第Ⅱ部类比第Ⅰ部类降得慢些。由于资本从利润率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所以第Ⅰ部类的资本会流向第Ⅱ部类。这种流动的结果是第Ⅱ部类生产过剩,使再生产条件遭到破坏。

上面研究的是“封闭系统”的一般情况。考虑到对外经济关系,发达国家的生产率较高,过剩资本和商品可以一定程度在国外去实现,同时获得“超额利润”。这样可以使利润率相对提高。这种特殊情况的经济是否能有持续的稳定增长呢?

扩展二: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和储蓄率递增的扩大再生产

下面我们同时放开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所有假设前提,让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从100%开始,每个生产周期以10%的速度递增;让储蓄率不断提高,以每生产周期2.5个百分点递增;资本价值构成仍保留表1的假定,以每生产周期“一点”的速度递增,从5∶1开始。具体情况见表2。

表2放开了马克思再生产模型所有的限制条件。其中,剩余价值率递增的假设,在现实经济增长中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即使偶然出现,也不会持续长久。我们作此假设有两个目的;一是模拟特定时间特定国家能从国际上较长时间获得超额利润的特殊增长情况;二是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极端”环境中考察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从而使宏观经济长期均衡,自动消灭经济周期和危机。

表2 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储蓄率全部递增的扩大再生产

从计算的增长率来看,剩余价值率和储蓄率的递增确实能使经济失衡的周期放慢,但长期看仍不能改变增长率递减的趋势。由于剩余价值总量和投资率都不断增加,除不变资本和国民收入指标外,开始都以递增的速度增长。因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包含日益递增的不变资本,它能在相当长时间加速增长,在表2中它的增长率一直递增,从第1周期的10.48%上升到第10周期的14.50%。不过,“边际增长率”(用本年增长率除以上年增长率)是递减的,从第2周期的5.58%,递减到最后的1.12%。如果将表2的计算继续下去,边际增长率会变为零,乃至变为负数。这样,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最终也会由递增变为递减。国民收入才是新创造的价值,可是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从一开始就是递减的。因为,剩余价值率和储蓄率的提高是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为基础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劳动者收入所占份额递减,抵消剩余价值和储蓄率增加提高的国民收入增长率。

此外,我们还发现,即使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也不能改变“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利润率下降是经济增长波动的“加速”因素之一。因为利润率下降一方面使资本家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一方面又在利润率降到某一点停止投资。我们根据表2的数字计算出各生产周期的利润率从头起依次为:16.67%、18.32%、19.75%、20.93%、21.84%、22.51%、22.95%、23.19%、23.26%、23.00%。利润率虽然也是递增的,但边际增长仍然递减;到第9周期利润率已经由递增变为递减趋势。由此我们得出第三个结论:放弃马克思的假设前提后,“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仍然成立。

在放弃马克思的任何一个或全部假设前提后分析扩大再生产(经济增长),从长期看,经济增长都处于不稳定状态,呈周期性变化,直至发生经济危机。由此反向推论:

推论一:马克思的假设前提——积累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正是宏观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这是我们得出的第四个结论。

推论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天生具有难以克服的矛盾。这是我们得出的第五个结论。

推论三:由第二个结论和推论一可知,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同速增长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这是我们得出的第六个结论,也是“总结论”。这一结论蕴涵深刻的政策含义。

扩展三:纳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所谓生产一般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或者说马克思舍象掉非物质生产领域。本文的“扩展一”和“扩展二”也限于物质生产领域。但非物质生产部门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加入这个部门后前面的结论是否还成立呢?

这涉及对劳动价值理论内涵的理解问题。再生产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非物质生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个有争议且需深入研究的问题。限于本文的篇幅不可能在这里详述。但是,从总量分析的扩大再生产模型涉及的是社会总价值,是否计算服务等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主要只是个价值总量的“结构”问题,一般不会改变这个总量本身;即使总量有出入,也对模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不大。由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主要是服务部门,下面假设服务也创造价值,对其在扩大再生产的影响情况作一简单分析。

将服务劳动纳入总价值似乎会使社会总价值量增大。其实不尽然。按一般的理解,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服务劳动被认为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如果认为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话,可将其视为社会“总体劳动”的一部分。因为,绝大多数“服务”,尤其是一些中介性质服务,如金融、信息咨询、会计师事物所、律师事物所、流通中介等,可看成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些服务劳动的报酬则可看成是社会总体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这些价值以“成本”的方式进入总生产过程,就像劳动创造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以成本方式进入总价值一样,而不必认为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这样,只是把原来划归M的那部分划归C,并未改变价值的总量。当然,这里只是假设服务“创造”价值的情况,试图说明算入服务“价值”后并不改变价值总量,只改变价值结构。至于服务是否真的创造价值,不在此文探讨之列。

不过,无论服务是否创造价值,服务劳动者也要消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为服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大大低于第一和第二产业。把它们加入社会总生产过程,会相对降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但是,第三产业也存在技术进步,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只是提高速度慢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而已。因此,本文认为,纳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后的再生产模型,由于其相对降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会相对减缓经济增长率下降的速度,但不会改变原来的基本结论。

下面再看一下把人力资本纳入扩大再生产的扩展对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的长期均衡有何影响。

扩大再生产模型的“动态化”实际上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增长理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为当代“新增长理论”所重视。因此,可结合分析“新增长理论”来研究把人力资本纳入扩大再生产模型对均衡增长条件的影响。

新增长理论用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干中学、知识的外部性等来分析“经济增长”和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距。它试图通过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递增”来分析这些现象。其他增长理论运用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中的两种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已有人指出其逻辑上的错误。[3](P387-395)新增长理论使用的生产函数(比如AK函数)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这一错误,用具有与资本有“同质”内涵的“人力资本”来描述原来的“劳动”要素,取得了生产函数逻辑上的一致性。这从反面证明马克思的“生产函数”中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作为投入要素的科学性。以AK模型的生产函数Y=AK为例,这一模型表明K中的物质资本(不变资本)与“人力资本”(可变资本)都以相同速度A增长,而无论资本技术构成如何变化。从这点上说,内生增长模型是正确的,因为它不但修正了新古典生产函数的错误,还不自觉地揭示了我们上面得出的“总结论”(第六个结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同速增长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是,“新增长理论”没能证明市场机制不能自动满足这一条件,而是试图证明市场能实现这种“均衡增长”。从这点上说,它又是错误的。它的错误在于把“特殊”当成“一般”。新增长理论把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那些因素,比如教育、科研和创新(研究与开发)、经验积累(干中学)等,归因于人力资本投入的提高,认为这些因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不同国家人均收入悬殊的原因,这当然是正确的。因为国别(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是呈正比例变化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自然这种国别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知识等人力资本的投入。但是,这不是经济增长的一般,因为它不是长期稳定的均衡。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开放国家,而且是在不同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的时候。一旦这种差距消失,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别消失,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成成比,“人力资本”不再反映在以价值计算的增长之中,新增长理论的结论也就不成立了。

根据上面的结论,“内生增长”(没有收益递减的增长,即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成立的关键是劳动力价值与物质资本存量和国民收入增长保持同速。“内生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只表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同速增长,但若分配上不能作到劳动力价值同速增长,人均收入不但不能长期增长,还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那么,市场会不会使人力资本投入与劳动者收入同速增长呢?这是一个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这首先涉及如何理解人力资本问题。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包括两个方面:劳动者自己对自己的人力资本投资,比如提高学历等;还有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比如对职工培训、研究开发等。劳动者自己的投资属于劳动力成本提高,这样的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自然提高了。但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是企业投入的,自然其带来的收益归企业。这实际上等于提高了剩余价值M部分。M提高,投资率会提高,这部分“提高”投资没有相应的劳动力价值提高。即使劳动者投资人力资本的那部分劳动力价值提高率与当年的经济增长率相同,次年投资后不变资本增长率已经快于劳动力价值增长率。如此循环下去,二者差距会越来越大。必然的结果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递减,直到一定时候通过一次经济危机来强制调节这二者的比率。[4]

即使在劳动者自己投资人力资本的情况下,劳动力价值虽然会增长(因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提高),但不会与资本同速增长。劳动力价值与资本同速增长意味着劳动者获得了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所有“收益”,如此,资本家雇佣人力资本投资高的劳动者不会得到任何额外好处。换言之,这会降低对这类劳动者的需求,使工资下降到刚好等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生活资料变得便宜,还使所有劳动者劳动力价值降低。因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无论什么原因(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都会使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比率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从而不能使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所以,从价值角度说,所谓的“收益递增”的“内生增长”是不成立的。但是,如果从使用价值(即“实物增长”)角度分析,人力资本投资是当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总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扩大再生产)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劳动者本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相应提高劳动力价值,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改变资本的价值构成),即相对缩小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增长速度上的差距,从而减缓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但是,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周期,使经济增长自动均衡。

第二,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因素,因而是促进实物计算的国民收入增长的最终源泉。

综上所述,非物质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本对扩大再生产的影响是可以减缓资本价值构成提高的速度,从而延缓经济周期和危机;但这两个因素仍然不能扭转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的趋势,不能自动调节其引起的经济周期和危机。

结语

再生产模型的“动态”研究表明,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率反而会逐步下降,最终趋近于零,甚至出现负数。但是,从实证的角度看,经济增长率总是周期性变化的,不会一直递降下去。这是否与模型的结论矛盾呢?

这不但不矛盾,而且正是模型想说明的问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及其引起的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是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同时价值规律又会在经济增长率降低到极点时以“强制调节”(经济危机)的方式,强制改变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比如撤出甚至消灭一部分资本;或由于失业人口增加(相应的C亦退出生产过程),一部分没有成为现实可变资本载体的劳动力人口只好靠社会保险金和救济生活,从社会看,因其是社会总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相对提高了总价值中"V"的比重。因此,在调整后的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条件下,经济又开始新一轮的增长,直到又重复上述过程。

由于市场机制的强制调节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和人民的生活在一段时间内绝对降低的代价基础上的,所以,需要政府在“矛盾”激化之前采取人为的调节措施,以降低经济周期造成的经济损失,尽量保持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

可见,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即劳动生产率提高既是经济增长的条件,同时又是宏观经济失衡的“动因”。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这种“二重影响”,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激化时,解决矛盾的治本之策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从模型变量间的关系分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可变资本跟不上不变资本增长的速度,最终导致宏观经济失衡。本文研究表明,宏观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为“常量”的增长,换言之,马克思的假设前提正是经济长期均衡的条件。然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既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又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这说明,市场机制不能自动满足经济长期均衡的条件。这正是国家干预和管理宏观经济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也不能避免经济周期,甚至一定程度的危机。所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再生产理论)有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优势,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尤其是分配关系,以便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使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增长速度不致相差过大,减缓经济周期的“频率”和“波幅”,使经济相对平稳地增长和发展。

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是:

1.政府的宏观经济应区分为“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一般的财政货币政策只能调节经济的短期波动,不能解决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问题。稳定经济的“长期政策”,应主要靠调整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尽量使劳动者所得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一致。

2.协调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在增长速度方面的差距可通过外生变量的调整来实现,比如调整分配关系;也可通过鼓励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劳动者自己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以提高劳动力价值来“内生地”缩小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增长速度差距,达到经济相对稳定增长的目的。

3.促进第三产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这不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本文的写作得到罗郁聪教授和蒋绍进教授等的细心指导,特此致谢!)

收稿日期:2001-07-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扩大再生产模式的“扩张”--兼论宏观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_人力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