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急诊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论文_叶雄彬

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官窑分院急诊科 528237

【摘 要】目的:探究在急诊胸痛患者的病症鉴别诊断中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胸痛患者180例,其中28例患者确诊为主动脉夹层、53例患者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病症、另外99例患者确诊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患者均在入院后的12h内进行静脉血抽取检查,同时对患者的肌酸激酶、血脂、D-二聚体以及血沉和CRP指标、心率指标进行检测对比法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对比。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明显高于血栓栓塞病症和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另外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肌酸激酶指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指标高于心肌梗死组患者,同时血栓栓塞病症患者的血沉、CRP指标以及心率等都高于心肌梗死组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的病症加倍诊断中可结合D-二聚体进行评估,对于D-二聚体指标明显升高的患者要警惕主动脉夹层病症的出现,可在临床上指导应用。

【关键词】D-二聚体;急性胸痛;间被诊断;主动脉夹层

急性胸痛作为急诊科较为常见的病症,患者出现该病症的原因也有所不同,诱发因素不同,机制也有很大差异,患者的胸痛程度也与疾病类型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患者出现胸痛病症时要及时进行病症鉴别非常重要[1]。在胸痛病症相关的疾病中主动脉夹层是最为危急的一种病症,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病症,生化指标也较少,因此加大患者的临床诊断难度系数,导致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事件[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D-二聚体指标的对比分析,从而探究其在胸痛病症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胸痛患者180例,其中28例患者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的年龄在45~75岁,平均年龄为61.1岁,53例患者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病症,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在43~74岁,平均年龄为62.1岁,另外99例患者确诊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在42~77岁,平均年龄为61.8岁。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后的12h内进行静脉血抽取检查,同时对患者的肌酸激酶、血脂、D-二聚体以及血沉和CRP指标、心率指标进行检测对比法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对比[3]。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明显高于血栓栓塞病症和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另外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肌酸激酶指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指标高于心肌梗死组患者,同时血栓栓塞病症患者的血沉、CRP指标以及心率等都高于心肌梗死组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表示与主动脉夹层组相比,P<0.05;#表示与肺血栓栓塞组相比,P<0.05。

3.讨论

急诊胸痛是急诊科临床医师常见病症,患者多是由于一些基础病症所致,主要发生在心血管疾病中。D-二聚体作为一个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物,能够全面反映体内的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的状况,在凝血系统受到刺激活化时会出现纤维蛋白原的转变而形成单体,单体相互聚合而形成网络,并且聚集红细胞而形成血栓[4]。紧接着纤溶系统的激活则会导致纤维蛋白聚合物开始降解而出现产物碎片,其中就包含D-二聚体,其分子量为18U道尔顿,在体内存在的半衰期为8h,因此在出现胸痛相关病症时体内的血栓形成和降解伴随的D-二聚体指标增加,从而反映患者的疾病类型[5]。急诊胸痛病症中相关疾病主要有肺血栓栓塞、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主动脉夹层和血栓形成相关病症[6]。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病症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关,患者在出现相关病症时导致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而导致心肌出现坏死病症,血栓的体积多较小。而在肺血栓栓塞多是由于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导致,少数患者出现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从而引起血管堵塞,从而激活机体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进而导致在栓塞部位出现水肿、坏死和出血病症[7]。主动脉夹层则多于患者血压相关,患者出现主动脉的中层变性,进而引发主动脉内膜破裂,严重者导致主动脉的内膜和中间层出现血液累积,进而出现较为严重的血栓病症[8,9]。因此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检测总显示D-二聚体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肺血栓栓塞病症组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明显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10]。本研究结果中也与其发病机理推断结果相一致,因此在胸痛病症患者的疾病诊断中可结合判定应用,其中尤其要注意排除主动脉夹层病症的可能发生情况。

本研究中,主动脉夹层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明显高于血栓栓塞病症和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另外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肌酸激酶指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指标高于心肌梗死组患者,同时血栓栓塞病症患者的血沉、CRP指标以及心率等都高于心肌梗死组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急性胸痛的病症加倍诊断中可结合D-二聚体进行评估,对于D-二聚体指标明显升高的患者要警惕主动脉夹层病症的出现,可在临床上指导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静,杜美玲. D-二聚体在致命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31(13):70-71.

[2]罗真德,徐平. D-二聚体在急诊筛查急性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的临床价值[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38(04):84-86.

[3]黄玉章,洪鹭蓉,方勇强,林岳武. D-二聚体在急诊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J]. 临床急诊杂志,2014,15(05):282-285.

[4]何大勇,杨玲,王春华. D-二聚体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综述,2014,21(09):1690-1692.

[5]张中伟. D-二聚体和MMP-9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机理及分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

[6]孙明,张荣林. 急诊抢救室血D-二聚体浓度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2015,15(24):16-19+38.

[7]胡北,孙诚,何楷然,陈胜龙,甄享凡,吕波,曾红科. 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广东医学,2013,51(11):1720-1722.

[8]李连,车京津,李广平,张承宗,师艳莉.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山东医药,2013,57(19):63-65.

[9]李帅. 急诊胸痛248例患者D-二聚体快速检测结果分析[J]. 淮海医药,2016,34(01):81-82.

[10]赵伟超. 外周血smMHC、sELAF、D-dimer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3.

论文作者:叶雄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D-二聚体在急诊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论文_叶雄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