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分析研究论文_苏美金

苏美金 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头塘卫生院 533615

【摘要】现儿科用药一般根据体表面积或体重计算给药量,用量少,注射室的护士在配制药物时耗时耗精力,药物都要根据常规的剂量换算公式进行换算,而心算时又容易出错,常常导致抽取的药液剂量不够准确,而需要进行换算计量的药物种类又多,故需寻求更快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常用药物;儿科;剂量换算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科多名护士,按不同方法进行配制药物。含12种临床常用的药物,分为注射针剂(水剂)及其须溶解药物(粉剂)两大类,含水剂5种:氨茶碱、西地兰、尼可刹米、盐酸异丙嗪、速尿;粉剂7种:2种青霉素、头孢类[1]、鲁米那、赖氨匹林,根据药物的常用剂量,进行规范配制。

1.2 方法

1.2.1 针剂(水剂)换算

(1)根据毫克与克的关系(1000mg=1g),明确0.1ml内含药的量,再根据所需毫克数除以0.1ml内含量毫克数,结果得到0.1ml的倍数,即能算出需要的注射量。凡药液的浓度以百分比来计算的,百分号旁的数字即0.1ml药液所含药物的量。如西地兰,瓶装0.4mg/2ml/支,换算成0.02mg/0.1ml与0.2 mg/1ml,根据医嘱的需要量,若为0.07mg或0.06mg时,直接除以0.02mg/0.1ml得到的结果3.5或3 (即蓝芯注射器格数,每0.1ml代表1格),就是应取用的用量,如医嘱肌肉注射0.08mg西地兰[2];用0.02mg/0.1ml除0.08ml得出4,代表4个0.1ml,抽取的剂量应为0.4 ml,25mg/1ml支异丙嗪,可换算为2.5mg/0.1ml,当医嘱药物用量为5mg时,可用2.5mg/0.1ml直接除5mg结果为2,即可抽取0.2 ml。应用此法,可将临床常用药物的剂量,均换算为每0.1ml中含的剂量,再根据医嘱的需要量,除以该单位数,所得的结果即需抽取蓝芯注射器的格数(每0.1ml为1格)。速尿20 mg/2 ml,换算为1 mg/0.1ml,可提高抽取剂量的准确率与心算速度,较正确地抽取所需要的剂量。

(2)先计算出1 mg药物需要抽取的数量,然后按医嘱(毫克·量)乘上该数即可。例如氨茶碱注射液:常用的规格为250mg/10ml/支,运算规律为:10ml÷250mg=0.04,即每1mg为0.04ml。将所需毫克数乘以0.04,即为所需抽取的量;如医嘱所需的量为30mg,则抽取量应为1.2ml,尼可刹米注射液1.5 ml(0.375 g)计算出常数:0.1=25 mg,1mg=0.04 ml,尼可刹米的用量=所需的尼可刹米毫克数/25mg,或尼可刹米的用量=0.04ml×所需的尼可刹米毫克数。

1.2.2 所需溶解药物(粉剂)的换算与配制 (倍数稀释与换算)

(1)首先根据药物的规格,加入溶媒(ml),换算为0.1ml中所含的剂量,接着再按医嘱的需要量,除以单位数,即所需抽取蓝芯注射器的格数(每0.1ml为1格)。如鲁米那100mg/支,加2ml溶媒后,换算为5mg/0.1ml;赖氨匹林0.9g(900 mg)/支,加4.5ml溶媒后,换算为20mg/0.1ml。(2)根据所需溶解的药物规格、药瓶的容量依倍进行稀释和换算。分成两类:①青霉素类:氨苄西林舒巴坦,0.5g(500 mg) /支,5ml溶媒加入后,换算为10mg/0.1ml;阿莫西林舒巴坦0.375g(375 mg)/支,3.75ml溶媒加入后,换算为10 mg/0.1ml。②头孢类:头孢哌酮舒巴坦0.5g(500 mg)/支, 5 ml溶媒加入后,换算为10 mg/0.1 ml;头孢唑肟1.0g(1000 mg)/支,10ml溶媒加入后,换算为10 mg/0.1 ml;拉氧头孢0.25g(250mg) /支,2.5ml溶媒加入后,换算为10mg/0.1ml(也可5ml溶媒加入,换算为20mg/0.1ml)。

2 结果

3讨论

3.1提高效率,节约人力资源 

儿科用药的剂量小,注射室的护士在配制静滴药物时不得不进行换算,费力、费时,工作紧张繁忙时易出错[3]。为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对常用的几种药物计算公式进行改进,计算公式得到了简化,由同一批护士来计算配制,同时又减少了计算误差,有效及时地是治疗效果得以实现,从而家属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3.2提高抽取药量的准确性,减少患儿的痛苦 

通常以V2=(V1×G2)/G1计算公式来计算药物剂量,护士易出现公式记忆错误的现象;在医嘱安乃近肌内注射时,通过加入3 ml生理盐水稀释此药物500mg/2ml,再按100mg/1ml计算患者所需药物容量,容量的增加导致患者局部疼痛也增加;考虑到注射器越大所抽取的药物准确性就越低,针梗内死腔相对也会增大,上述方法的应用符合患儿计算量的准确性,从而减少了因药物被稀释注射容量的增加,造成痛苦增加[4]。如肌注安乃近时,采用1ml规格的注射器,既能做到药物的剂量准确,又能令患儿痛苦得到减少。

3.3 避免了护理差错 

对照组需要公式得到讲解并需要列式计算,一旦公式记忆出现错误,就会导致剂量换算出现错误;而实验组的公式简单明了,便于护士记忆,护士通过反复操作,不断强化记忆定熟能生巧,有效地杜绝了因工作的繁忙导致药物剂量的换算错误,造成差错。

3.4 有效提高护生工作适应能力 

药物剂量精确计算是护理带教的难点,以往护生的药物剂量换算速度慢,甚至有的计算错误。而门诊的输液室工作量大,要求配制药液准且快,带教老师因怕护生计算剂量错误,不为护生创造、提供配制药液的舞台,造成护生的药物配制的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影响了护生临床实践的质量[5]。通过该简化计算方法的应用,护生计算剂量时,明显提高了效率,为护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条件。

4结语

儿科用药传统上根据体表面积或体重计算给药,缺乏规范的操作标准,常造成抽取的药液不准确,若换算错误,导致剂量不足,则会延误治疗;若剂量过大,会造成药物中毒,损害机体甚至危及生命。特别在抢救危重的患者时尽量使用换算法,通过对儿科的药物剂量换算以及所需溶解的药物换算、配制,制定药物的配制与换算标准,护理操作进行规范,令儿科用药量的准确性得到保证,疗效得到保障,药物毒副作用得到控制、减少,操作者心理的压力得到减轻,配药时间缩短,工作效率提高。因此,此方法在临床上有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小芳,黄春霞,苏丽丹.不同剂量头孢类抗生素皮试液对皮试结果的影响[J].护理学报. 2009(15).

[2]田华,黄毓娟. 关注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问题[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8).

[3]孙燕,范文雪,郭金惠,李红卫,冯世海,刘红敏.微量泵静脉推注药物剂量快速换算盘的设计与应用[J].天津护理. 2010(03) .

[4]熊衍君,雷中劲,李红艳,杜伟,蔡虎英.儿科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护理[J].护理学报. 2010(22).

[5]霍先利,梁雪利.儿科用药安全与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17).

论文作者:苏美金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儿科护士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分析研究论文_苏美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