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论文_佟树堂

南岗区妇产医院 15004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利凡诺尔羊膜腔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引产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6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凡诺尔羊膜腔注射引产,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引产。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总产程以及VAS评分。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6.55% VS 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总产程以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凡诺尔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流产成功率高,产程时间更短,患者疼痛程度较低,出血量少,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凡诺尔羊膜腔注射;米非司酮;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

随着剖宫产率以及子宫手术率的不断升高,瘢痕子宫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导致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逐渐增多,增加了引产的风险。传统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是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这种方法宫缩发动及总产程长、宫缩疼痛剧烈,患者很痛苦,但在利凡诺尔羊膜腔内穿刺前口服米非司酮后上述症状可得到明显的改善[1]。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科观察分析了利凡诺尔羊膜腔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6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其中,联合组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4.2±5.2)岁。对照组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3.9±5.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凡诺尔进行治疗,向羊膜腔内注射100 mg利凡诺尔。联合组患者在注射利凡诺尔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00 mg,服药前后2 h禁食。

1.3观察指标

①流产效果。完全流产为胎儿及胎盘完整排出;不完全流产为胎儿娩出后,胎盘及胎膜滞留;流产失败为应用药物 48 h 后仍继续妊娠。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总产程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比较

如表1所示,联合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6.55% VS 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比较[例(%)]

2.2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总产程以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中期引产时,子宫状态相对更为稳定,且此时其对缩宫素等药物的敏感度也相对更低,如不能有效调控好宫缩强度,则可导致不全流产及子宫破裂等情况的发生;另外,此类引产患者宫颈软化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是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中期引产方法之一,能有效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使孕妇体内的胎盘和蜕膜组织变性坏死,从而使得子宫收缩,造成流产。但是由于宫缩的发生是由药物刺激而非自然收缩的,所以在引产过程中如果大量使用该药物,可能会产生宫缩过强,导致不协调宫缩,从而使得强烈的宫缩作用于未成熟的宫颈,易造成宫颈撕裂伤,使得胎盘、胎膜滞留的可能性增加,从而使得未完全流产或流产失败的可能性增加[2]。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制剂,该药与孕激素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比孕酮与其受体的亲和性强5倍,在服用米非司酮1 h后,孕妇体内的米非司酮水平可达峰值,48 h后可见子宫颈组织胶原纤维降解为胶原溶解。因此,当米非司酮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后使孕酮无法与其受体结合,无法发挥孕酮的生物学效应,从而使富含孕酮受体的蜕膜组织出血、坏死或水肿,并使胎盘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或梗死。由于米非司酮阻断了孕酮对子宫肌的抑制,增加了子宫肌的兴奋性,并能使宫颈张力下降,但米非司酮不能引起足够的宫缩。米索前列醇除使宫颈松弛、软化而扩张外,还直接和间接增强子宫肌的收缩。因此,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协同作用,可以促进宫颈成熟,扩张宫颈和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妊娠产物的排出,大大降低子宫破裂的可能性[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6.55% VS 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总产程以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利凡诺尔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流产成功率高,产程时间更短,患者疼痛程度较低,出血量少,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桂琴.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8):131-132.

[2]马学玲.米非司酮和利凡诺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J].北方药学,2017,14(3):44-45.

[3]欧阳新华.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11A):89-91.

论文作者:佟树堂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论文_佟树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