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善正”育人模式,彰显“善正”文化特色论文

构建 “善正”育人模式,彰显 “善正”文化特色

具惠兰

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培正中学,深刻领悟课改精髓,以素质教育为课改统领,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课改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为课改抓手,结合学校悠久的 “善正”文化,拟定了“构建 ‘善正’育人模式,彰显‘善正’文化特色”的课改思路。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初具成效。

还没来得及改变什么的果智,就决定返回俗世,他本就没打算在寺庙里生活一辈子,他要用一进一出之后的成就来证明:出一次家对人生是有帮助的。

学校秉承 “至善至正”的百年校训,以 “培养有健全人格,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兼具国际视野的人”作为办学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和终身发展奠基;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依法治校;切实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奠定了 “善正”育人模式前提,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一、继承创新学校传统文化,积淀 “善正”育人模式底蕴

学校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师资水平,教育质量,更取决于学校文化。文化孕育教育,涵养学校,滋润师生,为此学校致力于研究和推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我们在长期的办学和学校管理实践中,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 “学校文化继承与创新研究”课题,获得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并按时顺利结题。20多篇相关论文先后在 《中国教育学刊》 《基础教育参考》等全国知名期刊发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继承和创新了 “善正”学校文化,赋予了 “善正”文化新的意蕴,构建起“善正”文化体系,体现了培正人执着与坚韧的理想追求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使 “善正”文化更独具特色和富有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文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二、构建 “善正教育”特色课程,作为 “善正”育人模式核心

研训结合效果良好,一批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师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研究型名师,包括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市区名教师、教坛新秀等。

“善正教育”课程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广大教师对课程有了更高的认同感,更自觉地凝练和创新学校 “善正”文化。培正学子也越发感到课程给予他们的愉悦和幸福,他们对 “善正”思想文化感悟至深,获益良多。学校 “善正教育”特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得到了教育同行和专家的较高评价,先后获得了广州市教学成果奖以及广东省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一等奖。

膝关节是人体中结构最复杂、承重压力强的关节之一,膝关节中胫骨处与内股骨间是为半月板,半月板的作用就是稳定膝关节,促进关节内营养,防止膝关节久经负重运动产生损伤,而膝关节处于半屈外旋位、内旋位并承受重力时容易导致半圆板损伤,导致关节功能障碍[3]。

三、精心完善学校 “生命课堂”,搭好 “善正”育人模式阵地

构建 “善正”育人模式,关键在课堂。为此,我校着意精心完善“生命化课堂”。 “生命化课堂”的本意是以 “生命”来定义课堂,追求一种具有知识的生命力、情感的活力和素质发展的潜力的课堂。

近几年,我校深入开展 “生命化课堂”的探索和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的主动性,整体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广州市教研院的听课调研中,我校教师优课率高达30%,在广州市名列前茅,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许。

通过对大量基建项目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档案资料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随意性。工程项目中,对于相同的工序操作,所记载的数据与类似的同类别工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其实,相关人员并没有检查这种工序操作。在施工进程中必须的现场修改也没有及时归档,使档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为以后的事故裁定和责任裁定留下隐患。

四、研训结合力促教师成长,打造 “善正”育人模式队伍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不遗余力,创造各种条件,为广大一线教师争取参加各类高端培训的机会,如:省市 “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培训;广州市卓越校长、主任培训;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高等学府组织的教育教学培训等。

学校还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微课题研究活动、师徒结对活动以及各级各类教学教研竞赛活动,着力提升老师们的理论和专业水平,调动他们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致力于打造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教育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学术型、专家型师资队伍,注重以课题引领,搭建名师成长平台。近年来,我校教师积极申报各级课题,不仅数量多,题材广,而且主旨鲜明,针对性强,纷纷被各级各类科研部门批准立项。近几年,学校拥有60多个全国、省、市、区级的规划立项课题,其中80%以上已顺利结题,学校从课题“立项大户”变成 “结题大户”。

我校的 “善正教育”特色课程,是在学校由来已久的 “善正”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基础上整合而成,是一门致力于培养敢于担当、塑造美好、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善正”人才课程。 “善正教育”课程分为 “至善”和 “至正”两个系列,通过 “悠悠培正史话” “管乐基础入门” “培正商标之争”“机器人技术秀”等内容,激扬学生的担当意识,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强化学生崇尚科学的时代意识。课程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未来社会精英和良好公民,又关注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育特长人才、拔尖人才,为相关高校的法律、艺术、科技等专业输送人才。

五、加快现代学校建设步伐,彰显培正 “善正”文化特色

我们认为,现代化学校是能适应现代以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与时俱进的学校,应以追求办学卓越作为现代化学校建设宗旨。为此,我校将在不断优化办学条件的同时,强化内涵发展,以 “善正”文化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引领,以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深化课改的着力节点,在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师资培养、教育信息化与国际融合等方面,继续努力,永不停步。

近期,为加快现代学校建设步伐,我校努力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与国际融合。学校启动了“智慧校园”一期工程,强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拓展师生的教育教学资源。广大教师在微课制作和多媒体教育软件使用方面,也日趋成熟和有效。学校连续获得越秀区学校微课制作比赛优秀组织奖,多年获得越秀区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最佳组织奖。同时,得益于海内外 “一门多校”的独特条件,我校与港、澳以及海内外的培正系列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程互相渗透、师资互访以及学生的学习交流等方面已走向常态化。

种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排种器壁上开有滑槽,侧壁可以用手工进行转动固定,取种盘是依附在侧壁的内侧,距离侧壁内面尽可能保持在5mm左右,以减小与侧壁的摩擦。

今后,我校的现代化建设,将更多地从硬件建设转向内涵建设,进一步淬炼 “善正”育人模式,彰显 “善正”文化特色,促进师生的进一步成长和学校的高位持续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的现代化学校。

(作者单位:广州市培正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标签:;  ;  ;  ;  ;  ;  ;  ;  ;  

构建“善正”育人模式,彰显“善正”文化特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