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喉癌患者全喉切除的护理分析论文_何明芬

1例喉癌患者全喉切除的护理分析论文_何明芬

摘要:喉癌作为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老年喉癌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麻醉、手术的风险,容易提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对于喉癌的临床治疗主要采取全喉切除手术,切除后患者失去发声功能,无法正常社交,容易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庭等诸多方面造成困扰。因此,为了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让患者端正治疗心态,应该强化临床护理,确保患者尽早康复。此文将研究分析2019年07月15日接受我院全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护理要点,以期为全喉切除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喉癌;全喉切除;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1、简要病史

患者吴章友,男,72岁,住院号264342,主诉“咽喉异物感伴声嘶2-年”于2019年07月15日08:33入院,病例特点:1.患者老年,男性,慢性起病,病程时间长。2.主要症状: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咽喉异物感,伴咽喉疼痛、干咳、声斯,偶尔头晕,无胸闷、咯血、恶心呕吐、吞咽梗阻,起病后病情持续性发作,发病后未就医,病情未见好转,遂于2019年07月12日我院就诊查纤维喉镜检査提示喉部新生物,慢性咽炎,并在成都龙泉中医院査CT提示右侧声门上区软组织密度影,喉旁间隙受累,右側颈深部淋巴结増大?今为进一步诊治再次来我院就医,在门诊拟诊断为“喉肿物”收入院。精神状态良好,食欲食量良好,睡眠情况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小便正常。3、主要体征:体温36.4℃、脉搏71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32/69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慢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自主体位,检查合作,问答切题。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出血点。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一致自如,双侧触觉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噪音。双下肢无水肿,关节无红肿,活动自如。入院诊断:1.喉咽恶性肿瘤;2.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3.肺大疱;4.营养不良。

患者于07月15日14:05在全麻下行气管切开+喉管切除+咽部部分成形气管造瘘+颈部淋巴结清扫+皮瓣转移+右侧静脉部分切除术。患者神志清楚,半卧位,予以安置心电监护及氧饱和度监,气管切开处固定稳妥,敷料干燥清洁,持续导管内吸氧2L/分,保留胃管固定通畅,外漏长度为5m,颈部敷料干燥固定,左右各一根血浆引流管均引出少许血性液体,右侧胸部敷料干燥固定,一根血浆引流管引出少许血性液体,镇痛泵固定在位,保留尿管固定妥当,引出淡黄色尿液,嘱安静休息,患者骶尾部压红,皮肤完好,压之褪色,定时协助遵医嘱记24小时出入量,持续灭菌注射用水4m1/h道湿化,必要时吸痰。

2入院评估

2.1病史

患者于2019年07月12日我院就诊查纤维喉镜检査提示喉部新生物,慢性咽炎,CT提示右侧声门上区软组织密度影,喉旁间隙受累,右側颈深部淋巴结増大。无既往史。患者情况一般,病情危重,由于患者吞咽困难,精神、食欲较差,容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度失衡以及贫血病症,因此可以通过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纠正患者酸碱度、电解质失衡问题。

2.2身体评估

患者营养差,慢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咽后壁见颗粒状淋巴滤泡增生,表面光滑,双侧扁桃体无明显红肿化脓,咽后壁表面粘膜增生,欠光滑,会厌无充血水肿,下方右侧构区新生物,边界欠清,表面欠光滑,累及周围梨状窝,发声时固定,右侧颈部触及淋巴结増大,表面光滑。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出血点。

2.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纤维喉镜检査:喉部新生物,慢性咽炎;CT检查:右侧声门上区软组织密度影,喉旁间隙受累,右侧颈深部淋巴结增大。

3、护理问题

①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畏惧心理;②患者容易在手术中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现象;③手术后患者不了解饮食情况;④术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静养容易出现压疮问题。

4、护理措施

4.1基础护理

医护工作者需要根据医嘱完善患者相关术前检查,例如血常规、心电图、血糖等,指导患者掌握术后正确的咳嗽方法,不免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减弱,术后呼吸系统功能退化,诱发肺部感染并发症,使排痰更加困难。另外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卧床排便、排尿等有效自护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非语言沟通练习:医护工作者需要结合患者的文化水平,指导患者通过看口型、口语练习等方式,并利用写字、手语表达自我需求等形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度。

4.2心理疏导

由于患者年纪较大,无法接受手术后语言功能丧失的现实,因此容易产生恐惧、畏惧等不良情绪问题,因此医护工作者需要发挥自身专业知识的作用,积极与患者交流互动,耐心为患者讲解喉癌患者全喉切除的必要性以及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通过列举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平复紧张、不安的不良情绪[2]。营造良好手术环境:医护工作者需要将手术室温度调整到25-28℃左右,湿度调整至50%左右[3]。安抚患者情绪:医护工作者通过语言、肢体触摸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适当安抚,让患者保持身心放松,有利于确保手术有序进行。

4.3术后饮食护理

①鼻饲饮食:手术后7-10日,医护工作者需要为患者以及家属进行鼻饲饮食指导,为其讲解鼻饲饮食的必要性,从而提高患者饮食配合度,适当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效率[4]。②半固态饮食:在拔管两周后,医护工作者要为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半固态饮食指导,在喂养时确保患者的头部稍向前倾,才能有效地避免出现呛咳问题,影响患者进食效果。

4.4术后并发症护理

术后3日,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处于平稳状态之后,医护工作者可以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活动,避免因长期卧床休息,出现压疮等并发症问题。避免管道发生脱落现象:医护工作者要将患者各个管道加以固定,避免因患者进行活动发生管道脱落问题,并坚实运动适度原则,避免患者出现心悸、气短等并发症现象[5]。

4.5呼吸道护理

手术后医护工作者要保持病房湿度与温度适中,将温度控制在22°左右,湿度维持60°-70°即可。喉癌患者术后主要以颈部呼吸,气管造瘘口作为患者呼吸的唯一通道,如若患者吸入气体没有通过呼吸道进行除尘、加湿、加热灯直接由下呼吸道进入,会造成分泌物敢接,或者痰液堵塞问题,因此医护工作者应该提高警惕,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对痰液分泌情况加以观察,并将气管内分泌物及时吸出;做好气道湿化工作,给予患者气管内滴药处理,气管套管口处覆盖湿纱布等。与此同时,以静脉滴注的方式适当增加呼吸道湿度;指导与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并口拍患者背部,促使患者有效咳嗽等。

4.6出入护理指导

患者出院前,医护工作者应告知与传授其家属气管内套取出、放入、清洗、消毒以及敷料更换、气管内滴药等手段方法,叮嘱患者切勿将气管套管带入泳池内,在淋雨过程中也要注意套管入水等问题。叮嘱患者每日练习发音,并帮助患者树立发音练习的决心与恒心,强化患者发音能力。告知患者家属为患者每日提供营养充沛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避免使用刺激、辛辣性食物。另外激励患者多多参与日常社交活动,保持愉悦的心情,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提供自身免疫能力,如若患者有不适症状需随时就医诊治。

5结果

①平复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与配合度。②在手术中,患者始终属于放松状态,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③患者以及家属掌握术后饮食方法与基本活动技能,有利于免疫力的提升。④患者掌握运动方法,没有出现压疮问题。

6、讨论

由于喉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受职业因素、病毒感染、吸烟、空气污染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对于高危人群一定要忌烟忌酒,在对症治疗过程中配合临床护理,才能缓解喉癌疾病所带来的的伤痛影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患者患病初期会表现出声音嘶哑、咽部有异物感等,但是疾病逐渐恶化发展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不适症状,全喉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但是会使患者失去语言功能,因此通过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非语言式训练,让患者掌握自护方法,对于患者日后生活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华艳,周健,樊榕榕.1例老年患者全喉切除术后肺癌行肺切除的护理[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18(7):100-102.

[2] 张婧,张彩峰,张雨.精细化综合护理在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9):161-163.

[3] 杨群,李艳秀,漆荣娟.护理干预在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1):94-96.

[4] 张丹,张惠荣.个性化延续护理方式对喉癌切除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

[5] 刘思思.共情应用在喉癌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智慧健康,2018.4(7):137+140.

论文作者:何明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1例喉癌患者全喉切除的护理分析论文_何明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