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在大面积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张静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在大面积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张静

张静

(邢台市第三医院药剂科 05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在大面积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75例,干预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磷胆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平均分为16.20±1.25分,干预组患者则为23.54±1.11分,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巴氏指数评分为67.10±4.33分,干预组患者则为83.24±4.10分,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使用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使用。

【关键词】依达拉奉;奥拉西坦;大面积脑梗塞;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4-0028-02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对其中一组患者实施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另一组患者则使用二磷胆碱治疗,对上述两组方法进行了效果分析。经过研究得到,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以下为详细的报道内容:

1.基本资料以及治疗方法

1.1 基本资料

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1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各项相关的检查结果都满足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标准。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75例。干预组中,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44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3岁,年龄最大的为76岁,平均年龄为57.20±2.6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2岁,年龄最大的为74岁,平均年龄为55.24±2.44岁。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使用二磷胆碱治疗,详细如下:选取0.5g二磷胆碱,取生理盐水100ml,之后将两者混合在一起,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使用1次,坚持治疗两个星期[1]。

1.2.2干预组 该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进行治疗。详细如下:选取30mg依达拉奉,取生理盐水100ml,之后将两者混合在一起,静脉滴注,一天使用2次,坚持治疗两个星期。与此同时需要使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选取4.0g奥拉西坦注射液,取2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将两者混合在一起,静脉滴注,一天使用1次,坚持治疗两个星期[2]。

1.3 临床标准

通过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的使用完成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定统计分析,总分共计为30分,分数越高那么就表示患者精神状态越好[3]。同时使用巴氏指数来判定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总分共计100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总计得分超过75 分的则表示正常,其得分超过50分但是低于75分的则表示存在较为轻度的缺陷,其得分查过25分但是低于50分的则表示存在中度的缺陷,其得分低于25分的则表示存在重度的缺陷。同时还要对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分析[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处理选择使用SPSS19.0软件包,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来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下:对照组中,痊愈患者有15(20.00%),显效患者有29(38.67%),有效患者有11(14.67%),无效20(26.67%),所以其治疗总有效率73.33%(55/75)。干预组中,痊愈患者有25(33.33%),显效患者有30(40.00%),有效患者有15(20.00%),无效5(6.67%),所以其治疗总有效率93.33%(70/75)。

2.2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以及巴氏指数评分

在接受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平均分为11.20±1.20分,干预组患者则为10.27±2.30分,两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干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平均分为16.20±1.25分,干预组患者则为23.54±1.11分,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接受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的巴氏指数评分平均分为42.41±3.52分,干预组患者则为43.10±3.31分,两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干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巴氏指数评分为67.10±4.33分,干预组患者则为83.24±4.10分,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属于临床上非常严重的疾病类型, 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存在会促使患者神经细胞出现非常严重的损伤,最后导致再灌注损伤程度进一步深入。目前临床上,一般选择使用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可以取得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5]。不仅如此,因为大面积脑梗塞极易一般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以下情况:运动功能缺陷、语言障碍、社交困难、感觉障碍、人格改变以及存在认知缺陷等,因此我们需要对其有效治疗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促使患者预后治疗效果质量实现有效的提升。

本次研究选取1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治疗,一组患者使用二磷胆碱治疗,一组则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结果为:后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前者,说明,相对于使用二磷胆碱治疗,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此同时,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以及巴氏指数评分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的患者取得更加显著的改善,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大面积脑梗塞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做好辨证施治工作,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用药。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症状非常的严重,对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亦蓉,刘毅,漆伟男.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4(18):1021-1022.

[2]张杰,李长敏.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04):27-28.

[3]张永东,李晓利,李超群,屈军侠.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325-326.

[4]唐国文,曾盛,林世泳.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42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1,30(12):557-559.

[5]林庆兰,叶美玲,林美丽,陈小云.奥拉西坦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10(06):58-59.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  ;  ;  ;  ;  ;  ;  ;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在大面积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