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确保工程质量、增加其工作效率以及最大程度减少资本投入,是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目的所在。随着建筑工程市场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以及建筑体系逐渐成熟,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以及科学性。文章分析了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了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引言
自从我国工程造价控制有关制度越来越完善,建筑市场招投标也体现出一定的规范化、程序化,经济效益的暗示及招投标阶段越来越多成本的产生,使得人们不得不对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招投标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能够为工程整个过程节约成本投资,有利于实现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及经济效益。
一、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实施有效的控制,对整个工程建设阶段的造价控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工程招投标阶段,对投标人的资质审核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对于大型建设工程来说,只有保证中标企业具有一定的资质,具有良好的信誉、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施工水平,才能为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提供保障。其次,投标人施工组织设计评审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等,是投标人管理水平的具体表现,也是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造价控制的基础。最后,投标人根据施工组织方案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投标竞价对手的报价,编制投标报价,由于投标报价各种因素的影响,给投标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必须加强对投标施工组织的评审,避免不合理投资现象,同时这也是调整造价、通知造价的关键。
二、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分析
1、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不到位
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市场不规范。建筑市场迅速发展,致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使得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往往不能按照预期设定的流程与步骤实施,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在招投标阶段,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成为中标单位,不惜在投标报价中压低价格或采取其他手段降低其费用,看似达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效应,其当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由于前期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不到位,频繁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导致设计中途变更,使得实际工程造价控制难度加大。
2、合同内容不完善
目前很多关于工程造价的纠纷,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问题出合同内容上。比如:一些涉及实质性内容的关键性因素的约定,在合同条款中的约定并不是很明确或者根本并没有约定。关键性因素主要指的是工程的范围、工程量的多少,以及工程的质量、工期和价格等。在实施的过程中,这些关键性因素,有的没有明确列出、用词含糊不清、而且前后矛盾;有的甚至违反了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更有一些招标文件中的主要合同条款居然是处于空白状态,而是一直等到确定中标单位后双方再进行协商确定等等,如果合同的有效地位一旦遭受影响,这对甲乙双方都是非常没有好处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合同订立前,一定要明确约定工程的数量、价格、工期以及质量等。
3、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准确性不足
招投标阶段是一个系统严谨的过程,是项目工程安全保质按期完成的前提“边设计、边预算、边施工”是工程建设的大忌,会扰乱整个工程程序。建设单位往往为了节省部分项目管理费用,在预算申请一些低资质或无资质的单位编制造价清单;另外也存在造价单位部分人员专业素质差、职业道德欠缺、思想道德差、责任心缺乏等,对企业的造价形成不良的影响和误导。
4、投标方不公平、不规范竞标
在国内建筑投标活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部分投标方种种不良竞争现象:各种围标、串标、陪标现象仍存在;一些企业“饥不择食”,急于“找米下锅”而挺而走险恶意超低价投标等等。这些现象更是要求建设单位规范招标文件,理清招标清单,规避不必要的风险,确保项目合作从开始就走上一条规范、合法的健康道路。
三、加强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1、建立健全的招投标体制
首先,应该建立于法律规定相符合的建筑工程招标代理委员会,并且逐渐加大招投标阶段的监督管理力度。其次,各地方的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相关技术规范。然后按照相关规范保证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相关部门对招标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第三,项目业主应该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规划,建筑具体功能以及资金投入有清楚明白的要求,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在招投标开始之前,应该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与信誉等进行认真审核。第五,在中标方案确定后,相关部门应该共同研讨,优化方案,从而提高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经济性。
2、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从合同洽谈以及起草和签订,一直到合同生效与终止,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对合同主体不当以及文字不严谨等各种问题进行关注,在履行合同的阶段,需要对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变更以及不及时确认签证和不行使权力等各种问题进行关注。另外,在投标时候,合同类型是对投标策略选择造成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工程量清单是预计量值,和实际上的工程量存在一定差别,这就对合同双方造成了风险。合同类型选择的合理性决定了报价竞争性,对于大中型工程来说,主要采用的是单价合同和总价合同结合的形式,前者是主要形式,而后者起到辅助性作用,也就是说,主体项目采用的是单价合同,而别的项目采用的是总价合同。而如果工程规模比较小且工期短,则需要利用全部总价合同形式。
3、坚持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招投标工作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可以采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招标工作计价方式,建筑工程的招标公司,需要按照我国相关规定,以计算工程量为准则,从而制定工程量清单,这样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将会共同承担存在的风险。投标单位能够对工程的效益和成本进行及时的分析,以大局的角度,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案。按照施工预算,对于施工机械、建筑材料以及工作人员等进行合理的配置,优选方案,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开展工程量清单模式招标,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招投标阶段中出现暗箱操作和鱼目混珠的违法违规行为,也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良性市场环境,规范招标行为另外,还可以消除由于没有统一工程量而造成的标价误差,保证评标更加准确和公正。
4、规范竞标行为
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阶段,由于监管力度不够等,存在着不规范的竞标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竞标秩序,不利于工程造价控制。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力度,在建筑工程开展招投标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指派专门的监管人员到招标现场,对其实施全过程监管。这样才能规范竞标,避免发生一些违法乱纪的情况,从而为竞标单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竞标环境。保证每个竞标公司都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公平竞标。这样才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保证标价能够真实地反映工程的整体价格,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
结束语:
总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集施工、质量、技术、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想要全面控制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从工程的所有阶段入手,从建设的每个员工着手,才能实现工程质量、工期、投资三个重大目标,进而来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友平.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4):189-190.
[2]朱文旭.建设工程项口造价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115 .
论文作者:甘立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招投标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合同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