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教育促学生主动学习论文_楼春红

温情教育促学生主动学习论文_楼春红

摘要:学生对学习主动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其学业状况,在日常教学中,一个显而易见的恶性循环事件——因为学习落后而受到批评、冷落或严厉惩戒,导致学习状况持续不良——频频发生。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多数教学的贯做法简单、粗暴。过于严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相反,“温和再温和”的做法在遏制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学业不良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温情教育;主动;不中阻碍

一、温情教育的意义

“温情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温和型的教育手段,它与严和惩戒相互对立。中国有句俗话“棒打出孝子”,出于对这句话的认可,多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是简单、粗暴、过于严厉的,教师们也总是摆出一付“师尊”的形象,冷眼看着学习后进生。然而,笔者认为,严历惩戒表面虽有着一定的功效,但实际上,它根本无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无视学生的心理。“温情教育”不但改变了其丑陋的外表,而且能改变学生的学习。

1.温情教育能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与其在校的人际关系是紧密相联的,而这其中师生关系显得相当重要。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椐心理学家调查,友好、亲切的教师易于被学生接纳,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因为出现了“成人感”,更愿意接近教学水平高又尊重学生的教师,总而言之,当教师关心他们,重视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行为时,学生就会感到满足。“温情教育”强调了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对待学生的学习上,透过“温和再温和”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而不是建立一种“不平等”的关心,一味严历地要求学生“听话”“认真学习”“争取上游”,甚至为求好心切而施于惩罚。“温情教育”能使新时代的教师充满人格魅力,能使师生关系趋向于民主与和谐,进而激起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渴望,主动学习的渴望。

2.温情教育能形成一种积极的人际行为模式

人际关系行为模式指出:一方表示的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反之,一方表示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雷运用心理统计的方法也曾归纳出如果人际关系一方发出反抗、怀疑等行为会导致另一方的惩罚、拒绝等反应,如果一方发出攻击、惩罚、不友好等行为,会导致另一方的敌对、反抗等反应。在对待学生学习“温情教育”,一能避免以上种种的消极行为,以帮助、支持的行动,让学生信任与接受,以合作、友好的态度,换取主动、积极的反庆,以尊重、信任、赞扬,达到劝导与转变的效果。

3.温情教育避免了不足阻碍引起的失调

在心理学上不足阻碍的研究中,如果我们想帮一件事而没有做成所发生的情况就被称为不足阻碍,因为它没有充足理由,所以在阻止某个人的行动时会引起失调,从而不利于改变不良的态度及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待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当教师发觉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拖欠作业的时候,采取了严厉惩戒的方法,如惩罚、威胁等,这样只能让学生屈从,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行为。但当我们只是温和地责备,积极地分析原因,亲切地告诫时,学生会感到失调,为了减少自己的失调,他就会否认自己的行动,从而更好地遏制住同一现象的再次发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实施温情教育的“三要”

“温情教育”在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方面有着很大的意义,它能使学生树立起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其学其状况,改变其在课堂上恰当的举止。应该说,“温情教育”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体现了新时代教育所应努力的方向,更体现了新时期教师所应具备的内涵。鼓励教师实施温教育,尤其在对待学生学习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循循善诱,耐心说服

学生在学习方面所产生的消极态度导致其学业状况不良,但教师对其采取的教育方式如果过于粗暴、严厉、简单的话,只会适得其反。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教师应尽可能用温和的劲告,树立其正确的学习态度,教育学生同自己竞争,建议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出出自卑的阴影。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考虑到师生之羊平等的关系,在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与困惑时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在为学生改善不良学习行为时充当一个朋友的角色,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效果。

2.要多给予精神上的奖励

“温情教育”需要赞扬与鼓励,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持续需要教师适当地予以刺激。在现实教育中,多数教师会提供一种外在的奖励或诱导物,然而心理学家指出,这会使学生削弱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不利于对原有消极的学习态度的改变。但从行为模式上来说“温情教育”更多体现了心与心地认可,更凸现了精神上的赏识,即使是教师那会心的一笑,那微一颌首,那亲热的动作,学生也会感受到温暖,从崦激起万丈豪情。

3.要避免偏见,尽力传达友好信息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关注极易导致偏见,从而影响了其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被动与不自信。据心理学研究,学生学业状部不良,很多时候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所影响,教师对其学业如果只是采取消极的解释,即在教育时采取了消极手段,学生对学习也许就放弃了努力。反言之,教师对学生保持一种友好的帮助的意愿,延续着一如继往的关心与爱护,重视他的存在,学生必然乐意于尝试新的努力,主动学习并获取知识。

三、结语

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对学生教育事业的探索令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心理世界的广博,他们正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相并存的,错综复杂的时期。而对这样的学生,在他们渴望知识的同时,即使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我们教育又怎么能够不以“温情”的教育感动他们,以“宽容”的胸怀面对他们,以博学的知识吸引他们。笔者认为这应该就是新时代教师所应该做到的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3]林崇德著.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浙江省黄宅中小 322204)

论文作者:楼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温情教育促学生主动学习论文_楼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