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骨折术后盗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谭亲民

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骨一科 417500

【摘 要】目的 观察当归六黄汤在骨折术后盗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骨折术后盗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虚汗停颗粒治疗,7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一疗程后观察效果,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骨科术后盗汗疗效肯定。

【关键词】当归六黄汤;骨折术后;盗汗

盗汗是骨折术后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多数患者除了不同程度的盗汗外,尚有低热,体温不超过38.5℃,神疲乏力等特点。当归六黄汤是临床治疗盗汗常用方,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骨折术后盗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骨一科2013年5月~2015年10月骨折术后盗汗病人61例,其中胸腰椎骨折患者12例,锁骨骨折患者9例,肱骨骨折患者8例,尺桡骨骨折患者6例,股骨骨折(包括股骨颈、股骨粗隆)患者1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均出现盗汗,按随机数字表分法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其中治疗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0-78岁,平均52±11.5岁,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19-80岁,平均51±10.9。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1中骨折的标准,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盗汗的诊断标准: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证属阴虚火旺者,阴虚有火,发热盗汗,面赤口干,心烦,口干唇燥,便结尿黄,舌红脉数者。

1.3纳入标准

符合骨折西医诊断标准,且手术内固定治疗后出汗、病情尚稳定,无合并心、肺、肝、肾功能损害者,中医诊断为盗汗、证属阴虚火旺者。

1.4排除标准

哺乳期或者妊娠期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血液系统疾病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虽为盗汗、但证不属阴虚火旺者。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虚汗停颗粒,国药准字Z44020783,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术后可进食后温开水冲服,每日三次,每次10g,7天为1疗程。

治疗组:采用当归六黄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处方: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各10g,黄芪20g,如出汗甚者,可加浮小麦15g,防风10g,气虚甚者加党参15g,血虚甚者加阿胶(烊化)15g,血瘀甚者加桃仁10g,红花6g,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每次200ml。术后可进食后开始服药,7天为1疗程。

两组均行术后骨科护理常规,常规抗感染、活血通络、补液等治疗。

2.2观察方法

观察患者盗汗情况。

2.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治疗后盗汗止,其他症状消失。好转:治疗后盗汗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未愈:治疗后盗汗无好转变化。以治愈和好转之和统计总有效率。

2.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结果

3.1疗效比较

两组均于治疗1个疗程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

3.2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1例出现恶心,对照组中1例出现腹泻,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本组对照组比较,p <0.05

4.典型病例

陈某某,男,49岁,因骑摩托车车祸外伤致胸部、右肩关节、右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诊断为右锁骨骨折、右侧1、2肋骨骨折,右侧腓骨骨折,治疗7天后行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第1天,患者诉入睡后出汗多,状如洗澡,衣服湿透,醒后汗止,伴低热,38.1℃,舌尖红、苔薄黄,脉数,诊断:术后盗汗,证属阴虚火旺,拟方:黄芪20g,生地10g,熟地10g,当归15g,黄连3g,黄芩10g,黄柏10g,桃仁10g,红花6g,处方7剂,日一剂,分两次煎煮,共取汁约400ml,早晚各服200ml,3剂后患者诉出汗痊愈,嘱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

5.讨论

骨折术后汗证以虚证多见,多见于阴虚者,因骨折必伴发肌肉、毛细血管的损伤,血脉受损,血溢脉外,瘀阻局部,导致血虚血淤。而手术则使失血量明显增加,耗伤阴液3。盗汗,其病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医略六书•汗病》中称“盗汗属阴虚”,“盗汗乃睡中汗出,醒则汗收。因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而入,则表无护卫而营中之火独旺于外,蒸藤汗出;醒则卫气行阳而气固于表,其汗乃止。多见于虚劳之人。”4

现代医学认为骨折术后盗汗是细胞因子在神经系统、角质细胞中的活性升高所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主要原因;而中医学认为骨折术后汗证属气阴两虚或属阴虚引起。5。

当归六黄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创制的一首名方,载于《兰室秘藏》卷下,因其治疗盗汗效果显著,有人称“治盗汗之圣药”,且不少医家在盗汗治疗中,也纷纷运用该方进行治疗。该方具有固表止汗,滋阴泻火的功效。方中黄芩性寒味苦,清中上焦之热;黄连苦寒清中焦湿热,泻心火,以安心之神明;黄柏清泻相火;“三黄”何用,上中下三焦之火全清,火盛易伤津好液,故选质润多液之二地黄以滋阴清热;且黄连、生地黄二味,一滋一降,上可导心火下降,下可启肾水上潮,使心肾相交,水火得济;黄芪益气走表,固表止汗,有佐助和引药走表的使药功能,且得黄芩、黄连、黄柏,于补气中清气,且黄芪与当归配伍,又起到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阳生阴长之功,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既可养阴生血宁心,又不会过于寒凉;全方寒温并用,清补并行,标本兼治,共奏泻火滋阴之效。

通过对以上病例的结果显示,当归六黄汤在治疗骨折术后盗汗患者,疗效肯定,我们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只要根据辩证用药,就可获得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吴在得,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72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

[3]黄忠名.玉屏风散加减治疗骨折术后汗证4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11:23

[4]史志永.当归六黄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盗汗108例临床体会[J].中国名族民间医药,2015,9(17):105

[5]陈剑虹,洪明飞,蒋招波.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骨科术后汗证[J].浙江中医杂志,2014,10:740

论文作者:谭亲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骨折术后盗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谭亲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