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论文_李超

广东联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汕头 515000

【摘 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设计的进出水水质和处理水量、工艺流程及主要的运作构筑物进行了说明介绍,并就系统调的试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该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是科学合理、高效的,出水水质达标,能够带来可观的综合效益,可供类似工程污水的处理及回用提供参考,同时为缺水地区污水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方案设计;工艺流程

随着水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同时排水量也相应增大,加之人类用水的不科学和水环境,水污染的日益严重,使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危机。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将严重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与此同时,若能够妥善处理好生活污水,既可以减少污染,又可以把部分水处理成达标无害的水进行回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那么,在这种背景之下,污水的处理回用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处理的污水来自公司专家楼、职工宿舍、生产车间的卫生间和职工浴室。污水经过各自化粪池后,汇流进入生活污水调节池。本工程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的标准,可用于厂区绿化、冲厕、冲洗道路等,实现厂区污水零排放。

2 设计进出水水质和处理水量

该项目的处理规模为150m3/d,污水来自公司专家楼、职工宿舍、生产车间的卫生间和职工浴室。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的标准,可用于厂区绿化、冲厕、冲洗道路等,实现厂区污水零排放。根据进水水质的观测结果及出水水质要求,得出进出水水质如表1所示。

3 工艺流程

原水中BOD5/CODcr=0.4>0.3,适合采用生物处理,BOD5/TN=1.43<0.4,水中碳源不足,脱氮时需添加外加碳源;

BOD5/TP=11.43<17,为节省碳源,除磷时采用混凝剂去除。查阅相关资料后,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悬浮物总磷氨氮/(mg/L) /(mg/L) /(mg/L) /(mg/L)

4 主要构筑物

4.1 格栅井

格栅井用于去除粒径大于5mm的水中杂质,同时兼具各股生活污水的汇水井。L×W×B=1.80m×0.80m×2.76m(长×宽×高),全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人工定时清洗。

4.2 调节池

由于各股生活污水的水质不同,设置调节池可以起到均质均量的作用,使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影响。L×W×B=6.0m×3.0m×3.2m,水力停留时间8h,全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调节池内设置机械搅拌机1台,功率P=2.2kW,1台,提升泵2台(1用1备用),流量Q=8m3/h,扬程H=40m,功率P=5.5kW。

4.3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是一种介于好养和厌氧之间的方法,和其他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水解酸化过程能将废水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截留并逐步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一些难于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有机酸等,从而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利于后续好氧生物处理。水解酸化池分两格,每格L×W×B=2.5m×2.5m×5.75m,水力停留时间为10.5h,内置弹性填料,间距0.15m,填料高度3.0m,底部设置曝气头,维持水中微生物正常生长的需要。

4.4 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不需污泥回流,运转方便。本工程中的接触氧化池为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水解酸化池分两格,每格L×W×B=2.5m×2.5m×5.75m,水力停留时间为10.5h,内置弹性填料,间距0.15m,填料高度3.0m。配置罗茨鼓风机2台(1用1备),风量:2.6m3/min,风压:63.7kPa,功率:5.5kW。

4.5 一体化装置

一体化装置为沉淀池与过滤池的组合体,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滤池采用普通砂滤池。地上式非标碳钢设备,沉淀池表面负荷:1.53m3/(m2·h),滤池滤速:4.49m/h。PAC投加泵2台(1用1备):Q=50L/h,P=0.25kW,PAM投加泵2台(1用1备):Q=50L/h,P=0.25kW。

4.6 中间水箱

中间水箱用于接纳滤池出水,同时作为BAF的反冲洗水箱。地上式非标碳钢设备,L×W×B=4.0m×3.0m×2.6m,配备提升泵3台(2用1备):Q=5.0m3/h,H=20m,P=1.1kW,BAF反冲洗水泵2台(1用1备):Q=100m3/h,H=20m,P=11kW。

4.7 曝气生物滤池

本工程出水对氨氮和总氮都有要求,需要达到的去除率分别为81.5%和46.4%。同时,BOD5/TN=1.43<0.4,水中碳源不足,脱氮时需要添加外加碳源。地上式非标碳钢设备,设2组,每组滤池分碳池、氮池和反硝化池3格,每格尺寸:L×W×B=2.0m×2.0m×6.6m,下部设置微孔曝气器,密度:36个/m2(碳池、氮池),49个/m2(反硝化池)。配备曝气风机2台(1用1备):风量:1.62m3/min,风压:68.6kPa,功率:4kW;反冲洗风机2台(1用1备):风量:3.39m3/min,风压:68.6kPa,功率:7.5kW。

4.8 氧化池

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进一步分解水中的残留微污染物质。地上式非标碳钢设备,L×W×B=2.0m×1.2m×3.0m,配二氧化氯投加设备1套,投加量:50L/h;提升泵2台(1用1备):Q=8m3/h,H=25m,P=3kW。

4.9 机械过滤器

出水进入机械过滤器过滤,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地上式非标碳钢结构,机械过滤器2套,单套处理能力4m3/h。

4.10 回用水池

处理后的水进入回用水池,用于厂区绿化、浇洒等用水。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L×W×B=10m×10m×2.5m,水力停留时间:32h。

4.11 污泥浓缩池

沉淀池的排泥进入污泥浓缩池,为地上式非标碳钢结构,浓缩池尺寸为L×W×B=3.0m×1.1m×2.5m。配置污泥泵2台(1用1备),Q=4.6m3/h,H=60m,P=2.2kW,用于排泥。

4.12 板框压滤机

浓缩池排泥经污泥泵打入压滤机,泥饼外运。配板框压滤机1台:压滤面积15m2,功率:4kW。

5 系统调试运行情况

本工程采用自然挂膜的方式,将生活污水分别注入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曝气生物滤池中。投加营养盐,保持污水中BOD:N:P=100:5:1,闷曝2d,通过放空阀排掉底部无生化能力的污泥,重新注入生活污水,如此反复3次。开启系统,分别按照处理量的的1/3、1/2及满负荷进水。系统调试时间为6月份,气温较高,经过1个半月的培养,挂膜成功。

为了达到除磷的目的,PAC的投加量为180mg/L左右,PAM的投加量为4mg/L左右,外加碳源采用葡萄糖,经过2周的系统调试,设备运行稳定。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的标准,结果见表2。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了对环境排放污染物的量、减少了用水压力,可供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本项目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过滤沉淀+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厂的生活污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方晓莉,赵朋.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J].环境工程,2007, 25(1):31-32.

[2]陈立宁,李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J].中华民居旬刊,2011(7).

[3]苏晓红.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技术研究[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5):111-111.

论文作者: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论文_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