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论文_纪陈云, 韩旭

探究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论文_纪陈云, 韩旭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一、变电运维一体化管控作业所存在的风险分析

1.1管理风险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相关管理工作,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内容,承受着比较大压力与负担,经过完善与改造后,管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完成日常工作的基本责任,还需要加入变电运行维修与检修工作,使其工作量进一步增加。同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范围广,在管理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1.2操作人员风险

变电运维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实行变电维护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定期对电网企业相关设备进行检修和维修,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以此来确保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作业方式,就无法同时进行设备检修工作与运维工作,这样就会导致电网公司相关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存在风险。同时,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加上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复杂性与高风险性,导致了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自身安全会受到较大的威胁。

1.3电力设备与技术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会引入一些比较先进的设备,而大部分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与技术性都相对比较缺乏,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面对可能出现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得电力设备的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加上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态度消极,缺乏职业责任感,在实际作业的时候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与要求,使得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对策

为了有效提升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效果,电力企业需要对当前情况进行分析,针对难点和现存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下面笔者凭借自身经验、结合资料,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构建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

合理且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可以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能够为相关人员制定处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以尽快解决风险问题,进而提升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效果。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建立数据库。在数据库建立后,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数据库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及处理,为变电运维管控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支持。其次,召开风险评估会议。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风险评估会议,在会议中对当前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制度风险时,需要对技术与设备更新、操作流程和制度不合理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着重考虑;在分析操作风险时,需要对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带来的影响进行着重考量;在分析设备风险时,需要对设备碰伤、电缆松动和触电事件等进行充分考虑;在分析管理风险时,需要做好设备管理及工作分配风险的分析工作,通过分析对各类风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为后续处理提供方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对风险管理流程卡片进行合理创建。为了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电力企业需要创建风险管理流程卡片,为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过程提供指导,并且在相关流程执行完成后做好卡片填写工作,在提升管控效果的同时可以为后期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2.2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如果未及时解决风险问题将会使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效果降低。为了解决上述情况,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的管控力度,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管理效果,电力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减少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人为错误的概率。与此同时,需要做好责任分配工作,电力企业负责人需要根据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风险问题的特点对相应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明确,使每类人员均能清楚地知道自身工作,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对自身工作进行落实,可以对风险问题进行及时发现,进而减少风险问题出现的概率和带来的影响。此外,对已经出现风险问题的位置管理人员需要着重进行管控,实时掌握其运行情况,避免其再次出现风险问题,从而为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

2.3对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等进行提升

工作人员各方面情况同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此电力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工作。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在培训开始前,电力企业需要派相关人员对现有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存在的通病及技术水平等进行调查与了解,根据调查结果对培训方式、内容以及时间等进行确定。当前,培训方式主要有模拟实训方式、竞赛训练、现场讲解、专题理论讲解、班组讲解以及网络平台讲解等,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培训内容对以上培训方式进行合理选择,让工作人员更好地接收相关知识和技术,丰富自身现有知识,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进而为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新上岗和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技术水准、综合素质、临场应变能力以及为人处事能力等。如果工作人员未通过考核则不准其上岗,需要让其继续参加培训或者自行进行学习,直至考核通过,减少人为因素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楠.A公司基于价值链的预算管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黄蔚亮,覃平,黄荣海,刘相枪,罗永善,陈岳,王元军,谢国勇,杨新,程延远,侯俊,罗海明,祝世登,谢家文.输电精益化管理研究与实践[A].,2015:4.

[3]宿波,盛鹏飞,陆明中.变电站远程化动态管控的探索与实施[A]..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C].:,2014:2.

[4]陶鸿飞,魏伟明,姚建生.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华东电力.2014(08)

论文作者:纪陈云, 韩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探究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论文_纪陈云, 韩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