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论文_田大川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论文_田大川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整合管理内容、利用新的平台,构建合理的管理体制,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在此基础上,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符合高职办学目标的创新之路,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措施

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前途,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学生的教育管理,从新形势下出发,改变以前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打造先进的管理理念,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1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一,以“人本化”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培育学生就是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体现,学生发展的内核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学生发展的外延则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都会有自卑心理,对自身没有很高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点。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时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为使学生增加自信和优越感应该经常激励、提醒学生,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于自我检查、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第二,依托规范化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以法为据的规范性是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所不可缺少的。高职院校在制定各类制度时应该以法为据,把各种制度体系健全规范起来。学生的学籍、学生党建、思想教育、奖罚和就业工作等都是学生管理制度应该包含的内容,对学生素质成果和日常生活的评价也应该包含在内。在制定高职学生管理制度时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奖罚分明、有章可循,满足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要求。

第三,采取可量化的形式。应该把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体现在高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应该尽可能地量化具体实施细则的内容,以利于管理的时候进行评判和处理。能够反映管理成效的是评价和评估,要提升管理效果就需要正确的评价和处理,而错误的评价和处理则会对管理产生制约甚至破坏作用。定性定量地评判学生德、智、体、能等方面的能力才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中要考虑这个评判,即量化的内涵是制度必须具备的。

第四,突出便利化的特色。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在加快节奏,因此快捷方便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在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制度过程中,应该对社会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管理制度应该努力做到简明、扼要,便于人们理解和执行。各种有益便利化的设施和条件都可以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中进行充分利用。为了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执行制度时应该明确法律依据、考核内容和实施措施,有规程、有秩序、有着落地实施各类制度。

2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措施

2.1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就是对所有的高职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式管理过程,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由于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因此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没有得以很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一是要明确高职院校相关部门的职责,强化他们的责任,做到到人、责任到岗的组织管理制度; 二是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管理模式。高职院校要鼓励各个系发挥主动性,创建出适合本系学生特点的学生管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推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

理念创新是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关键,在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者在潜意识中已经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设计,因此会给当前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就必须首先从理念创新入手: 一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将服务意识融入到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认识到管理工作的本质,学生管理工作并不是按照自己意愿去工作,而是应该围绕满足学生需求的角度去工作,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并且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每个环节; 二是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管理者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所有的工作以实现学生的价值需求为主,形成以学生为核心,为服务提供服务的现代高职学生管理体系。

2.3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工作效率

首先高职院校要为学生创建人性化的生活条件。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为学生创建完善的生活条件,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以此强化学生对高职院校的热爱。比如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素质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学生宿舍搭建无线网络,满足学生上网的需求,这样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上网信息的筛选,而且还能避免学生逃课去外边上网而发生的各种安全事件; 其次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科学理念深入到学生心中。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约束,而且还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 最后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

2.4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团队的质量

首先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模式。在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模式,发挥学生的管理能动性,比如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以及校园网络等平台实现学生管理渠道的创新; 其次深度推进辅导员团队的培育系统。增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一步步构建分等级、分类型、多途径、多方式、重效用的培训结构; 最后加强绩效考核,深度完善辅导员团队管理机制。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依据辅导员个体特质拟定科学合理客观的绩效考核考评方案。通过一系列科学化、合理化、客观化的考核,敦促辅导员团队的严格管理,提高高职学生管理团队的质量。

2.5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学生管理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资讯、知识等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各个高职院校虽然对信息,网络在学校的开展比较普及,但是对于学生管理方面多数还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在新形势下,学校要注意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尽快实现学生管理网络化,进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平台的信息化,形成数字化学生管理的新局面,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化管理外,也可以把学生的课余生活纳入信息化管理范围,成立学生论坛,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样也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动向,便于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学生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学生管理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中要能够关注并重视管理制度的制定,致力于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屈静怡.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探析[J]. 学园. 2016(10)

[2] 姜楠.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构建高职学生管理新模式[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8)

[3] 张丽. 浅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点认识[J]. 家庭生活指南. 2018(07)

[4] 杨明. 高职学生管理方法创新研究综述及展望[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4)

论文作者:田大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论文_田大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