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论文_李军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北京 100013)

【摘 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踝肱指数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踝肱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1.13±0.32vs0.92±0.2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对治疗糖尿病足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足浴;糖尿病;踝肱指数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189-01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典型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易导致机体各种组织,如眼、肾脏、血管等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1]。踝肱指数是血管外科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测量踝部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收缩压即可得到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之间的比值,从而为疾病诊断提供数据资料[2]。正常人静止状态下的踝肱指数在0.9-1.3之间,超过这个范围的则提示血管壁钙化或功能异常,如存在严重的糖尿病等。因此,踝肱指数也被看作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为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预防指南》中有关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中药过敏和高渗状态者,且在完全知晓本次研究目的的基础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7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55-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6±5.34)岁,病程在3-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53±2.02)年,空腹血糖指数(8.80±1.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指数(8.22±0.59)%,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在52-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55±4.97)岁,病程在2-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72±0.05年,空腹血糖指数(8.68±1.63)mmol/L,糖化血红蛋白指数(8.13±0.67)%。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既往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无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组方:丹参25g、桃仁15g、川穹20g、赤芍g、红花10g、当归15g、葶苈子20g、益母草30g,水煎1000mL,水温35-38℃足浴,30min/次,1次/d,两组均治疗观察1个月。

1.3观察指标 采用糖尿病足筛查诊断箱(北京东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MD2)对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具体测量方法: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双侧胫后动脉收缩压最高值为踝动脉压,测双侧前臂血压,取最高值为肱动脉压,踝肱指数=踝动脉压/肱动脉压[3-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踝肱指数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踝肱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论

足部是糖尿病系统疾病的主要靶器官,糖尿病患者足部受到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机械压力的影响,极易发生各种软组织和关节系统变形,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足部畸形和破坏问题,轻者可表现为神经症状,重者将出现严重的溃烂、感染、血管疾病、骨折等[5]。足溃疡者如果伴随严重的周边动脉病变应当积极改善血液供应,否则足溃疡将难以恢复。如果糖尿病足患者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将引发严重后果。糖尿病足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踝肱指数则为糖尿病足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途径,成为预测外周血管病变和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因子,其临床价值已获得医学界的广泛肯定[6]。踝肱指数的测量一般需要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完成,如采用多普勒听诊器协助踝动脉压、肱动脉压,两者数值之比即为踝肱指数,正常的踝肱指数在0.97以上,过高或过低都提示疾病和病变的可能。踝肱指数过低表明存在中度疾病或重度疾病,踝肱指数过高则表明血管壁钙化或失去正常收缩功能,也就是出现严重的周围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的一系列变化预示着糖尿病足的改善和恶化,因此,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踝肱指数。中医理论将糖尿病归为“血痹”范畴,发病机制在于瘀血阻络,治疗原则为通络止血、活血化瘀。活血化瘀中药足浴采用中药浸泡的方法,组方包括桃仁、益母草、当归、赤芍、川穹等十几味中药,诸药联合使用可共同达到舒畅气血、消肿通络的功效。足浴浸泡法可以充分利用汤剂、机械和温热作用,对患者足部皮肤神经与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达到消散肿疡、疏血通络的功效,从而改善足部周边神经功能。足浴这种用药方式也可以促进中药的内透,使其直达病灶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改善血液循环。

本次研究选取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踝肱指数均有所改善,但经活血化瘀中药足浴治疗的观察组其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活血化瘀中药足浴与常规西药疗法相比,可显著改善踝肱指数,促进糖尿病足的恢复。此外,足浴疗法与内服用药相比,更加安全、可靠,可避免引起服药之后的不适症状。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踝肱指数具有显著效果,应当作为糖尿病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万邦钧,杨朴强.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2120-2120.

[2]梁婧.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5,5(1):126-127.

[3]管玉香,陈玉凤,汪莉,等.中药足部熏洗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0级糖尿病足的干预效应[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98-1099.

[4]武义华,章合生,张星辰,等.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7):604-606.

[5]张净,薛耀明.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异常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糖尿病足的预测价值[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1):951-955.

[6]吴学毅,徐淑静,时立新,等.2 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5):819-820.

论文作者:李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  ;  ;  ;  ;  ;  ;  ;  

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论文_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