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_炎黄文化论文

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_炎黄文化论文

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文化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各民族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现代化革命。随着现代化的进行,每一个民族都要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平衡,都要协调处理好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方面,现代化是每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每一个民族都不应当拒绝现代化;另一方面,每一个繁荣昌盛的民族都应保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应保有自己民族的基本特点。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丧失传统文化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构成一组尖锐的矛盾。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必将有利于民族的繁荣,必将有利于兄弟民族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认真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

民族文化传承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强行中断,都将世世代代不断延续和发展,原因很明白:民族文化自身具备着某种传递和延续生命的手段,都有一整套自己的传承机制。这种文化传承机制与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并行不悖,甚至与人类的生产和再生产共同构成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内容。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中的成员一代又一代地随时光流逝消失了,而整个民族的文化却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并随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丰富。不同的仅仅是,过去民族文化的纵向传承是在自然经济的背景下进行;而现在,它们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如果说自然经济曾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伞,那么,现代化是否注定只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起瓦解作用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只要我们作深入地研究,只要有合理的民族文化政策,兄弟民族不仅可以跻身于人类进步之林,而且将成为保有民族传统的现代民族。本文试图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略述己见,敬请专家学者斧正。

一、随着现代化的进行,必须和亟需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正经历着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商品经济向纵深发展,深入到每一个山乡、村落,由此引起的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必要。其一是,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还不够协调、同步,集中表现在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和现代先进的思想意识还没有有机地融为一体,并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体系,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出现断层的趋势。比如道德文化及其价值体系,传统的体系已明显被冲破,而新的体系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文化价值摇摆不定;其二是,与这种社会发展相对应,在各民族的社会发展中,片面强调经济开发和民族地区普遍的模式化发展,有意无意地使体现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丧失或被取代,造成了新的背景下民族意识强化,使民族关系中的某些潜在不稳定因素有所增长;其三是,对正受到全面冲击的传统文化没有一个相应的保护政策,也缺少一个鉴别、引导的社会机制,所以造成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优秀部分正在丧失,而另一方面,借助所谓的文化“自然回归”,某些传统的糟粕、封建腐朽没落的东西趁机抬头,而且在某些地区还很有市场,与现代化的主旋律极不和谐,甚至就是“反现代化”的东西。这些问题的出现或者说失误的根源在于不重视传统文化,对其所具的社会调适、整合功能认识不足。

当然,在实践中我们也要反对另一种极端倾向,这就是在传统文化面前踌躇不前,把它视为一成不变的东西,唯恐其有丝毫的碰撞或改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把民族传统作为一个包袱背在身上,步履艰难。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没有动态地认识人类的文化,把传统文化视为僵死不变的东西。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迁,它的选择机制将在这种变迁中吐故纳新以显示其时代特征,而那种在传统文化面前抱残守缺、消极因循的态度和作法,不仅严重阻碍了现代化进程,而且也制约了新的文化养份的吸收,窒息了它自身的发展。

这一切都说明,解决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关乎着我们事业的成败,关乎着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地进行并全面深入地发展。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上述所列举的在这个问题上的极端倾向及其失误,根本之点就是把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对立起来。实际上两者是不矛盾的,在实践中是可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应当是现代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应当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不仅不与现代化相矛盾,处理得好还会成为有益的补充和动力:一方面,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可以纳入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体系,在新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还会以其所具有的民族向心力或内聚感对经济建设产生具大的推动力,而这正是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要素或者说是“精神生产力”。

随着现代化的进行,我们亟需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许多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正面临丧失的危险,任其流失,损失将不可弥补。应该制订相应的文化保护政策,在谨慎鉴别的前提下,对其实行必要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这核心联系着民族的深层次心态结构和认同意识,同时也结构着这深层次心态与意识”,[1] 处理不好,在工作中对它有意无意的疏忽或失误,都将伤害民族感情,都将危及民族关系,影响民族间的互聚和团结,从而影响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在认识和解决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想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入手,即重视文化主体的活动,动态地认识、把握人类的文化,并力图阐述这个概念,揭示其内在的机制。因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都将统一于文化主体,都将表现在文化主体的活动中,即都将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来协调,来完成。

于是,实践中不断提出的现实问题,要求我们认真回到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上来。

二、恩格斯的两种再生产理论与人类的文化传承

关于社会发展的问题,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提出了两种再生产的理论。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的序言中,恩格斯写道:“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2]

恩格斯的这个著名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社会的发展是物质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自身发展相互机制的结果,二者是同步的,彼此关联的;其次,物质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但它的发展又受制于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社会发展,后者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个理论的科学性已被今天的社会实践所证实,并用于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比如我们确认了物质文明的重要地位,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由于人口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所以我们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把人的素质的提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等等。但是,我们在惊叹经典作家这种精辟而高度的概括之余,也感到这个理论还有发展和完善的必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应当从中阐发出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明确提出精神文化的再生产概念,并在我们的实践中予以重视。前面所提及的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某些偏差和失误,与此不会没有关系。

的确,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取决于物质资料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再生产,但是这其中,精神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因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获取自身发展的活动是一个有意识的能动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能动性,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精神意识活动,也就是说人类的物质活动本身就内涵着精神要素。现代文化学的研究也认为,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活动的成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分为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和行为方式等构成形态;人缔造文化又受制于文化,人与文化一刻也不能分离。所以,人类在进行物质资料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精神文化等非物质形态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试想,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的再生产,人类的物质生产就只能是无主体意识的盲目行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简单重复;没有精神文化的联系和创造的主体作用,人类的文化就不会延续下来,它将同创造者一同消亡,更不可能与人的活动结合,那么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就只能是一个纯生物的运动。此外,没有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观能动作用,也不能解释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和文化创造时为什么会有类型的差异和民族的特点,更不能分析、总结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和内在机制。

实际上,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不仅自始至终参与两种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承担着两个重要的职能:充当两种生产的中间环节;维系人类组成一定的社会集团。人是文化的人,社会的人,一切物质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创造的,单个的人不能创造文化,更谈不上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动中,由于这个活动本身具有连贯不间断的内在要求,而人的物质生命又是有限的,作为个体的人将一代代逝去,所以只有通过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地把人类已获得的知识、信念、价值等文化信息传递给新的社会成员,形成一种文化传承机制,人类社会才能不间断地向前发展;而在传递和承袭共同的文化过程中,社会的人自然结成为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正所谓“生活方式或文化同一的集团叫民族”。[3] 所以文化与民族是联系起来的,文化总是一定民族的文化,而民族也总是各具文化特点的民族。这就是说,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是通过文化传承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社会成员通过文化传承机制习得人类文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生产就是对人的教育,文化的再生产就是对人的再教育。正因为这样,古人在总结、创造“文化”一词时,总是把对人的教化联系起来,所谓“人文化成”、“文德教化”正是它最初的本义,成为“Cultu-re ”(文化)的对应词。

在两种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中,恩格斯没有明确表述“文化再生产”特别是“精神文化再生产”的概念,并不是他理论上的疏忽或是观点上的反对,而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使他尚来不及阐发,因为当时的首要任务还是建立革命斗争所需要的唯物史观和理论。但即使是这样,在余后书中对家庭、社会关系等的论述以及其他方面的论述中,已包含有这种思想。今天我们提出“文化再生产”的概念,与经典作家的理论不相违背,是一种补充和发展,其意在:第一,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把它置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从理论上深刻地认识我们今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性;第二,强调在发展现代物质技术的同时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人类文化发展连贯性内在要求的角度,注意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继承和发展。

三、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要求现代化必须重视民族传统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历史过程,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则是人类文化连续不间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人类创造了文化,并构成维系人们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文化又造就了人类,民族性格正是民族文化塑造的结果。所以人类的社会发展都伴随着文化的传承机制,物质资料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伴有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离开了这种传承机制或文化的再生产,人类的社会发展就会中断,人的一切发展就都将从零开始,那么人类社会就谈不上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文明就永远与人类无缘。不言而喻,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都伴随着文化的传承机制。

“文化传承”一词或许不是个新名词,早已为人们借用。但严格说来,这是个尚未经过认真研究并予以科学界定的概念,在很多辞书里都找不到它的解释和定义,反映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实际上,“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与主体结合的过程中受内在机制的支配而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要求,并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呈现出再生的特性。与文化的横向传播不同,它主要在人们共同体内部的代际间纵向传递。表面上看,人创造文化,文化又缔造人,文化与主体的结合都是通过“传”和“承”两个并存、继起的环节实现的,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类的文化元素不是简单地累积起来,而人对文化的承接又是一个逻辑有机地组合过程,才使文化在传承中呈现稳定、延续、再生的特点和要求,最终表现为模式化发展。所以,文化传承是文化本身具有的属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因。文化传承机制有如下的基本属性:

第一,文化传承是一种社会强制。人的社会属性使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处在某个社会群体中,成为该社会的一员,并浸沐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毫无选择余地地承袭这种文化,并又把这种文化传给后代,形成一种基因复制式的社会强制。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每个社会成员正是在传承共同的民族文化而成为这个民族的成员的。拒绝这种文化,将不为这个社会所接纳。

第二,文化传承的核心是心理传承。文化传承是各种文化构成要素的传递,方式也相应地分为语言传承、行为传承、器物传承等,但最稳定最持久的是心理传承,各种传承最后都将作用并反映在它上。加之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深层的心理结构,所以各种文化要素的传承都受制于心理传承,都围绕它进行。文化能够缔造人,塑造民族的性格,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这种心理传承往往表现为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构成为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份。所以文化传承是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文化传承形成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文化传承的逻辑结果。文化的传承同时又是文化的积淀过程。由于文化传承具有稳定和模式化的特点和要求,所以文化主体根据价值选择所承接的文化为社会所接受,并有机地存在于该社会中,成为代代相沿的稳定社会要素,以文化有机复合体的形式在人类社会中发挥作用。对于民族共同体来说,这种传统是体现民族特点的不可或缺的要素,结构着民族的深层心理。它连系着民族的过去,也连系着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因而是民族存在的基本条件。

第四,文化传承机制内涵着文化的选择机制。价值判断是文化的有机构成形态,也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在文化传承机制内自然包含着这种属性的传递。以价值判断为特征的文化选择机制不仅与文化传承机制相伴而行,而且制约并促进传承机制的运作,使文化在发展中不仅具有稳定、模式化的特征,而且通过文化主体的价值判断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合乎时代的选择,使文化具有阶段性、变异性的特质和时代特征。

分析、认识文化传承的机制和属性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广义的文化视角看,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既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次全民族的现代文化发展过程,文化传承的机制也同时运行,发挥作用。而这种作用和机制又集中体现在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上。首先,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客观要求和内在依据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机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文化的发展与主体相联,强调文化主体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由中国人来建造,来完成,而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每个人在创造、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又深深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文化要素已融入深层潜意识中,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创造了中国人。中国文化就在中国人身上。”这样,中国人所建设的现代化必然不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必须具有某种中国文化的特质,具有中国特色。从文化传承机制与主体的选择机制的关系上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有机统一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随社会的发展作出选择判断才会具有时代特征,才具有生命力,所以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向现代化迈进,必然要超越传统;而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又受其内在机制的制约,具有“文化基因”和模式化稳定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的现代化又要以传统文化为依据,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超越、发展。不言而喻,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的重要构成因素。由此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到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倡导“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远见卓识,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民族文化传承机制中文化主体的选择绝不仅限于时代性的横向选择,而且也包括文化基因和模式的纵向选择,构成社会强制的内在契机。“全盘西化”论者就是没有认识到这点,其根本的错误就在于夸大文化传承中的时代选择,强调文化的横向联系,而忽视文化的纵向传承中的基因选择和模式化要求,从根本上违背了传承机制和文化发展规律。

其次,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在造就人的性格和提高民族的素质中,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传承机制在强调文化主体的主导作用时,也承认文化的能动反作用,即人创造文化、传承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缔造着人,造就着人的性格,而民族的性格或者说国民性,正是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塑造的;由传承所积淀而成的民族传统文化,结构着民族深层次要素,对现代化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方面,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建设现代化的人具有现代化的观念、意识及素质,而塑造现代人的文化要素并非全部都要向其他文化借用,相当多的文化要素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就有,比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谦让、礼貌、善良、修身、助人、进取、务实、爱国、爱家等等精神内核,不仅是长期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精神要素,我们绝不可丢掉这份丰厚的文化宝藏;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着民族的核心要素,深层的心理传承维系着民族的认同意识,是民族内聚和团结的源泉,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从成功地迈向现代化的经济强国来看,他们都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把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发扬作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部份。比如日本,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在学习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失传统,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论是工业化进程还是民主政治的建设、社会秩序的调节,处处都注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显示了两种文化有机结合所具有的优势和生命力。所以,我们在现代建设中必须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割断二者的联系,从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来分析,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四、仅有物质生产的繁荣还不够,民族的繁荣必须伴有传统文化的繁荣

从文化再生产和文化传承机制的分析中可知: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精神文化的再生产即文化传承始终伴随着物质文化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并通过实施其内在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该民族成员世代传承文化所积淀的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能只发展物质技术,还应同时发展精神文化,特别是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这两者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是共同并存、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代化中得到了统一;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它将带来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而民族的繁荣必须伴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这是因为:

第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成员世代传承相沿的共识符号,是该民族共同体内聚和团结的象征。它的深层结构伴随着心理传承将作用在每个成员身上,每个成员都深深地镌刻着民族传统的印迹。这种心理传承十分稳定持久,即使其他表层的文化构成要素随社会发展逐渐消失,它也将长期存在,并作为民族的核心要素与民族共同体相始终。它既不与物质文化的发展相对立,自身也有发展的要求,但这种发展是靠内部机制、内在力量推动而逐渐积累、发展、变迁的。就经济建设来说,它还以民族凝聚力的形式起推动作用。有人认为,现在海外华裔纷纷来大陆投资,其背后的内在动力就是炎黄文化。这是一种深刻的见解。

第二,社会主义阶段还不是民族的消亡时期;物质财富的发展也并不意味着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阶段还不是民族消亡的时期,而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所以社会主义阶段不应该有意无意地让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文化消失,更不该人为地消灭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因为民族传统文化维系着民族深层次结构,构成民族稳定的核心要素,所以它也关系着民族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民族文化将是未来民族的核心,也是未来民族问题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的解决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正如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民族政治上的解放还远不是民族问题的彻底解决一样,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绝不等于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现在某些西方学者预言,人类未来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将是民族间的文化冲突,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第三,民族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调适、整合功能,是重建和谐、稳定的现代社会的精神要素。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长期积累传承的结果,并有机地存在于该民族的社会中,协调并维持着社会的平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整合功能。它所内涵的文化要素是该民族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份,新的社会秩序、道德伦理的建构都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中国来说,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事是脱离不了传统的,也是不能脱离传统的。想要割裂传统,也就窒息了自身。中国的事只有中国人来办才行,中国的病只有中国的药来治才好。”[4] 今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各种碰撞、各种矛盾将不断产生,社会的发展也会出现些缺陷,而传统文化要素经过重构是可以整合这些裂痕的。当然,它同时也面临着自身不断完善和调整的问题。

总之,我们的现代化绝不能再走欧美发达国家在过去所走过的以物质主义为基础的旧现代化道路,而应当创造一条符合我们实际的以物质——精神协调发展为宗旨的新现代化道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必须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尤其要注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掘。因为文化具有传承和再生的要求和功能,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都应该予以继承和发展。实际上,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复兴正稍稍地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在现代化高楼一天天增多的同时,寺庙的数量也在增加;就是在建筑的样式上,现代的豪华装饰与古朴的琉璃瓦、亭台楼阁争相辉映;情人节风靡都市,鲜花、贺卡情意绵绵,而同时,春节庆贺、元宵灯会、中秋团聚一年比一年隆重,一年比一年红火,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也在一年年加重。如果你再到兄弟民族地区走走,你更会感到民族传统的巨大生命力。为什么在新潮滚涌的今天,传统文化并未萎缩而大有复兴的势头?文化回归的实质又是什么?这可能会有很多的解释,但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文化具有传承机制,传统文化具有传承的功能和再生的特点。与其让它自生自来,不如趁早研究,正确引导,有机地并入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

现代化正不断深入,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也将不断涌现,我们要认真研究并解决好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这是时代赋予民族学理论工作者的使命。

注释:

[1] 黄惠焜:《祭坛就是文坛》,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1月出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

[3] 日本学者石川荣吉给民族下的定义。参见《当代国外文化学研究概况》。

[4] 金大陆、华爱华:《教化和造化的智慧》,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标签:;  ;  ;  ;  

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