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真菌性肺炎患者抗真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分析论文_唐红

唐 红

桃江县中医医院 湖南益阳 413400

【摘 要】目的:探讨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真菌性肺炎患者抗真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50例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真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氟康唑治疗组真菌性肺炎25例患者采取氟康唑方案,伏立康唑治疗组真菌性肺炎25例患者实施伏立康唑治疗。分析治疗总有效率、真菌转阴的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痰液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目;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伏立康唑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氟康唑治疗组,真菌转阴的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氟康唑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痰液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目高于氟康唑治疗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和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痰液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目,缩短疗程。

【关键词】伏立康唑;氟康唑;真菌性肺炎患者;抗真菌;临床疗效;安全性

真菌性肺炎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全身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缺陷、结核病的患者,患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发病比较慢,其症状体征和以往常规支气管肺炎相似,但在抗生素使用之后容易出现肺炎症状变严重的情况,且肺部听诊出现水泡声音,伴随发热和咳嗽症状,容易误诊。目前 真菌性肺炎的治疗药物多,以抗真菌治疗为主。本研究收集50例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真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氟康唑治疗组真菌性肺炎25例患者采取氟康唑方案,伏立康唑治疗组真菌性肺炎25例患者实施伏立康唑。分析治疗总有效率、真菌转阴的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痰液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目,分析了真菌性肺炎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50例源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真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伏立康唑治疗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4~57岁,平均33.7岁;因经口气管插管出现真菌性肺炎1例,气管切开出现真菌性肺炎17例,机械通气出现真菌性肺炎7例。

氟康唑治疗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4~56岁,平均33.4岁;因经口气管插管出现真菌性肺炎1例,气管切开出现真菌性肺炎16例,机械通气出现真菌性肺炎8例。

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氟康唑治疗组真菌性肺炎患者采取氟康唑方案,根据体重剂量6mg/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每天两次静脉滴注,第二天开始剂量改为6mg/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每天两次静脉滴注。治疗2周。

伏立康唑治疗组真菌性肺炎患者实施伏立康唑。400mg/kg,每天1次静脉滴注,第二天开始剂量改为20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治疗2周。

1.3指标

分析真菌转阴的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痰液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目;并发症。、

显效:症状消失,真菌转阴;有效:症状改善,真菌部分转阴;无效:未达到上述的标准。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1]。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处理,x2和t检验分别处理,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治疗前后痰液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目分析对比

治疗前两组痰液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目比较,P>0.05;治疗后伏立康唑治疗组痰液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目优于氟康唑治疗组,P<0.05。如表1.

2.2两组真菌转阴的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分析对比

伏立康唑治疗组真菌转阴的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优于氟康唑治疗组,P<0.05,伏立康唑治疗组真菌转阴的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分别是12.72±1.21天和10.72±1.34天。而氟康唑治疗组真菌转阴的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分别是15.77±1.89天和12.67±1.73天。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两组有1例肾毒性,1例胃肠道反应,1例低血钾症。

2.4治疗总有效率

伏立康唑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氟康唑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

3讨论

目前,随着激素广泛应用和广谱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加上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等的影响,患者上呼吸道黏膜容易破坏而引起真菌性肺炎的发病。病情严重的真菌性肺炎患者死亡率高。真菌性肺炎患者的感染病菌以白假丝酵母菌、曲霉菌等为主,在治疗方面需要采取抗真菌药物[2]。

真菌性肺炎的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氟康唑是吡咯类抗真菌药物,可抑制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等,其抗菌谱比较小,且容易出现耐药性,导致应用受限,且氟康唑对于曲霉菌和多数非白假丝酵母菌基本无效。

伏立康唑为氟康唑改造的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抗菌谱光,有较大的覆盖范围,可抗黄曲霉、白假丝酵母菌等,实用性更广,可对麦角甾醇合成明显抑制,且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等抗菌活性更好[3]。

本研究中,氟康唑治疗组真菌性肺炎25例患者采取氟康唑方案,伏立康唑治疗组真菌性肺炎25例患者实施伏立康唑。结果显示,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两组有1例肾毒性,1例胃肠道反应,1例低血钾症。伏立康唑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氟康唑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治疗后伏立康唑治疗组痰液真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菌落数目优于氟康唑治疗组,P<0.05。伏立康唑治疗组真菌转阴的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优于氟康唑治疗组,P<0.05。

综上所述,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林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并发真菌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8):34+36.

[2]侯光亮.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在老年性真菌性肺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4):88-89.

[3]肖律,钟强.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真菌性肺炎患者抗真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抗感染药学,2017,14(08):1492-1494.

论文作者:唐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真菌性肺炎患者抗真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分析论文_唐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