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龙

探究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龙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 陇西县永吉乡卫生院 748100

摘要:目的 研究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中药调剂处方资料,参考中医药基本知识理论,总结对处方进行分析的临床价值。结果: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可以规范处方的书写、减少重复或错误用药、避免中药配伍禁忌、核实用药剂量与用法等,能够有效为下一步的药品调剂工作做好准备。结论: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有效减少人为用药错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医院药学管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调剂;处方分析;应用

1 引言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开具的处方药物,将饮片或制剂调配成方剂供患者治疗应用的操作过程,一般包括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和发药等过程。中药调剂属于临用时调配,根据患者病情使用药物,即“问病卖药”,所以要求调剂人员有较高水平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中药调剂工作的范畴包括处方、调剂用药的供应、配方的基本知识以及中药房结构管理。根据中药调剂的流程可以看出,要想做好中药调剂首先要分析处方的合理性,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处方是否合理,在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本文对我院的中药处方进行了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5年1月 ~ 2017年 7月期间开具的中药处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中医药基本知识理论,多角度分析并总结对处方进行分析在中药调剂工作中的临床价值。

3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应用处方药分析可以详细分析医师开具处方的合理性,与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核对,同时还能发现书写的处方中出现的错别字、药物用量的漏洞等问题。总的来讲就是应用处方分析可以规范处方的书写、减少重复或错误用药、避免中药配伍禁忌、核实用药剂量与用法等,能够有效为下一步的药品调剂工作做好准备。

4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和保健,再加上西医上各种药物过敏、开错药、治死人等事件的发生,使人们逐渐看重中药和中医的作用。但中药与西药不同,见效慢,而且需要医生有高深的中药学知识和中医理论知识,否则容易出现开错药或药不对症的情况。而近年来国内屡屡发生由于用药不当引发医患纠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更加重视中药的开具。所以中药的调剂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看,对处方进行处方分析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加强处方书写的规范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处方分析要求中药调剂人员对中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核对,包括核对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等;同时还要核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晰正确,减少漏项或错误的出现;对处方中的药物、药味、剂量、用法和用量等进行详细的审查,查看是否存在字迹不清、漏写用药方式或剂量超出正常量等问题,尤其是对儿童和年老体弱患者开具的处方要更加详细的分析,如果发现此种问题要及时与医师沟通,如白芷与白芍、茱萸与吴茱萸等都容易写错,给疾病治疗带来严重后果,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最后还要观察处方中的药物调剂室是否齐全,如果不齐全要尽快采购或从其他药房调配。

第二,避免中成药的配伍禁忌。通过处方分析可以得知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药方中是否有按规定不允许开具的药品存在;分析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查看药师是否严格按照中药配伍规范进行的开方;如果发现处方中存在配伍禁忌或不应开具的药品,调剂人员应拒绝调配,并及时与开具处方的医师联系,询问处方是否必须这么开;要特别注意儿童、妊娠妇女、老年人群、体质弱患者的用药安全。另外,还要查看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 “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 “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第三,检查处方中中药的计量和用法。药物的剂量对疾病的治疗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中药来说,很多中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合理配伍或者合理的剂量这种毒性不会变现出来,一旦剂量不准确,或超出正常范围,很容易使服药患者中毒,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药量过小则会使药物本身的效果显现不出来,达不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处方分析的应用价值之一就是查看中药的用量是否合理。尤其是对儿童、妊娠妇女、老年人群、体质特殊的患者来说,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同,因此用药时要严格按照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进行药量定量,或者刚开始时使用较小的剂量探查患者的耐受度,耐受度好的患者可以酌情增加用药剂量。另外,中药的具体用法也会对临床治疗效果和毒性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乌头、附子、巴豆、夹竹桃等中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际应用中的安全使用窗较窄,乌头和附子在使用前要先煎;巴豆过量会使人拉肚子,甚至虚脱致死;苏木具有活血的功效,用量过大可能导致内出血;麝香具有活血的作用,但是用于孕妇可导致流产等。在临用药前对处方进行分析,仔细查看各种中药的剂量和用药方法,特别是对具有毒性或使用限制的药物,做到“四查十对”,而且要保证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嘱托进行服药,不可擅自更改处方上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法。

第四,为中药调剂做准备。因为很多中药需要经过炮制之后才能使用,而且为了适合大多数患者的体质,很多药物的药性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或改变,以提高治疗效果或减毒增效。比如麻黄,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等,而做成蜜麻黄后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的功效,用以宣肺平喘止咳。因此经过处方分析,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炮制,改善药物的性味和毒性,提高治疗效果。

5结语

总之,中药调剂工作在进行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处方分析工作则是保证中药调剂顺利进行的关键,可以规范处方的书写、减少重复或错误用药、避免中药配伍禁忌、核实用药剂量与用法等,为下一步的药品调剂工作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邱闯.中药调剂处方分析价值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4):138-139.

[2]程靓.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价值探讨[J].北方药学,2016,13(12):151.

论文作者:李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探究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