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领导日程,古人也有套路论文

打听领导日程,古人也有套路

◇邓苗苗

古代官场十分复杂,暗里横生的藤蔓枝条错综相连,有人想迅速地不断地往上爬,免不了钻营取巧。打探领导的日常安排,再从中细细谋划,于合适的时机出现在领导面前,才有机会达到自身目的,实在不行,刷刷存在感和好感度也似乎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不管是历史,还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通过打听领导日程、成功套路领导,走上人生巅峰的例子。今人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哂然一笑时想必也会有所思考。

7.2.9霉心病①选栽优良抗病品种,从根本上杜绝发病。②由于病源菌在果心寄居,发病缓慢,易被忽视,对北斗、富士、红星等易感病品种从花期前后即着手进行预防,收效甚好。花前喷布多抗霉素300倍液、异菌脲1 500倍,花后喷布菌毒清300倍或双乙酸钠600~800倍液。果实发育期应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选用菌必净、甲托等药剂定期喷施。注意萼洼部一定要着药。③多保留萼洼部朝下的果实,疏除萼洼朝上生长的幼果。采收后在低温下贮藏可抑制发病。

不打无准备的仗

热播宫斗剧《如懿传》中有这样的情节。皇后富察·琅嬅安排自己的宫女莲心与养心殿副总管、乾隆皇帝的贴身太监王钦对食,以便打听乾隆的动向,伺机迎合讨好他,谋取自己的利益,走了一步好棋。不过最后王钦没什么好下场。

当然了,打听他人日程除了后宫的博弈,“高手”其实在民间。《金瓶梅》中西门庆借着京中人脉打听到太师蔡京的义子、新科状元蔡蕴的回乡路线,精心设宴笼络,并“借”了不少盘缠给他,两人迅速建立起了“友谊”。当蔡蕴被点为两淮巡盐御史后,西门庆便能够比一般商人早一个月掣取三万盐引行市,获利十倍之多。再往后,西门庆更是顺利攀上了蔡京这条线,成为他另一个义子,甚至还进宫觐见了皇帝。

声东击西是朝廷对付地方官的良招,让人摸不清虚实最为有效,一方面不知道钦差的真实目标,日程无法掌控;另一方面实际被盯上的人无从准备,措手不及之下暴露的问题才更真实。但即便如此,人和制度不变,也终究治标不治本。只要钦差不清,管他上谕如何故弄玄虚,总能和地方勾结在一起瞒天过海。

当皇帝离开深宫,各级官员把握好机会可以在皇帝面前刷刷存在感,就算不能升官,也能混个眼熟,说不定哪一天皇帝就想起来了呢。

只有进行了浅阅读,我们才能了解这本书或材料是否是我们所需要的,或者喜欢阅读的,以此来取舍。所以,其筛选功能毋庸置疑。譬如,对于娱乐性新闻或者生活小知识,了解即可,完全没有必要深阅读。但是功利性阅读,你想不深入还不行。

据传,乾隆年间,江苏泗阳县令国泰和那时大多数的官员一样,时常主动给和珅送礼,透过这层关系,得知乾隆即将南巡。按照惯例,乾隆肯定会去泰山祭天,再往江南走,很可能会经过泗阳县。在和珅的指点下,国泰脑筋一转,立即集资,召集大批能工巧匠,迅速在泗阳给乾隆建造了一座行宫。

乾隆果然来到了泗阳县,并惊喜地看到一座不算华丽,但胜在营造巧妙、布置精致的行宫。乾隆住得身心舒畅,大悦,一道圣旨下来就将国泰擢升为道台。

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在三尺讲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就要研究教学用语,课堂教学过渡语就是教学语言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这朵浪花,虽然小,但它的功能却不小,每一位教师应做到会用、善用课堂教学过渡语。怎样才能做到会用、善用教学过渡语呢?

除了为自己捞取好处,打听领导日程还有很多目的,行刺就是最极端的一种。

以治水为中心,实现绿色经济转型的策略与措施:1) 综合开发水力资源,带动水保产业发展。2) 以治水带动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很大。3) 在6~7月主汛期,全面提高绿色覆盖率,禁止地表裸露。4) 治水与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退田还湖,发展湿地产业、避洪农业等,巩固治水成果。

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在《钦差大臣》中描绘了一个荒诞幽默的故事,市长通过密探得知了钦差大臣即将私访的消息,立马开始了他的部署:邮政局长要抽查所有经过他手的信笺,看看是否有人检举揭发;法官要把法院前厅中的鹅赶走并取走在审判大厅中晾晒的旧衣服;学校要检查教师的仪表;福利院的督察要为病人做一些干净的帽子;市政工作要做好,清扫街道,拆除破旧的栅栏……安排得明明白白、面面俱到。

套路与反套路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皇帝遥不可及,但皇帝派出巡察的钦差大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皇帝的意志。所以,每当有钦差大臣巡察的消息传出,地方上的人总会出于各种目的,根据钦差大臣的日程使出各种手段,其他国家也不例外。

公元前219年,欲报国仇的韩国世家子弟张良得知了秦始皇东巡的消息,探听到河南阳武县是他的必经之地,便带着一名扛着大铁锤的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准备伺机用巨大的铁锤击打他的车驾。如张良所料,秦始皇一路行至博浪沙,只是他早有防备,随行多辆副车都与其座驾一模一样,无从辨别,张良犹豫之下只击中了一辆副车,刺杀失败。

欧拉iQ高续航版也在车展现场上市,其综合续航里程达401公里,不同配置车型补贴后售价分别为9.28万元、9.98万元和10.88万元。与此同时,欧拉还对外发布了汽车新零售平台“欧拉ORA”超级APP。“欧拉ORA”超级APP可实现线上下单功能,资讯、话题和社区等线性连接功能,与欧拉粉丝建立起立体连接。

只可惜,对自己所掌握的钦差大臣日程过于自信,市长误把穷困潦倒、流落此地的赫列斯达可夫当成了钦差大臣,好好招待巴结了一番,还把女儿许配给他,被骗得个底儿掉。真相揭穿后,市长与众官员正是一脸懵时,真正的钦差大臣来了。

通过近三天认真细致的审核,专家组认为,泸天化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工艺严谨,产品质量可靠,尿素、螯合钾锌等增值尿素生产全过程均对有害物质实施了有效控制,符合HQC《环保生态肥料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并对产品进行了抽样封存,将样品寄到四川省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各项重金属及缩二脲指标合格,符合国家环保生态肥料产品的标准和要求,将授予泸天化“国家环保生态肥料产品认证企业”称号。

下面有套路,上头自然也会反套路。《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讲到,刘中丞接到密报称朝廷钦派了两名大员,赴往最近并无什么案子的福建。刘中丞正在思考朝廷此举何意时,一个军机章京出身、颇有经验的臬台一语道破玄机:“只怕查的不是福建。向来简放钦差,查办的是山东,上谕上一定说是山西,好叫人不防备;等到到了山东,这钦差可就不走了。”

西门庆一个小小的暴发户都能通过打听状元的行踪,一步一步往上爬,更别说直接从皇帝的日程着手了。作为全天下最大的“领导”,皇帝稍不留心,就会被身边人套路,这也算是变相的“信息战”,掌握了关键的信息,才容易取得胜利。

不过这也引出一个疑问:地方官员如此行事,上面的人会不知道吗?

花式利用领导日程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有官员为了讨好巴结上级,在不便直接打听上级鞋码的情况下,居然想出了打听上级日程,在上级路过之处“撒灰取鞋样”的法子,将合脚的鞋子做了出来送到上级面前,怒刷了一波好感度。

如果说“撒灰取鞋样”的做法还只是“别出心裁”,令人意想不到,明朝一个叫刘睿的小官的行为则是让人不齿了。

刘睿任吏科都给事中时,朝中最有权势的是宦官王振,大小官员都上赶着巴结。如何在这群官员中凸显出来呢?刘睿想了个办法,分为两步,一是接近王振,二是通过某种举动吸引王振的关注。

要想接近王振,首先就要对王振的日程了如指掌,这对刘睿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打听到王振的日程后,刘睿提早在路边等着,一见到王振的车驾出现,立刻就“嘭”的一声跪下了,动静之大,引起了王振的注意。王振惊讶之余十分开心,觉得此人对他格外敬重,大加赏识,不久就将其提升为户部左侍郎,后来又升为户部尚书。这种靠着无耻献媚行径升官的事,毫无底线,可偏偏就有很多人效仿,纷纷打听王振的具体日程,早早地跪在路边,竟大多也成功地升了官,荒唐至极。

还有一种常用操作就是放低身段结交巴结官员的身边人,尤其是贴身奴仆,他们毕竟掌握着主人日程的“第一手资料”。这与普通的贿赂收买不同,在阶级界限森严的古代社会,这样不走心的结交显得更加无底线。

晚清官员张集馨在自叙年谱《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对当时的官场有详尽的记载,揭露了官场方方面面的腌臜之事。据张集馨所述,陕甘总督乐斌手下有一个叫章桂文的代理知府,与乐斌的仆人陈二结为了兄弟,还让妻子收乐斌的一名女仆为义女。其中用意可想而知,章桂文无非就是想利用这层关系,打听乐斌的日常安排,方便自己行事。在张集馨看来,章桂文此人“卑鄙无耻”,不屑与之为伍。

但值得庆幸的是,除了那些费尽心思,无孔不入地打探领导日程的官员,像张集馨这样揭露批判官场鬼蜮情形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所作为,以清濯污,坚守着自己的为官之道。

(摘自《廉政瞭望》)

标签:;  ;  ;  

打听领导日程,古人也有套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