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价值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价值观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价值观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概念的形成和推开在国际上是80年代下半期以来的事情,90年代得到中国的重视。目前在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力量已经先行一步,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思考尚未充分展开。面对中国90年代更为艰巨的发展使命,我们既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略,同时也要阐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底蕴。故此,本文拟就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价值观问题作一审视。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价值观

从字面上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注意可持续性,防止不可持续性,但其根本要义是要求人们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观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人统治自然为主导的发展观。从历史上说,人的自我中心化是人类早期发展的重要特征。原始人把对心灵现象的自我意识“移情”于外部世界,从而形成了“万物有灵论”观念。这显然是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把内在尺度外向投射给一切可能事物的结果。这种原始的自我中心化通过自我意识必然积淀为哲学观念。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名言。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标志着人的自我中心化结构的自觉强化。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取向不仅是反击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武器,也是以人为尺度征服自然界的理性立场的合法性依据。例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在《自然体系》中就提出:“人必须使自己成为全部自然界的中心;事实上他只能按自己的感受来判断事物;他只爱自以为对他生存有利的东西;他必然恨和惧怕一切使他受苦之物;……人类必然确信整个大自然系为他而造,自然界在完成它的全部业绩时心目中只有人,或不如说,听命于大自然的强大因果在宇宙中产生的一切作用都是针对人的。”〔1 〕整个西方近现代文化就是以这种人的自我中心化为基本取向展开的,无论是对自然的驾驭和支配,还是对异族文明的征服和同化,都体现着这一主旋律,它构成了传统发展观的基本内核。

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人统治自然为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及其传统发展观是人类对自然作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思想总结,也是一种推动力量,它指导了人类改造自然并取得胜利的成果,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 〕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人统治自然为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及其发展观,其负面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惨痛的:它不断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从而出现危机形势。如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地球臭氧层变薄,有毒化学品危害加剧,酸雨污染日趋严重,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林地、草地、耕地锐减,废水、废气、废物泛滥,人口剧增,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正像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说的那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能够不仅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从来没有整个海洋面临中毒的问题。由于人类贪婪或疏忽,整个空间可突然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从未有开采矿山如此凶猛,控得大地满目疮痍,从未有过让头发喷雾剂使臭氧层消耗殆尽,还有热污染造成对全球气候的威胁。”〔3〕

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空前巨大的成就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空前严重的危机令人困惑地纠缠在一起,向传统的发展观提出挑战,引起人们的严重忧虑和深沉思索,向人们提出严肃紧迫而又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可持续发展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生态学原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勿庸置疑,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笔者认为,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人的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人类不仅要有理性还要有情感。情感是人对自身需要与对象之间关系的直接体验,它起着理性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生活的必要部分。如果片面强调和夸大理性的作用,就可能导致自然界的毁坏。因为理性并非是人类唯一重要的思维活动,当它们脱离情感因素的作用时常常是不可靠的。爱、畏惧、责任感和道德感等情感因素,能使人处在警觉状态,作出保护性反应。当然,并非一切情感都有用,理性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鉴别和选择它们。只有理性和情感的充分合作,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2.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的统一

人际道德是指人与人的道德关系,生态道德是指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以自然界为中介折射出人与人的道德关系。自然界的系统性表明,人对自然界的行为如果造成任何局部环境的破坏,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地球环境的恶化,失去平衡的自然界就会对人类进行各种形式的报复。人如何对待自然界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一定的个体或群体对自然界的不道德就是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不道德,也就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人对自然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另一方面,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也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人的不道德行为往往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首先是非正义战争,它使地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军备竞赛也消耗大量的自然财富以及一些非常稀缺的资源。其次是殖民主义者的掠夺和吞并行为,它给土地、森林和自然资源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

3.人的进化与自然的进化的统一

人的进化与自然的进化的统一,即是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它强调了人(社会)同自然的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和相互合作。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道德关系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实现,而且也是生态规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反映和客观要求。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就必须在人类社会生产中考虑生态因素,克服以单一的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经济学模式,建立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把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解决自然的需求(获得“最大的保护”)和人的需求(获得“最大生产量”)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为任务;它既强调经济规律又强调生态规律,把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统一起来。借助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人类能够处理好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建设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关系,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科学技术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桥梁,它驾驭自然力为社会作出了杰出贡献,人类以能够创造和拥有科学技术为骄傲。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它运用于战争的危险性、毁坏生态过程的危险性也日益增加。为此,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出现了观点相悖的“乐观派”和“悲观派”。我们认为,问题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人类对它的应用,盲目地发展科学技术或停止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错误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取决于人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取决于人的发展和完善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的统一,这种统一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说过,科学活动属于“发展不追求任何直接实践目的的人的能力和社会的潜力”〔4〕的活动,科学的真正本质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为人有效地适应新环境开辟巨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作用。人类应该承担起调节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责任,把科学技术的以功利因素为核心的经济价值转向以道德因素为核心的文化价值,恢复为了真善美行使科学权力的理智,增强运用技术的道德和良知。我们必须对科学技术进行新的评价,不仅考虑效益因素,还要考虑生态因素和道德因素,以克服其负价值效应。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人与社会关系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价值观

1.平等发展价值观

作为整体范围的人类,是由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属性组成的人群共同体组成的庞大系统。从共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组成的,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世代延续的代际人群有机体组成的,本代人是在前代人遗留下来的既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开始生存与发展的,又给后代人留下他们必须接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论是共时性人类群体,还是历时性人类群体,在满足本群体的需要的同时,都担负着限制自己的需求而减少和避免为他人留下障碍和陷阱的责任。这里,限制是手段,满足其共时性和历时性人类群体的需要是目的,二者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解决二者辩证关系的原则就是人类平等相处的价值观,包括同代持续发展价值观和世代持续发展价值观。

同代持续发展价值观,是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在人口增殖、利用资源和环境进行生产时,建构社会关系环境时,最基本的要求是不危及其他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能够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时链的角度,如果每个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都能以和谐相处、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价值观指导其生存和发展,就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共时性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平等价值观,要求任何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注意维护弱发展地区和国家的需求,这有两层含义。其一,在“只有一个”的地球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没有无限的发展自山,都必须以不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危害作为保证。在环境和资源都有限的前提下,任何一个自由主义的发展行动都可能对周围产生不可低估的副作用。在持续发展问题上讲代内平等,就是在一个国家内,地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在国际范围内,国家利益必须服从全球利益。其二,整体发展的关键是要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穷富两极分化、全球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起因,有富裕者为求最大利润和奢侈享受而滥用资源,也有贫困地区为求温饱而不得不掠夺性利用资源。所以,只有采取资源环境公正配置的原则,缩小穷富两极分化,才可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世代持续发展的平等价值观,是指当代人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利用数额的责任。因为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代际分配中,本代人同后代人相比,处于一种唯一和无竞争的地位,后代人只能接受其前辈遗留下来的既成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环境。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本代人利用了,下代人就无法利用。如果本代人在利用资源的时候,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对后代人造成遗患,或者由于过量开采而剥夺了后代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对他们的生存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消极影响。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如果由于本代人在利用其可再生资源时采用不适当的方式,破坏了可再生资源持续繁衍和成长的条件,也会对后代人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后代人只好先吞下前人留下的“苦果”。这些“苦果”可能会在后来的治理中得到消除(尽管付出沉重的代价),而有些却无法加以解决。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世代平等发展的价值观。

2.协调发展价值观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发展应包括两个基本方向的思考:一个方向是经济的发展要考虑与文化、政治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当今的发展必须考虑自然系统支持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就是说,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应是“自然——经济——社会”三维系统的高度整合。可持续发展观视人类社会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其核心思想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而不能顾此失彼。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和推开表明,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或发展观已经要求实现工业革命以来第二次重要的飞跃。第一次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观转变为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发展的内涵被扩展到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发展。这种意义上的发展观在涉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上有很大扩充,进步意义必须肯定,但仍然暗含了以往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即为了达到发展的目标,有时可以不惜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因此这样的发展思路仍然是有严重缺陷的,这就要求有第二次飞跃,即当今从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它要求摒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切短视眼光,追求人类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无疑,只有既包含社会综合发展又包含自然持续发展的协调发展才真正对人类有意义。

归根结底,“自然——经济——社会”三维系统高度整合的协调发展就是“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高度整合与协调。社会发展不能没有物质丰富性的占有,但又不能只有物质丰富性的占有。马克思说过:“对于不希望把自己当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说来,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性比面包还重要。”〔5〕社会发展是综合的、多指标的概念。 社会健康发展并不能仅靠经济的单一发展来保证,而有赖于各方面的相互支持和协调配合。社会发展不能简单地和物质(经济)的发展划等号。就社会发展来说,“人”的生产更根本,“物”的生产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人的生产。可是工业文明时代,刚好遗忘的是“人”的生产,忽略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信仰的只是GNP(国民总产值)。 人们只追求实用的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不顾一切地片面发展经济,结果导致整个社会的畸形发展。对人的终极关怀是物质上的富有不能完成的,我们必须真切地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价值性,加强对社会发展的道德关怀和人文思考,确立和维护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和人文品格以及质量,重新确定社会发展的内涵。

3.制度发展价值观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是推动该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力量。很难相信,没有政府部门的鼎立提倡和身体力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会自发地运行起来。而政府行为是由其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的。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也蕴含着制度发展价值观。而西方学者往往从“技术批判”走向了“道德的义愤”,从而回避了对技术背后的社会制度的批判。技术本身不具有自主性、自律性。“说技术具有一种独立的、对人常常是有害的势力,这种哲学我们认为是用人的欲望来解释技术,是对责任的逃避。”〔6〕技术是中性的。只有不合理的制度, 没有不合理的技术。造成社会发展价值向度偏离的,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技术背后的社会建制。是资本主义制度逼迫“科学通过机器的构造驱使那些没有生命的机器肢体有目的地作为自动机来运转。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己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7〕显然,归正社会发展价值向度,仅仅批判技术异化, “发泄高尚的义愤”(恩格斯语)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进行制度批判,从根本上否定私有制社会,建立共产主义。因为只有共产主义才为人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协调一致创造了前提,才为个体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才为社会发展系统的最佳功能耦合建立了保证。只有超越不合理的社会建制,才能从根本上超越社会发展价值向度的偏离和社会发展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奴役,才能增强社会发展的主体性效应,遏制住主体性效应和非主体效应的严重冲突,从而归正社会发展的价值向度。对此,马克思在19世纪就充满信心。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以突出形式在肯定意义上摘录了这样一段话:“人类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和不知所措了。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单纯追求财富不是人类最终的命运,……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史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形式上的复活。”(着重号为马克思所加)

注释:

〔1〕狄特富尔特等:《人与自然》,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1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3〕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1年版, 第18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21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18页。

〔6〕萨克塞:《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08页。

标签:;  ;  ;  ;  ;  ;  ;  

价值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