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生肌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养阴生肌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一、养阴生肌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何霞[1](2021)在《清胃愈疡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导师林敏主任医师自拟经验方清胃愈疡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观察,探讨该经验方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同时结合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与思考,为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林敏主任专家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除去脱落及剔除病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予以清胃愈疡汤口服;对照组32例,予以康复新液及胸腺肽肠溶胶囊口服,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及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溃疡愈合时间及溃疡疼痛指数等指标,并在疗程结束3个月后观察两组中临床痊愈及显效患者的复发情况。在观察结束后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1.症状积分比较: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有减少(p<0.01),即两组之治疗均有效;各症状单项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各主症及次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减少(p<0.05),即清胃愈疡汤对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确有疗效;而治疗后对照组在口臭及脘腹胀满方面较治疗前积分无明显变化,而其余主症、次症积分均有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较,治疗组在缓解溃疡面积、充血、疼痛感、口干、口臭、脘腹胀满效果较对照组更佳(p<0.05),而在溃疡数目、大便症状的改变方面,两组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2.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其中痊愈6人,显效16人,有效6人,无效1人;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8.1%,其中痊愈3人,显效10人,有效12人,无效7人;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p<0.05)有差异性,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3.局部病损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溃疡期均有缩短,P<0.05,即两组在加快溃疡愈合方面均有疗效,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在治疗后均有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局部病损有效率为93.3%,其中显效15人,有效13人,无效2人;对照组为71.9%,其中显效13人,有效10人,无效9人;两组患者治疗后局部病损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局部病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4.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临床痊愈及显效的患者,其中治疗组随访人数22人,复发患者3人,复发率为13.6%;对照组复发率为46.2%,随访人数13人,复发患者6人,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p<0.05,两组复发情况具有差异性,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胃愈疡汤在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患者的症状方面安全有效,并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罗茫[2](2020)在《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实热证型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复发性口疮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口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局部涂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热解毒汤,7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随访半年。观察比较两组1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症候体征、疼痛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对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实验组的临床疗效(96.67%)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1个疗程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实验组的中医症候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中医症候体征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在改善溃疡数目、大小、充血、烧灼感方面疗效无明显差异,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改善溃疡渗出及水肿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均可减轻疼痛,但两者减轻疼痛效果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的临床疗效(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1)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实热证型,短期可改善复发性口疮患者的中医症候体征,尤其在改善溃疡渗出、水肿程度及次症方面疗效突出。(2)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实热证型长期疗效较好,可延长溃疡的间歇期和(或)减少溃疡的数目,一定程度上减轻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3)养血清热解毒汤临床应用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杨海涛[3](2020)在《清疮饮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导师自拟清疮饮方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康复新液治疗进行对照研究,探讨中医药疗法在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上的效果及预后评价。为临床推广使用本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指导。方法:将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4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中药汤剂清疮饮方口服治疗,每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每次200ml;对照组予以康复新液,口中含漱10min,每次10ml,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期间,治疗组2例患者用药有中断予以剔除;对照组1例患者自行退出,2例患者私自服用其他治疗本病药物,予以剔除。通过观察两组平均溃疡面愈合时间,口腔局部病损积分,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安全性等指标,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统一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及等级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年龄、性别、分型构成、平均病程等方面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平均溃疡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均能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局部病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统计学有差异(P<0.05),且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溃疡数目、溃疡疼痛积分下降更明显,统计学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均能治疗局部病损症状,但试验组在治疗溃疡数目、溃疡疼痛的疗效上优于对照组。(4)中医症状评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统计学有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在治疗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口苦、恶心呕吐方面有差异(P<0.05),其余症状无差异(P>0.05)。且两组间各单项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治疗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5)临床总疗效比较:局部病损总有效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3%和82.76%,统计学无差异(P>0.05);中医症状总有效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3%和65.52%,统计学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患者局部病损上疗效相当,试验组在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上优于对照组。(6)复发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38%和54.55%,统计学有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治疗本病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疮饮方在治疗本病时不仅能减轻或治愈患者的局部病损症状,又能明显缓解或治愈患者的全身症状,并能很好的控制复发情况。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以推广使用。

李振华,李保双,任顺平[4](2020)在《口疮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文中研究表明《口疮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口疮相关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并结合专家经验制定,目的是对中医学治疗口疮的方法与措施归纳总结并进行合理评价,加以推广,为具有中医学执业资格的医生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社会医疗决策者及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振华,李保双,刘启泉,唐旭东,温艳东,王凤云,王萍,卞立群,赵迎盼,张北华,吕林[5](2019)在《消化系统常见病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文中提出2018年9月13日在重庆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指南第三次专家论证会形成《消化系统常见病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终稿。前期编写、修改流程见参考文献[1-2]。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名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一种好发于唇、舌、颊和软腭等部位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常伴有自

姜珊[6](2019)在《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及优势。方法: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选取70例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中3名患儿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对照组中2名患儿罹患他病,1名患儿因个人原因退出本研究,以上皆视为脱落病例。最终观察对象: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共64例。两组均给予中医常规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及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泻黄温胆汤。两组均以5天为一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局部、全身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两组受试者中临床有效病例的复发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分析:局部症状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84.4%,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症状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65.6%,二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对于局部症状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相当,而其对于全身症状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局部症状分析:经组内比较,发现两组各项局部症状较治疗前相比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发现两组在溃疡面积、溃疡个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充血情况、水肿情况、溃疡疼痛、烧灼感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在缩小溃疡面积、减少溃疡个数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另几种局部症状的治疗,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全身症状分析:经组内比较,试验组各项全身症状积分较治疗前相比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较前相比,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经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全身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较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复发情况分析:两组溃疡局部症状临床有效病例复发情况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3个月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5.安全性分析:两组均未见过敏、中毒等其他不良反应的病例出现,亦不存在任何不良事件。结论:1.泻黄温胆汤对于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全身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2.泻黄温胆汤对于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溃疡充血、水肿、疼痛和烧灼感这几种局部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可有效地降低复发率。3.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临床应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范志龙[7](2019)在《愈口宁及其清热解毒拆方对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疮大鼠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明显的局部疼痛是本病的显着特点[1]。目前,RAU的治疗以对症治疗(局部抗炎止痛+全身免疫调节)为主。金霉素等常用局部涂敷或含漱剂可产生牙齿着色、舌苔变黑、味觉异常等副作用;激素和免疫增强剂不仅易出现皮质功能亢进症、骨质疏松等严重副作用,且又不能阻止本病的复发。因此,RAU仍是目前口腔难治疾病之一,积极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对RAU患者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愈口宁及其清热解毒拆方对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疮大鼠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方法:1.运用免疫法诱导联合模具激怒、高脂辛辣饮食制备40只RAU(心脾积热证)SD大鼠口腔溃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连续14天分别灌以愈口宁、清热解毒拆方、盐酸左旋咪唑、生理盐水。检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光镜观察溃疡黏膜组织病理变化。2.运用免疫法诱导联合模具激怒、高脂辛辣饮食制备40只RAU(心脾积热证)SD大鼠口腔溃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连续14天分别灌以愈口宁、清热解毒拆方、盐酸左旋咪唑、生理盐水。分别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上清液EGF、TGF-β水平;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 信号通路 PI3K、p-PI3K、Akt、p-Akt、NF-κ B 的表达;研究结果:1.通过大鼠口腔溃疡形态学比较,较于生理盐水组,愈口宁、清热解毒拆方、盐酸左旋咪唑能促进RAU(心脾积热证)溃疡愈合。2.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比较生理盐水组、愈口宁组、清热解毒拆方组、左旋咪唑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愈口宁组、清热解毒拆方组、左旋咪唑组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显着降低(P<0.05)。3.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愈口宁组、清热解毒拆方组、左旋咪唑组EGF水平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PI3K、p-PI3K、Akt、p-Akt、NF-κB表达水平上升。研究结论:1.愈口宁可以调节RAU(心脾积热证)免疫功能,该作用可能是愈口宁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的重要作用机制。2.愈口宁及其清热解毒拆方通过调控EGF,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免疫功能,促进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疮愈合,减少溃疡复发。

杜娟,夏晓彤,马皖婷,裴思思,刘梦桃,张庆鸿[8](2019)在《中药药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发病率高达20%左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特征为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溃疡灼痛明显,无其他疾病特征。一般出现在唇,颊,舌,软腭等角化较差的部位,多与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感染、遗传、免疫功能异常、消化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以热毒为主,内因多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事劳倦所致。本综述旨在对目前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治疗的常见且效佳的中药药膜作一简要阐述。

朱康徐[9](2020)在《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IL-17、IL-23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预试验验证免疫法制作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的方法;(2)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养阴清热1号方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机体的疗效及作用机理;(3)结合症状,进一步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中IL-17/IL-23的含量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养阴清热1号方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作用机制。方法(1)将购进的60只大鼠用随机数方法分为6组,其中1组大鼠共10只用于制备抗原乳化液,预试验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正常组各10只,雌雄对半。为方便取材以及造模,所有大鼠喂养至体重200±20g。(2)参考文献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复发型口腔溃疡大鼠模型,预试验成功后,对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正常组大鼠采取同样的造模方法。给药按照中药组生药18.23g/Kg/d;西药组维生素B12 54mg/Kg/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做干预;保证各组灌胃和造模时间相同;(3)观察各组大鼠造模以及治疗前后的饮水进食情况以及一般状态。(4)规范按照试剂盒使用方法检测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的血清IL-17/IL-23含量;(5)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预试验结果:预试验大鼠在第二次进行抗原乳化液注射后,逐渐出现食欲不振,活动量减少,目光呆滞的症状,饮水以及进食量下降,在完成抗原乳化液注射后,10只大鼠口腔均出现黏膜溃疡,数量及大小不等,大的直径约0.2cm,多位于口底,溃疡呈现浑浊的乳白色,附着有食物残渣,与周围界限不清;小的如针尖大小,颜色为白色,与正常黏膜界限明显。请专业口腔科医生进行诊视,确诊口腔溃疡。因此判定造模成功,该造模方法可靠。(2)各组与正常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说明造模成功且治疗后大鼠未恢复正常状态;维生素B12组、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01),可表明阳性对照药物和养阴清热1号方可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炎症反应,治疗有效;维生素B12组与中药组相比无差异(*P>0.05),可认为维生素B12和养阴清热1号方疗效相当。(3)在造模前,各组大鼠进食饮水量基本相同,精神状态佳,进行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其余三组大鼠均出现进食量以及饮水量减少,在给药治疗后,西药组与中药组大鼠进食量以及饮水量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1)通过免疫法可以成功制备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且成功率较高,但是操作较为复杂。(2)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外周血中IL-17、IL-23的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升高,这可能是溃疡发生的一个原因。(3)养阴清热1号方可以显着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症状,并且可能是通过降低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外周血中IL-17、IL-23的相对表达量,抑制炎症反应。

胡永寿,李喜香,刘军刚[10](2019)在《养阴生肌散(膜)局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养阴生肌散(膜)局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7年第5期)、Pub Med、PMC、Medline、EMBASE、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收集养阴生肌散(膜)局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文献。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 1. 0版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 3软件对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采用ITC软件对养阴生肌散与养阴生肌膜进行疗效间接比较。结果:纳入11篇临床研究文献,包括1 8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养阴生肌散(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OR=5. 22,95%CI:3. 93~6. 93,P <0. 000 01),亚组分析显示养阴生肌散与养阴生肌膜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组(OR=5. 08,95%CI:3. 63~7. 10,P <0. 000 01与OR=6. 67,95%CI:3. 82~11. 66,P <0. 000 01),间接比较结果显示养阴生肌膜治疗ROU的总有效率优于养阴生肌散(P=0. 009)。未查及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养阴生肌散(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二、养阴生肌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阴生肌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清胃愈疡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评价标准
        2.4 安全性评价
        2.5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及分析
    1.病例纳入情况
    2.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2.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病程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症、次症评分比较
    3.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3.1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症状总疗效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比较
    4.两组局部病损疗效比较
    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6.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西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1.1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
        1.2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2.中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2.1 病名流溯
        2.2 病因病机
        2.3 现代中医学家对ROU的认识
    3.清胃愈疡汤的组方分析
        3.1 导师对ROU的认识
        3.2 清胃愈疡汤得组方分析
        3.3 单味药方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随机分组表
    临床病例观察表
    中医症状评分表
致谢

(2)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和脱落标准
    6 脱失病例的处理
    7 治疗方法
    8 观察
        8.1 疗效观察指标
        8.2 疗效评定标准
    9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临床资料统计
        1.1 两组性别的比较
        1.2 两组年龄的比较
        1.3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体征比较
        1.4 两组治疗前疼痛指数比较
    2 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
        2.1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差异
        2.2 两组治疗1个疗程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1个疗程前后各项中医症候体征比较
        2.4 两组治疗1个疗程前后的疼痛指数比较
    3 治疗3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
    4 不良反应情况
讨论
    1 复发性口疮的病因病机
        1.1 西医病因病机
        1.2 中医病因病机
    2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
    3 养血清热解毒汤组成及分析
    4 研究结果
    5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中西药局部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3)清疮饮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讨论
结语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口腔局部病损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附录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附录3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口疮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2 临床特点
    2.1 概述
    2.2 理化检查
        2.2.1 常规检查
        2.2.2 消化内镜检查
3 临床诊断
    3.1 中医诊断
        3.1.1 病名诊断
        3.1.2 证候诊断
        3.1.3 辨证问诊要素
    3.2 西医诊断
        3.2.1 报警症状
        3.2.2 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
        3.2.2. 1 复发性口腔溃疡
        3.2.2. 2 白塞病
        3.2.2. 3 克罗恩病
        3.2.2.4慢性黏膜创伤性溃疡
        3.2.2. 5 口腔恶性溃疡
        3.2.2. 6 口腔结核性溃疡
        3.2.2. 7 疱疹性口炎
        3.2.2. 9 其他
4 干预与管理
    4.1 中药内服治疗
        4.1.1 辨证论治
        4.1.2 辨病治疗
        4.1.3 对症治疗
        4.1.4 名医经验
        4.1.5 药对
        4.1.6临证要点
    4.2 中药局部治疗
        4.2.1 涂敷法
        4.2.2 含漱法
        4.2.3喷雾剂
    4.3 针灸治疗
        4.3.1 辨证治疗
        4.3.2 其他证型及对症治疗
        4.3.3 灸法
        4.3.4 临证要点
    4.4 穴位贴敷治疗
    4.5 耳针治疗
    4.6 点刺放血治疗
    4.7 穴位埋线治疗
    4.8 推拿治疗
        4.8.1指压法
        4.8.2按摩法
    4.9 调摄护理
        4.9.1 饮食
        4.9.2 生活
    4.1 0 随访

(5)消化系统常见病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论文提纲范文)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及定义
流行病学特征
诊断及特征
    1. 西医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诊断标准:
        1.1.2 附加标准:
        1.1.3 最特异性标准:
        1.2 辅助检查
        1.2.1 常规实验室检查:
        1.2.2 电子结肠镜、电子胃镜检查:
        1.3 鉴别诊断
        1.3.1 白塞(氏)病:
        1.3.2 慢性黏膜创伤性溃疡:
        1.3.3 口腔恶性溃疡:
        1.3.4 口腔结核性溃疡:
        1.3.5 疱疹性口炎:
    2. 中医辨证
        2.1辨证要点
        2.2分型
治疗
    1.治疗原则
    2.中医内治法
        2.1 胃火炽盛证
        2.1.1 治法:
        2.1.2 推荐汤剂:
        2.1.3 中成药牛黄清胃丸(推荐强度:
        2.2 心脾积热证
        2.2.1 治法:
        2.2.2 推荐汤剂:
        2.2.3 中成药
        2.2.3. 1 黄连上清丸(推荐强度:
        2.2.3. 2 双花百合片(推荐强度:
        2.3 阴虚火旺证
        2.3.1 治法:
        2.3.2 推荐方药:
        2.3.3 中成药
        2.3.3. 1 知柏地黄丸(推荐强度:
        2.3.3. 2 口炎清冲剂(推荐强度:
        2.4 寒热错杂证
        2.4.1 治法:
        2.4.2 推荐汤剂:
        2.5 脾虚阴火证
        2.5.1 治法:
        2.5.2 推荐汤剂:
        2.5.3 中成药:
    3. 外治法
        3.1 涂敷法
        3.1.1 养阴生肌散:
        3.1.2 冰硼散:
        3.1.3 西瓜霜:
        3.1.4 双料喉风散:
        3.1.5 锡类散:
        3.2 含漱法
        3.3 喷雾剂
        3.3.1 口腔炎喷雾剂:
        3.3.2 金喉健喷雾剂:
        3.4 针刺治疗
        3.4.1 胃火炽盛证:
        3.4.2 心脾积热证:
        3.4.3 阴虚火旺证:
        3.4.4 脾虚阴火证:
        3.4.5 其他证型及对症治疗:
        3.5 灸法
        3.6 穴位贴敷治疗
        3.7 耳穴治疗
        3.8 点刺放血治疗
        3.9 推拿治疗
        3.9.1 指压法:
        3.9.2 按摩法:
并发症预防
预防调摄
    1.口腔卫生
    2.合理膳食
    3.起居有度
    4. 调畅情志
    5. 调养结合

(6)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古代中医学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
        1.1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名的描述
        1.2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治疗的研究
    2.近现代中医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
        2.1 近现代中医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近现代中医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概况
    3.西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及研究
        3.1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概述
        3.2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3 西医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疗效观察
        2.4 安全性指标观察
        2.5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疗效分析
        3.3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立题依据
    2.导师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及治疗
    3.药物探析
        3.1 泻黄温胆汤方解析
        3.2 泻黄温胆汤中单味药物的古今论述
        3.3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与康复新液的选择
    4.结果分析
        4.1 基线分析
        4.2 总疗效分析
        4.3 治疗前后口腔局部症状积分比较情况分析
        4.4 治疗前后全身症状积分比较情况分析
        4.5 局部症状临床有效病例随访结果比较情况分析
        4.6 安全性分析
    5.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7)愈口宁及其清热解毒拆方对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疮大鼠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愈口宁及其清热解毒拆方对RAU(心脾积热证)大鼠溃疡形态学、病理学、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药品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方法
        2.研究结果
        3.结论
    实验二 愈口宁及其清热解毒拆方通过调控EGF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理机制及其清热解毒治法药物与免疫调节功能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药品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实验组、对照组血清TGF-β和EGF变化
        2.2 大鼠实验组、对照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变化
        3 结论
讨论
    1.传统医学对RAU的认知
    2.现代医学对RAU的认知
    3.愈口宁的研究
    4.RAU的相关因子
    5.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8)中药药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养阴生肌中药药膜
2 丹参中药药膜
3 肿痛安中药药膜
4 复方中药药膜
5 结语

(9)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IL-17、IL-23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序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
        1.1 心脾积热
        1.2 肝郁化火
        1.3 脾胃湿热
        1.4 肾阴亏虚
        1.5 脾胃虚弱
        1.6 气血亏虚
        2.传统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论治
        2.1 .心脾积热
        2.2 肝郁化火
        2.3 脾胃湿热
        2.4 肾阴亏虚
        2.5 脾胃虚弱
        2.6 气血亏虚
    二、当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与治疗
        1.当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论治
        2.针灸以及刺络放血等方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3.其他外治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现代研究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流行病学现状
        2.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学研究现状
        2.1 微量元素锌与维生素缺乏
        2.2 免疫功能紊乱
        2.3 精神因素
        2.4 口腔菌群变化、病毒感染等有关。
        2.5 消化道疾病
        3.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现状
        3.1 口服药物治疗
        3.2 局部用药
        4.IL-17、IL-23在复发性口腔溃疡领域中的研究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1 内容和目标
        1.1 研究内容
        1.2 目标
    2 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药物制备
        2.3 主要仪器及仪器情况
        2.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 方法
        3.1 预实验
        3.2 动物造模及分组
        3.3 样本采集
        3.4 样本检测方法
    4 统计分析
    5 结果
        5.1 ROU大鼠模型制备状况
        5.2 大鼠状态
        5.3 大鼠血清IL-17和IL-23含量的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养阴清热1号方的组方特点
    2.养阴清热1号方方中药物的药理作用
    3.养阴清热1号方对ROU大鼠血清中IL-17、IL-23 表达量的影响
    4 结论
    5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以养阴清热为中心的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养阴生肌散(膜)局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
    1.3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四、养阴生肌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清胃愈疡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霞.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罗茫.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清疮饮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D]. 杨海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4]口疮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J]. 李振华,李保双,任顺平. 中医杂志, 2020(03)
  • [5]消化系统常见病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 李振华,李保双,刘启泉,唐旭东,温艳东,王凤云,王萍,卞立群,赵迎盼,张北华,吕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1)
  • [6]泻黄温胆汤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D]. 姜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愈口宁及其清热解毒拆方对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疮大鼠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 范志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中药药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J]. 杜娟,夏晓彤,马皖婷,裴思思,刘梦桃,张庆鸿.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13)
  • [9]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IL-17、IL-23水平影响的研究[D]. 朱康徐.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养阴生肌散(膜)局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系统评价[J]. 胡永寿,李喜香,刘军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01)

标签:;  ;  ;  ;  ;  

养阴生肌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