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论文_王娴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论文_王娴

(昆明供电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65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用户对用电要求也逐渐严格。面对此种发展境况,电力系统亟需加快技术革新步伐。配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当前我国电力配网依然存在部分问题,信息并不对称,对此,相关电力部门应结合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详细分析智能配网的设计环节,以期为电力系统的改革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设计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在人们生活能源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为用户与电力系统搭建了连接的桥梁,可以有效保证电能的分配与供给。由此,电力企业应在合理规划配网的基础上,强化建设力度,优化基础结构,从而保证配网结构的实用性与智能性,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水平。

1.智能配电网基本原理

作为电力系统最后面向用户的用电环节,智能配电网应根据不同区域情况科学计算用电负荷量,并合理分配。家庭用电与工业用电存在较大差异,初期配电时,工作人员应合理分配电能,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控制配电负荷时还应遵循高级优先原则,安全追踪实际配电情况。

2.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体系组成

首先是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相较区域总电源系统,其输送范围较小,较短时间内便可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微电网与即插即用均属于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组成部分,微电网可以单独运行,但不能及时供电。相较其他用电模式,智能电网内部配电功能比较强大,稳定性较高,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次是用户入口体系,用户入口体系为电网与用户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借助此系统,用户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用电情况及用电价格,以便合理控制。同时,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此系统分析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每日的电力需求数值,明确用电高低值的出现时间,进而有效调控日常供电量。由此看出,用户入口体系可以宏观调控居民用电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电力公司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水平。最后是新技术体系,柔性配电技术、保护控制技术、高级配电自动化以及故障电流限制技术等均属于智能配电网的组成部分,其具备随插随用功能,利用IP技术保证接口的开放性,并采用标准化的通信服务与数据模型。柔性配电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私人订制的电力服务,且对电力质量要求较严格,在改进与更新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故障电流限制技术主要限制短路电流,有效保护电力设备,而保护控制技术则包括广域保护、自适应保护以及网络重构等方面。

3.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设计

3.1可视化

作为智能配电网的关键设计环节,可视化主要利用计算机系统在具体设备上显示配电网相关的数据信息,保证技术人员根据数据与图像情况进行合理操作。在可视化操作设计模式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中直接输入相关信息,并直接输出信息,确保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

3.2数据监控与采集

数据监控与采集工作的关键在于全程监控配电网运行过程,其类似于可视化环节,可以顺利解决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问题。为了在全部配电网中应用监控采集技术,工作人员还应在系统中引入光纤组网技术,以顺利整体监控配电网系统。一旦配电网设备出现故障问题,系统则会及时采集数据信息,并将其反映至工作人员,之后在科学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监控信息,找出故障具体位置,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自动化

配电网整体的自动化设计是决定电力行业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为了保证配电网各岗位适应当前的电力市场,其必须实现自动化设计,且主要包括用户自动化、运行自动化以及管理自动化等三个方面。一是用户自动化,在工作期间,操作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收集管理用户信息,并保证抄表工作的自动化。电力系统主要的经济来源则是向用户收取电费,且其主要依据为抄表过程,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建设水准。以往抄表工作需要较多工作人员,且操作效率较低,投入成本较大,甚至很容易出现抄表误差,影响了用户电费的正确性,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应有效采用自动化抄表系统,利用自动化技术管理复杂的用户信息,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基础上,为电力系统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运行自动化,在智能配电网运行期间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且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此阶段出现的数据错误,保证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三是管理自动化,智能配电网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状态的实时管理,相较以往的管理技术,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人力管理的弊端,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全面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水平。

3.4故障诊断与恢复

对于部分经常出现故障的电路,智能配电网系统可以利用记忆功能储存,自动化修复故障问题。当无法合理修复时,系统可以向工作人员及时迅速传递故障信息,并提供故障准确位置,以便检修,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故障恢复时间。

3.5网络优化调度技术

为了保证不同供电场合接线模式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技术人员应利用网络优化调度技术梳理配电网接线,将其分为中长期、短期以及超短期等目标,中长期目标开关动作次数最少且用户停电户数最小;短期网络优化目标中压质量最优且日线损电量最低;超短期网络优化电压质量最优且开关动作次数最少。为了达到预定的总体控制目标,技术人员应由多个时间尺度网络调度进行协调,在分析负荷与发电曲线的基础上,采用微电网、多样性以及分布电源式的网络动态优化调度技术,将动态网络设置为静态网络优化问题,进行多时段的时间解耦。

4.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设计注意事项

一方面,智能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设计水准,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配电网测量控制终端的设计环节,完成配电设备、供料器以及通信网等组成部分的合理配置,并配备智能终端,保证数据测量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提高实际控制测量效率。另一方面,应重视数据信息的采集与监控工作,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关数据,并由操作人员与智能终端分析比对,发现检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误差时应及时采用纠正措施,保证智能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更好的接入原有数据信息,还应采用合理的接口模式,实现可视化操作,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完成智能配电网的设计工作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合理评判设计结果的有效性,利用仿真或真实实验有效评估设计效果。整个实验期间出现故障问题时,工作人员应准确查找原因,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配电网设计,确保设计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实现电力系统配电网的智能化操作。

结束语

当前社会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要求较高水平的电力质量。由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电力系统的改革与发展工作,保证其智能化建设。当前人工智能逐渐兴起,配网设计中应用智能软件可以有效解决配电网功能薄弱问题,促进用电客户与电力企业的良性沟通,在全面推动电力系统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减轻配网负面效应。本文则基于此分析了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网的设计环节,以期为此后电力系统的稳步发展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林. 浅析智能电网新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J]. 建材与装饰. 2017(25):217-218.

[2]陈万金.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探析[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00(08X):P.158-158.

[3]王国华.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探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4):2629.

论文作者:王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论文_王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