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号贩子的成因与治理办法论文_杨扬

浅谈医院号贩子的成因与治理办法论文_杨扬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天津 300060

摘 要:号贩子是我国大医院里较为普遍的一个群体,而且日益呈现组织化、职业化的趋势。这些人的存在既危害了医院正常的医疗就诊秩序,更加重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在医院保卫工作中处理号贩子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医院号贩子存在的成因及危害,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打击号贩子的违法活动,保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建立医疗单位稳定有序的诊疗环境,提出了一些治理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号贩子 成因 危害 治理办法

我国大城市大医院尤其是北京,上海及一些省会城市知名医院以其专家数量多、医疗仪器设备先进及精湛的医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平均日门诊量逾几千人,外地患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医院有限的就医资源很难满足大量患者的就医需求。这就给了那些将医院的挂号条,特别是特需、专家门诊挂号凭证倒卖给急于就诊的患者并赚取差价的号贩子以可乘之机。一直以来,大医院的保卫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多次开展了高频率、高密度的打击号贩子的专项行动,但是号贩子的活动也日趋隐蔽化和职业化,事实证明打击的效果多是暂时性的,不久号贩子就又会死灰复燃,而且骗人手段会更加隐蔽。这样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给患者带来了更重的经济负担,给医院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相关部门探索出一套严厉打击号贩子的长效治理机制势在必行。

1 号贩子存在的原因分析

1.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号贩子归根结底根植于我国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造成的不平衡的供求关系。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呈现出倒金字塔的格局,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几乎就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那里拥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最充足的医药,最重要的是,这些顶级医院留住了全国最优秀最顶尖的专家医生。大量的优秀人才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少的医院动辄床位几千张。反观当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事实上不少医院在硬件设施设备水平上跟大医院差距已经不大,但是,医生的水平差距却越拉越大。所以,人们有病仍然希望到大医院让知名专家诊治,这就更加重了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也为号贩子的生存提供了土壤。

1.2 实名预约挂号系统反被利用,实名制信用体系不健全。

当前,为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改善就医体验,不少医院都与医指通公司展开合作,进行实名制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挂号服务,甚至推出了手机APP挂号。然而,这项“互联网+医疗”创新举措推出不久反被号贩子利用,成为其牟利利器。号贩子掐准了网络预约平台的放号时间,用多台电脑以虚假信息同时抢号,抑或用几十部电话同时电话预约,短时间内抢占大量号源,号源高价卖出后马上退号再第一时间抢号就将信息换成真实患者信息了。虽然我们对实名制预约和就诊有明确的规定,但实际上最终落实患者实名信息的收费挂号处也仅仅是核对信息的准确性,并不能验证患者身份。所以,网上挂号制度设计的不周全、监管乏力的短板也为号贩子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1.3 打击力度不大,违法成本太低。

其实,很多医院的保卫部门一直在常态化地联合公安机关和各相关部门打击号贩子。但是,由于保卫部门没有执法权, 对于号贩子扰乱医疗秩序、侵占患者利益的行为,只能多以批评教育和行政处罚为主,事实上不能起到足够得威慑作用[][][]。目前在如何处理号贩子的问题上,我国刑法并没有相关规定,通常只能给予治安处罚,而200元以下罚款和15日以下行政拘留的处罚,相比于倒号的巨大利润来说起不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很多号贩子在收到批评教育处理后仍然会重操旧业。

1.4 部分外地患者的纵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知名医院由于医疗水平高,医疗设备先进,其服务范围会辐射一个地区甚至全国。所以,外地患者占就诊人数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而外地患者在当地生活一天的费用至少要200元左右,有时看病一等就数十天,生活成本相当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从号贩子那里买一个号,虽多花一些钱,,但考虑到生活成本和时间成本,总体上还能省个几百块,而且还能早点看完病早点回家,这样的心理纵容了号贩子的市场。

2 号贩子存在的危害

号贩子的猖獗活动严重扰乱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侵害患者利益,浪费医疗资源,损害医院声誉,影响医疗安全,必须通过严厉打击予以制止,还医院一片净土。

3 治理号贩子的办法

3.1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联体”建设。

理想的医疗资源配置应当呈现橄榄型结构,大部分优秀的医生留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业,少数疑难杂症由研究型医院机构诊疗。政府在提供公共医疗服务时要更加注重均衡,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出台相关配套方案,缩小城乡医疗设备水平差距,特别是医学人才水平差距,增强基层医院的服务质量。另外,要深化医联体建设,实现“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共享和技术帮扶等方式,让医生尤其是好医生流通起来,使大医院的医生下得去,基层医院的医生上得来,真正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促使患者在基层首诊,使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进而减轻大医院的接诊负担,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铲平号贩子赖以生存的土壤。

3.2 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常态管理。

将严厉打击“号贩子” 违法活动作为医院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不能松一阵,紧一阵,尤其作为主要负责医院治安秩序的保卫部门,一要加强治安巡视,维护好挂号收费处的治安秩序,发现号贩子交易,立即将其控制并扭送至公安机关;二要加强技防建设,通过监控录像掌握号贩子经常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方法,搜集整理相关证据,为联合公安机关一并打击提供必要材料;三要加强警示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栏公示,官方网络、微信提醒,发放宣传材料,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向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宣传号贩子的危害性和打击的必要性,提醒就诊患者不要相信号贩子,形成全社会自觉抵制号贩子的良好风气。

3.3 加强内部管理,打掉医院“内鬼”。

号贩子之所以能长期源源不断地拿到“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能够从医院内部人员的手里拿到“加号”。就是这些“加号”,使号贩子有了长期滋生的土壤。当然,有的医院内部人员是被号贩子蒙骗,但是也不排除另外一些医院内部人员和号贩子有某种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通过调查发现,确实存在医院内部的职工,保安,物流,物业人员有参与倒号现象的发生。所以,加强院内管理,打掉医院“内鬼”,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理办法。

3.4 完善法律制度,各部门合力打出“组合拳”。

针对号贩子违法成本太低的现状,立法机关应该通过整合、修改及补充,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使我们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从而加大对号贩子的违法代价,增大号贩子的风险成本,让风险成本无法全部转嫁给患者,使号贩子得不偿失[],从而使打击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管理模式上的积极创新, 建立由医院保卫部门牵头管理,加强保安巡视,杜绝交易途径,加大惩处力度;门诊办公室严格制定挂号就诊制度,增加专家出诊次数和人数[ ],科学确定号源数量,合理分配预约和现场挂号数量,尤其做好复诊预约,准确核实加号人员信息;医务处严格规定大夫出诊时间;挂号收费处发现号贩子挂号给保卫处提供信息,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大打击力度,打出“组合拳”,从源头上就严厉打击,堵住号贩子任何一个活动环节,让号贩子的号挂不上,卖不出。

参考文献

[1] 邵玉群.直击大医院里的号贩子们[J].人民文摘,2007(12):8-9.

[2] 杨亮亮.浅谈医院号贩子的成因与治理途径[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0):273.

[3] 李颖.探索治理“号贩子”[N].科技日报,2007-7-30(10).

[4] 裴娇健.号贩子如何能喊出“利人利己”的高调[J].中国社区医师,2008(17):8.

论文作者:杨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浅谈医院号贩子的成因与治理办法论文_杨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