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论文_石鹏毅 贺诗琪 李青云 胡彭娅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论文_石鹏毅 贺诗琪 李青云 胡彭娅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三农”问题仍是我国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极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及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又有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随着国家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农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农民对当前的情况也比较满意。但是,在国家发展的同时,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了一系列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农村群众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发展不同步的现象。

一、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

(一)各个农村的主要做法:

1、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免费为村民提供阅读、上网等服务。

2、每个社都开通了广播,确保了党的声音和各种惠民政策传到每个角落、每个村民耳中。

3、镇文化站认真开展各种政策宣传,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定期开展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的技能培训。

4、每逢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都会举办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登山比赛等文娱活动。

以上活动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农民娱乐主要形式:

电视、串门、棋牌、庙会、赶集、坝坝舞等是农民娱乐的主要形式。

(三)农民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反应:

虽然政府加大了投入,各种设施也得到了极大完善,但从农民的反应来看,却显得比较尴尬,体现在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等基本成了摆设,许多人从未使用过,甚至有人也从未听说过,对于各种文艺活动也不热心,农民仍着重关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二、农村精神文化现状的原因分析

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出现政府出钱买吆喝,但农民却不买账的原因主要以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政府仍未完全走出“唯GDP论”的怪圈,农民仍死守小农意识,形成了“重物质、轻文化”的错误氛围。地方上考核过于追求经济发展,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鸡肋”,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农民更是只注重经济利益,看眼前和实惠,对精神文化生活虽然很向往,但对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不关注,也不去计较和要求。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文化水平跟不上

近年来,虽然政府也投入了很大精力来提高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但由于农村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他们知识文化水平低下,有的甚至从未上过学校,更谈不上现代互联网的使用。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他们子女交给他们的孙辈带大,他们无能力也无精力来通过政府的投入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无法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

(三)设施设备还匮乏

羽毛球、乒乓球、篮球以及健身器材等场地及设备仍然严重匮乏,一个村往往只有村公共服务中心一处场地,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锻炼健身的要求。再加上农村的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更不尽如人意,镇、村两级未能有效把农民组织起来,存在器材设备使用率低,许多器材不是用烂,而是锈烂的。农民锻炼身体的方式主要以劳动为主,大多数农民只能在自家庭院和公路街道及天然场地开展一些简单的活动。

(四)封建迷信仍盛行

由于思想上的禁锢,很多农村的中老年人都很迷信,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甚至出现了有病不就医,而是找什么巫婆、仙婆破解身上的病。端公、道士、风水先生这些职业在农村仍很吃香。

三、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对策

根据调查所掌握的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加强管理,提高现有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1、加强组织,把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各村要以社为单位,定期组织农民轮训,培训时要求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并对农民进行适当考核,同时对各村社的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干部考核中。这样,通过村社的积极引导,让家农民走进农家书屋,走进运动场。

2、组建多种文体代表队。根据村民自身特长、爱好,以社为单位组建诸如歌咏、川剧、象棋、桥牌、篮球、乒乓等村民喜闻乐见,又力所能及的文体代表队,不断壮大文化队伍,要求人人有队伍,人人有项目。

(二)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增强精神文化活力。

1、应当加大创新力度。农村文化创新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措施,各地政府部门应当在组织农村文化活动时,重视对于各类活动从创作到组织到演出的创新,以便使农村文艺节目更多地受到农民的喜爱。

2、发掘农村“文化能人”,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在当前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一方面是人才匮乏,一方面是很多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村文化能人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高手在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诸如:唱山歌、扭秧歌、木工、纺织等绝活在农村大有人在,若再不挖掘,则随时有失传的可能。在基层挖掘优秀文娱人才,让农民自己演自己的故事,让农民身边熟悉的人参与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来,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

3、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许多行政村都配备有大学生村官,他们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为现在的农村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充分发挥好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上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激发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朝气和热情,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传播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齐心.当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研究[J].理论界,2010(12):72-73.

[2]郭俊敏.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发展[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17-20.

论文作者:石鹏毅 贺诗琪 李青云 胡彭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论文_石鹏毅 贺诗琪 李青云 胡彭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