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以汕尾开放大学为例论文

地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以汕尾开放大学为例论文

地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以汕尾开放大学为例

余德聪,孙明霞

(汕尾开放大学,广东 汕尾)

摘 要: 海陆丰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载体。地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是实现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推动国家政策贯彻落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时代价值。汕尾开放大学充分利用海陆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分析红色文化教育具备的优势条件,通过盘活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开设红色文化教育课程,采取专题与现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地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效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可见,文化的繁荣复兴和传承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神圣使命。汕尾开放大学依托海陆丰红色文化资源,有效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促进海陆丰红色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了用户需求导向、消费驱动导向、市场服务导向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打造面向大湾区、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率先走在全国、全省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前列。

一 红色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 为国家政策贯彻落实提供支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省委书记李希在汕尾调研时指出:“汕尾是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一定要保护好开发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2]汕尾市出台了《汕尾市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是广东省第一部红色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从立法的高度规范并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传承。作为地方的一所新型高校,汕尾开放大学抢抓住上级重视红色文化的发展契机,充分利用海陆丰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讨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开展面向全社会的红色文化教育,肩负起讲好红色文化故事、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时代使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提供支持保障。

(二) 为汕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2019年,汕尾市将“汕尾开放大学打造成全市红色教育基地”列入了《汕尾市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汕尾开放大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汕尾开放大学主动承担起汕尾市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的责任,开展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有利于凝练提升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发挥出海陆丰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凝心聚力汕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同时,借助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机会,加强研究红色文化教育与汕尾地区本土资源的联系,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地方红色旅游发展的关系,推动红色文化教育与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为汕尾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言献策,为促进汕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地方高校的力量。

(三) 为开放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典型范例

汕尾开放大学立足于国家、省、市及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和打造面向大湾区、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的目标,坚持用户需求导向、消费驱动导向、市场服务导向的办学思路,抢抓住以红色文化教育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机遇,充分挖掘海陆丰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率先探索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教学,科学有效地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培”课程建设,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全力建好开放大学红色文化教育主阵地,主动发力讲好海陆丰红色文化故事,不仅有利于做大做强海陆丰红色文化,打响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品牌,擦亮汕尾红色文化教育名片,也有利于发挥出“非学历教育”助推学校转型发展的力量,促使汕尾开放大学率先走在了全国、全省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前列,为全国、全省开放大学谋求转型、寻求出路提供了“汕尾开放大学样本”。

二 红色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

(一) 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汕尾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海陆丰革命老区是全国13块、广东唯一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是我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目前,汕尾市经认定的红色村庄800多个,红色革命遗址617处,红色革命遗址数量位居广东省首位。拥有红宫红场、澎湃故居、红色文化街、新山红色村、周恩来渡海处等一大批红色著名遗址,已列为接待全国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海陆丰革命老区发生过很多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孕育了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尤以澎湃烈士的事迹最为显著。1927年,澎湃同志在海陆丰革命老区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进行了土地革命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建立和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创造出红色文化题材的《碧海丹心》《革命母亲周凤》《奔向海陆丰》《海陆丰农民运动》等一批质量高的红色文艺精品。海陆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研究地方红色文化的宝贵素材。

(二) 地方政策文件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有力保障

红色文化教育课程是海陆丰红色文化价值转化的主要载体,具有提升党员干部能力水平、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锤炼党性修养等作用。根据红色文化教育培训要求,汕尾开放大学积极探索将海陆丰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训,设置了红色文化教育两大类课程。第一类是理论课程。如党性教育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澎湃与海陆丰的革命斗争》等,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红色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等。第二类是实践课程。如组织学员参观红宫红场、彭湃故居旧址、海丰革命烈士暨革命斗争史纪念馆等海陆丰革命遗址,让学员感受、体验海陆丰红色文化,学习了解海陆丰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中的故事,弘扬好革命优良传统,不断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三) 校园开放文化是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

汕尾开放大学是2017年由汕尾市广播电视大学转型更名而来,坚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办学理念,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肩负着培养各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使命。学历教育不仅开设了专业课程,也开设了很多人文课程,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学历教育面向社会举办了老年人合唱、戏曲培训、书画培训等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栏、网站、媒体、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加大红色文化、党建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和谐、开放、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出地方高校以文化人、以教兴城、以研促学的优势,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繁荣、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三 汕尾开放大学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 抢先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擦亮汕尾红色文化教育品牌名片

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主流文化及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汕尾开放大学以海陆丰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抢先打造面向大湾区、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面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把红色基因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切实做好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把传承红色基因与培养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党员干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动红色基因进课堂、进校园、进单位、进社区,不断升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目前,汕尾开放大学已承办了汕尾市首期红色文化讲解员培训班、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2019年度党建宣传培训班、广东省交易控股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期红色教育培训班等,培训规格高、规模大、辐射广,办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特色和亮点,受到学员、单位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进一步扩大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的知名度、影响力,擦亮汕尾红色文化教育品牌名片,进一步提升汕尾红色文化的服务效应、市场效应、品牌效应。

(二) 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设红色文化教育系列课程

2018年8月23日,《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上升为重要战略。同年9月5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实施《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同年10月8日,汕尾市出台的《汕尾市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指出“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弘扬海陆丰革命精神”。2019年2月21日,汕尾市出台的《汕尾市贯彻落实<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指出“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打造海陆丰红色革命文化核心区”。地方出台的政策文件,为汕尾开放大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振兴老区经济文化、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更好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双向互动,汕尾开放大学不断深化红色文化教育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专题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一是专题教学。专题教学是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开展的课堂教学,能够系统性地讲授海陆丰革命历史,使海陆丰革命历史知识转化为课堂的丰富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学员革命理论水平和开拓历史知识面。如邀请汕尾红色文化研究专家陈宝荣作《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略》专题报告, 彭湃烈士的孙女彭伊娜女士作《信仰的力量--澎湃烈士生死于理想的一生》专题报告,中共汕尾市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郑向东作《澎湃与海陆丰革命历史》的专题报告等,能够让学员深入了解海陆丰革命的斗争史、澎湃与海陆丰早期农民运动、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等历史知识,发挥出校园第一课堂主阵地的宣传教育功能,使学员在学习红色文化故事中,接受红色革命精神洗礼。 二是现场教学。加强对接海陆丰红色文化的实践点,搭建了以现场教学为主的第二课堂,鼓励红色文化教育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红色文化教学点、转移到红色文化圣地。如组织学员参观海丰红宫红场、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彭湃故居旧址、海丰革命烈士暨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和著名红色文化村新山村等海陆丰革命遗址。同时,开设新时代文化讲堂、邀请当地红色讲解员宣讲《习仲勋为澎湃一家平反》《澎湃一生》等革命先烈故事,传唱红色革命歌曲,观看红色题材戏剧和红色经典影视纪录片等,使学员深刻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实质,在游学红色文化之旅和历史场景再现中,增强红色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 立足红色文化教育宗旨,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模式

由于近年投入不足和管理缺位,面广量大的田间沟渠被填埋、损毁严重,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非常突出,直接影响着河道治理工程的效益。要抓住全市10个县(市、区)列入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的机遇,以县为单位,以耕地灌区化为目标,将所有耕地以灌区为单元进行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行管理,使之形成由可靠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及相应排水沟道组成的灌溉系统,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

(3)生产运营阶段:具体生产环节是危险源辨识的重点对象,由于生产过程包含了人、机、料等多方面因素,生产过程繁琐而交叉,一旦触发危险因素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导致前功尽弃,所以要准确辨识包括设备运行能力及状态、技术应用有效性、人员操作流程及细节、异常工况、当前控制方案的适用性等在内的风险,加强控制与完善,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四) 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效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红色文化教育课程设置类型和实施的教育教学模式,汕尾开放大学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主要采取了参与式与体验式两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参与式教学法。在专题化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的教学载体,能够使专题化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展现出来。同时,将红色文化精品欣赏、红色歌曲合唱、红色文化体验操等多样形式的教学方法,融入到专题讲授的课堂教学之中,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如引导学员欣赏红色影片《澎湃》,品读红色文化作品《海陆丰农民运动》,欣赏红色戏剧《革命母亲周凤》《碧海丹心》,齐唱红色歌曲《奔向海陆丰》等,将抽象的红色历史史料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红色文艺作品,更能拉近学员与历史对话的距离,重新唤起干部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又如将红色文化体操穿插进课堂专题教学,可以激发学员学习红色文化史料的兴趣,寓教于乐中引导学员参与到红色文化学习之中,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课堂、入头脑、入心里。通过教与学之间的参与互动,感受红色文化课堂的乐趣和红色文化魅力,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是体验式教学方法。汕尾开放大学开展红色文化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参观海陆丰革命遗址,重走海陆丰革命路线,能够不断满足学员对体验式现场教学的需要。如参观红宫红场,学员们在澎湃烈士铜像前感受和追忆红色历史,庄严重温入党宣誓词,缅怀澎湃革命先烈。又如依托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开辟了“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栏目,安排红色讲解员讲解《习仲勋老书记为澎湃一家平反》《澎湃一生》等红色故事,用赋有渲染力量的声音把学员们带入红色故事之中,亲近海陆丰红色文化。再如组织学员走进著名红色文化新山村,聆听村民讲述红色文化故事,免费品尝村民现场擂制的著名“海丰咸茶”等红军茶。通过亲身体验式教学,引导学员在亲身体验中,拉近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以口儿相传的方式,追溯海陆丰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文化故事,传播汕尾新时代声音。

向往太空的人最常提及的就是肯尼迪的那席演讲,这种语言上的钟爱揭示了,今时今日的太空探索者们是多么渴望过去的好时光,或者起码是他们多么喜爱太空探索的起源故事。前不久,当SpaceX公司宣布它将要1位亿万富翁和7名创意人士送到环月轨道上,亿万富翁前泽友作说:“我选择和艺术家们一起去月球。”他使用第一人称的细节显示出,在过去50年间,太空旅行已经有了怎样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2] 澎湃新闻网. 省委书记李希到汕尾市调研并作重要论述 [EB/OL].[2019-04-1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283122.

本文引用格式: 余德聪,等.地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以汕尾开放大学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69):109-11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9.045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度汕尾开放大学校级教科研课题一般项目“汕尾市社区教育传承创新海陆丰红色文化研究”(Swky201909)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余德聪,男,广东,汕尾开放大学副校长,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红色文化,红色教育。孙明霞,女,广东,汕尾开放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社区教育。

标签:;  ;  ;  ;  

地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以汕尾开放大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