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教育伴侣”论文

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教育伴侣”论文

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教育伴侣”

彭晓玲

[摘要] 家长与教师是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角色。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要成为“教育伴侣”,要有伴侣间的共同方向与目标。家长必须建立对教师的充分信任,相信教师对孩子潜质与行为习惯的判断与分析,从而为孩子制定更为科学的成长规划,并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从家长的角度积极主动进行有效、有策略的沟通;从教师的角度要注重沟通的方式,积极做好学生在校情况的反馈。教师与家长还要有伴侣般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实现家校育人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教师与家长;家校沟通;教育伴侣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陪伴左右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父母和老师。从孩子入学的那一天起,家长和老师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因为孩子这个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与家长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托举起孩子的成长。教师与家长既是从事一项教育孩子的共同工作,也是与孩子共同走过一段人生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分歧、有磕碰,教师与家长只有像伴侣一样有效沟通、求同存异、理解宽容,才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三,由于任务型语课堂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和汇报并由教师做出反馈,学生的数量将导致课堂计划不能顺利进行。

一、教师与家长要有伴侣间的共同方向与目标

共同的方向与目标是抵达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都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如果家长与教师的用力方向不一致,就会出现教育力量相互抵消的结果,也就是教师们经常感慨的“5+2=0”,五天的学校教育抵不过两天的家庭影响。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教师与家长一定要方向一致、目标统一。家长由于文化层次和个人阅历的不同,对孩子的期望也各不相同:有的家长不在意成绩,只想孩子快乐长大;有的家长过度关注成绩,盯着孩子的一次次起伏不放;有的家长自以为很了解孩子,但却不知道孩子内心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孩子的未来。做为有专业教育经验的教师,每天接触不同的孩子,往往能更加客观地判断孩子的潜质,发现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听取教师的建议,对孩子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为孩子确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与教师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一步步去实现这些目标。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一心想让孩子考重点高中、上大学,但是孩子学习一直很吃力,最大的爱好却是画画,书桌里、作业本上随处可见孩子的随手涂鸦,但家长却把这些看成不务正业,费尽心思给孩子报了各种补课班希望提高成绩,孩子疲惫不堪,学习却仍无起色,家长和孩子都非常苦恼。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做了一次长谈,让家长了解高考升学的多种渠道,建议扬长避短,培养孩子的绘画天赋,通过特长考试升高中、考大学。最终家长接受了教师的建议,孩子也在绘画天地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道路。

二、教师与家长要有伴侣间的密切沟通

任何时候,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都是建立彼此信任、成就共同事业的必要条件,这种沟通需要双方做出努力。

刘海涛(1984—),男,汉族,硕士研究生,永川区委党校(重庆 402160),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公共管理。

1.从家长的角度谈沟通

做为家长,一是要主动联系老师。很多家长存在这样的心理,给老师打电话、发微信,老师那么忙会不会很烦。其实,从教师的角度,很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收到学校教育效果的真实反馈。因为学生较多,教师不可能随时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如果家长不主动,可能就会让很多有价值的教育信息错过,或者失去了教育时效。二是要做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就是少说客套话、恭维话,要让每一次沟通都有意义。这种沟通可以分为基础信息输送、学生问题反馈、教育策略商讨。当孩子每一次接触新老师,家长及时进行基础信息输送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和老师面谈或者发送邮件,介绍孩子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把孩子的优点与不足客观地反映给老师,优点要略,缺点要详,这样,大大缩短了老师了解学生的过程,从而有的放矢,让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孩子。其次是学生在家中表现的反馈。这种反馈要有选择,不要琐琐碎碎什么都和老师说,要选好反馈点,这个点就是孩子情绪和行为的点滴变化。如果家长和教师没有沟通,双方都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会日久沉积,产生无法预料的结果。三要做策略沟通。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智慧与谋略,必要的时候家长要与教师联合施策,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让很多小学生家长烦恼的陪写作业问题,常常并不是因为作业量大,而是很多孩子有写作业拖拉的毛病,家长怕孩子写不完,怕被老师批评,每天都看着赶着孩子才能把作业写完,时间长了孩子也养成依赖性,彻底丢掉了学习的自觉性。这种情况,家长不妨动动脑筋,索性听之任之,任由他完不成作业,任由他抹着眼泪去上学,然后把自己的态度告诉老师,不是不关心孩子学习,只是想让他改掉坏毛病,告诉老师不要留情面,对没完成作业的孩子严肃批评,这样一次两次,孩子一定会记在心上,老师的一次批评要比家长一个月的唠叨更有效果。

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位不同性格、不同阅历的家长,加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在有益孩子成长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方式方法。一是讲究与家长沟通的切入方式。与文化层次高又懂教育的家长沟通,可以直面问题,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把家长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办法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同样的办法通过教师来实施,收效更是显著。面对从内心非常重视孩子教育自己却无计可施的家长,教师要多出主意、想办法,让家长在能力范围内进行配合;而对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教师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要考虑家长的心理承受,从孩子的优点切入,以家长易于接受的方式谈不足,避免语言过于直接尖锐,让护子心切的家长从内心排斥,从而产生对立情绪;而那些对孩子疏于关心、过问不多的家长,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把他们请到学校来,请到孩子的身边来,让他们拿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参与孩子的成长,在亲子过程中体会做父母应有的责任,体会目睹孩子进步的喜悦。二是要把家访做为不可替代的沟通桥梁。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电话、网络建立的沟通方便快捷,但是终究无法代替面对面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所传递的信任和温暖。三是要及时给家长必要的回馈。对于家长的配合努力,教师应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及时将孩子的进步反馈给家长。教师三言两语的肯定,对辛苦付出的家长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

2.从教师的角度谈沟通

而对于唯一性问题,1999年, Mischler和Wennberg首先在硬势和角截断条件下得到了一个最优的结果,即如果初值质量和能量有限, 能量保持守恒的解一定是唯一的[8].但是Wenenberg通过具体的例子表明方程存在能量增加的解[9].Toscani和Villani利用概率空间里的一个距离在麦克斯韦势、非角截断条件下得到了解的唯一性[10].最近,Desvillettes和Mouhot在初值满足一定条件下,在硬势及非角截断情形下得到了解的唯一性[3,11].

三、教师与家长要有伴侣间的信任、理解和宽容

所有合作的基础都要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教师与家长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家长要对教师多一份信任,要把这种信任传递给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否定教师,家长一句无意识的牢骚话,可能让教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轰然坍塌。很多时候教师只是急于让自己的学生进步,方法不当家长可以和教师私下沟通,在孩子面前还是应该正面引导,让孩子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

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之间还应多一些理解和宽容。随着教师队伍平均年龄的日益抬升,人过中年的生活负担也日益沉重,家中老人年迈、孩子升学、工作压力大、自身健康问题频频亮红灯,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难免有工作不到位、情绪不佳的时候,做为家长要尽量多一些理解,而不是动辄上纲上线,把有违师德的帽子扣在老师身上。对老师要求过于严苛的家长,最终会寒了老师的心。教师也要时刻体恤家长的难处,尤其是孩子一犯错就找家长的老师,应该设身处地为家长想一想,那些打零工的家长,可能请一次假就丢掉了来之不易的一份工。一个在老师眼里对孩子学习不管不问的单亲妈妈,可能正在倾尽全力去赚取孩子的一日三餐。每个人都生活不易,不要轻易把“家长不管”四个字丢给他们,可能他们无力管或者不知道怎么管,从学校到教师需要多分一份心来帮帮这些家长,让他们在抚养孩子的日子里,多一些教育的技巧,或者什么也不做,只是坚定地和老师站在一起,给学校教育一份默默的支持。

家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教师与家长是孩子成长的教育伴侣,只有一路同行,甘苦与共,才能引领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05):.

[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史玉英)

标签:;  ;  ;  

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教育伴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