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类比教学的思考_初中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类比教学的思考_初中物理论文

对初中物理类比教学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类比是由已知事物在某些方面相似,去推论这些事物在其他方面也同样相似。它既是一种推理方法,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物理学的某些知识存在相似性,一般表现在物理现象、物理模型、物理规律的数学形式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教学中采用类比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原有知识结构的生长点,顺利搭建新旧知识的思维联系,降低感知的难度,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同时激发想象的欲望,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类比具有或然性,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科学的,往往需要论证;若类比使用不当,可能产生伪科学认识,人为增添知识矛盾,甚至是学习上的情感障碍,增加后续的教学难度。笔者在近年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调研中,发现存在使用类比教学的不科学之处,类比对象的选择不科学,教学语言不严谨,有时混淆比喻与类比等等,姑且罗列于此,以引起同行的反思。

1.没有抓住特征类比,“形似而神不似”

由于初中首先学习“速度”的概念,教师多是借助“速度”的研究方法,类比引入“密度”、“压强”、“功率”、“电阻”等物理量,如果没有说明类比的特征依据,学生只会注意公式的形式,在类比模仿中产生很多歧义,如有些学生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认为导体的电阻是由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的。

上述物理量,一类是描述物体状态特征的,另一类是量度物质本身属性的,研究方法都是“单因子实验法”,都是采用比值法进行定义的,但它们比值的物理意义不同,教学要抓住比值形式的物理意义进行类比。笔者在教学中利用‘物质属性量’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都是定值这一相似点,类比引入“密度、比热容、电阻”这些概念;利用变速运动中的“速度”,对“压强、功率、电功率”进行类比教学,有效克服学生的模糊认识,帮助正确理解新概念。

2.没有弄清现象内涵,“词同而意甚远”

见到带有相同词语的概念就进行类比,是少年学生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方法往往是不科学的。但是一些教师说:“电就像水一样能够流动”,没有指出它们的“流动现象”存在差别,强化学生原有的前科学概念,例如:“电从电源正极流出来,到负极逐渐减少,并联电路,一条支路断开,另一条支路电流变大”等,这些认识增加后续教学难度,如果教学开始注意类比引入的科学性,选取‘类似点’较多的进行类比,同时注意消除不合理的推论,可以有效避免错误认识的产生。

在进行“电流”的概念教学时,笔者采用“跑道上的学生流”类比“导体的电流形成”,创设的情景为学生分布在跑道内自由活动,类比电荷的自由运动,体育教师的一声号令,立即向同一方向跑步,类比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和瞬间传导,说明电流是所有自由电荷同时定向移位形成的,较好地说明并联中断开的支路中的自由电荷没有定向移位,不能形成电流,对另外的支路不影响等。

3.没有确定模型真伪,“看着像而理不同”

法拉第的“磁能生电吗”的启发来自“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这个模型,卢瑟福比较原子系统和太阳系的相似点,大胆设想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这些都是利用类比推理的创新思维;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使用“类比思维”,不过有些模型类比有待商榷,例如:有些教师用容器里先装入黄豆,还可以装芝麻,类比“分子间有空隙”;一些教材用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减少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研究表明体积减少是因为原来溶解的空气被分离出来,不能类比“分子间有空隙”。

有人以为受学生心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初中阶段的物理概念基本是描述性的,不要求严谨,随着年级的递升会逐步扩展和完善,但是我们知道对事物的第一认识的印象是深刻的,一旦形成错误的观点纠正相当困难,所以,反思教学过程,我们认为类比教学时,要对学生在类比过程产生的想法,能确定正误的及时评价,不能确定的要给予研究方法的指导,总之,教师要用严谨的教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训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标签:;  ;  ;  

初中物理类比教学的思考_初中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