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_李佳铭

浅析电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_李佳铭

1.引言

电力工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于其他各个行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本人在从事多年电力工作中发现,电力的生产与供给给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不可或缺的条件。要探讨电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尤其需要谈论的问题就是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怎样协调电力建设问题。

2.电力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所创建的协同学理论指出:在相关的条件下,系统的子系统彼此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协同现象。协同学理论不但在自然界当中适用,社会经济体制也是这样。然而电力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当中的子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它一定会跟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最后让整个系统维持平衡。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其他因素对于电力行业的生产与销售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当下,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已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产业结构也在处在调整阶段,电力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一定要维持跟其他行业跟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性,电力工业一定要解决好跟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问题。要想实现电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下面几个关系:首先,电力系统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电量的需求;其次,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要持续提升单位电力的产出,减少电耗,实现经济发展与节约电力资源的统一;最后,电力发展的速度要跟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相互协调。

3.电力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原因分析

电力由于其具备清洁干净、便于转换、可高度集中与无限划分、可远距离输送、可大规模生产等特征,在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起到了其他能源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电力工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不但可以维护国民经济命脉、社会稳定以及国家能源安全,同时也是彰显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在我国一些地区持续性电荒、由电荒引发的煤荒、由煤荒进而加重电荒等一系列的电力生产销售上的连锁反应,导致了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不稳定。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电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备多么重要的关联。笔者认为追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电力行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电力是非常关键的能源。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条件。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本身的成本,一千瓦小时电力所能带来的产值,在我国,通常是其本身成本的30倍,在法国,通常是20-80倍。所以,从整个社会层面看来,确保电力的充足,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

(2)电力工业作为先行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电气化已经成为了所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条件。电力弹性系数很好的体现了电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突然停电、电力短缺会给用户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根据专家计算,假如从2010年开始缺电计算,在5年之内的电荒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直接或者间接损失可以超过1万亿人民币。所以,电力工业一定要适当的超前发展,以此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实行改革开放,招商引资,通常投资者都需要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

(3)电力投入占GDP比例很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国际能源机构在1998年出版的《世界能源展望》当中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力投资额将会达到6269亿美元,平均每年为252亿美元,因此可见,电力基础建设投资大约占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3396.

(4)电力工业的发展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开展电力的发展与建设,需要众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牵涉到的行业很多,比如煤矿、矿山机械、建材、交通运输、钢铁、水泥、金融证券等。电力建设无法有序开展,有关的众多产业都会难以维持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力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发电构成不合理

我国的电力供给构成在极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能源构成。我们的主要能源一直都是以煤炭作为基础,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占据了非常高的比重。2001年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为71.8%,之后几年有逐渐上升的态势,到2008年火电发电量大约占据所有发电量的86.6%。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等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增速缓慢,但是规模相对较小。在短期内很难成为电力行业的主要力量。这些都引起了清洁能源的发展速度缓慢,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结构调整困难,电力结构发展极为不均衡。该种以火电为主的电力供给构成不管是从原料供应方面还是对环境影响方面,都具有比较多的缺陷。

4.2电力消费不合理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我国逐步成为崭新的国际制造业重心,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重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重工业发展的态势,促进了用电量的增加,这是我国电力生产以及电力消费快速增加的最关键因素。受到价格、市场等因素的干扰,有的地区电力行业发展迅速,重要的高耗电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大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钢、生铁、成品钢材、水泥等多种有色金属都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在工业用电当中,用电增长最快的是钢铁行业,然后是有色、化工、建材,高耗电行业已经成为了电力消费增加的重要行业。从往年的数据不难看出,钢铁、有色、建材与化工虽然对于GDP的贡献值占到了11%,然而却占到了耗电量的42%。这些高耗电行业的快速增加可以知道,电力供给的增加幅度与其需要增加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短缺。该种非均衡的供需关系对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超过了资源的维持能力。

5.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当下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与发展前景,本人给出有关措施如下:

(1)要切合实际的看待电力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出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指导思想,改进只注重电力部门本身发展,忽视跟其他部门关联的情况。

(2)要明确推动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电力要想实现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不能全部依赖市场的自然形成,而是要依靠政策与法律法规作为导向,遵守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远景规划、能源开发与节约的规划,制定出电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3)要持续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首先解决好贫困地区的用电问题,与此同时也需要做好供电充足地区的负荷预测工作。

(4)要强化电网的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推动全国联网,提升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加快城乡电网的改造与建设,创建一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提升输电线路的传输质量,降低乡镇电价。

(5)要提升对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单位产生的电耗,国民经济发展要坚持节约的原则,特别要减少电力工业本身的单位产值电耗。电力行业需要强化电力节能技术的监督,强化电力节能法制建设与节能意识。

6.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几年是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电力发展较快的阶段,探讨电力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备深远的意义。电力供应需要满足经济增长对于电力的需求,一旦出现电力供需的不平衡就会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们要想确保电力工业要实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并以充足的电力来确保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开展长久、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曹洪霞.用电量折射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以滨州市为例[J].科技与企业,2014(04):68-69

[2]司增绰电力消耗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单位GDP电耗的考察[J].西部商学评论,2015(02):23-24

[3]司增绰.电力供给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02):34-35

论文作者:李佳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_李佳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