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雾化排痰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吴韩英

吴韩英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广西 南宁 530031)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雾化排痰相关因素,探讨避免或减轻相关因素导致的不适,促进病人排痰,改善通气,提高血氧饱和度,提高生活质量,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人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对雾化吸入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分析不同吸入方法、卧位、雾量、给氧量、每次吸入量和吸入间隔时间等因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雾化排痰影响。结果 使COPD患者减轻不适症状的出现,促进病人排痰,改善通气,血氧饱和度90%以上,确保其疗效,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雾化吸入;排痰;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090-02

我们对收治我科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并进行观察分析,以探讨避免或减轻相关因素导致的不适,促进病人排痰,改善通气,提高血氧饱和度,提高生活质量,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方法。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住院且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120例COPD患者。入选标准:处于COPD急性发作期,神志清楚,感觉正常,能正确回答问题,咳嗽反射正常,血气分析示:PaO2 50~59mmHg,P2CO2 79~108mmHg。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50~87岁,平均74.9岁。住院时间平均14.5天。将其随机分为中雾量组与高雾量组各4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雾化方法 患者均在常规抗感染、平喘、低流量吸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雾量进行射流雾化吸入治疗。

1.2.2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数据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雾量组在雾化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2例,憋气2例,不耐受2例;高雾量组在雾化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6例,憋气5例,不耐受5例。停止当次雾化后好转。两组第1天和第7天雾化吸入后呼吸、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咳痰量比较,见表1。

 

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以x±s表示。表1显示,2组患者雾化吸入后第7天咳痰量均有所增加,呼吸、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影响不大

讨论:根据WHO的统计,全球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COPD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排在第六位。到2025年,它将上升为第三位。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能改变其病程的发展和肺功能的下降;COPD在全球造成的人力财力负担是极大的。

通过加强对雾化吸入的护理,确定吸入方法、卧位、雾量、给氧量、每次吸入量和吸入间隔时间,可减轻不适症状的出现,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排痰,改善通气,血氧饱和度90%以上,提高了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确保了其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尹军,孙俊聪.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感染效果观察.医药产业资迅.2007,9.

[3] 刘剑梅,崔妙玲,王自秀等.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5,11(6):421-423.

[4] 张野,金娅芳,丁永芝等.护理干预在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从性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28-29.

[5] 张丽.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30-131.

[6] 王凤琼,刘佳芳,赖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8(5):119-121.

[7] 李绮,吴映红,石慧等.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9,30(2):291-293.

论文作者:吴韩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  ;  ;  ;  ;  ;  ;  ;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雾化排痰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吴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