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查新咨询研究综述_文献分析法论文

近十年来查新咨询研究综述_文献分析法论文

综述 十年查新咨询工作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作论文,查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述

[摘要] 近十年查新咨询工作研究是一个活跃的领域。笔者在对近200篇论文进行普查分析的基础上分离出了5条线索,进行综述。

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展查新咨询工作至今,已近10载。正如国家科技情报司陈炳刚断言[172] :“查新工作促进了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也促进了情报事业自身的发展。成绩可喜,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笔者查阅了近8年200篇文献,试图就查新咨询工作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做一撮述。

一、历史与现状

我国查新咨询工作初始于1986年卫生系统,主要针对当时该系统科研重复,成果水平较低等问题,由成果评审专家提议在科技成果鉴定之前由情报职能部门进行文献查新检索,其目的是衡量立项的意义、水准及成果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众多文献表明:历经十年努力,查新咨询工作已在全国普遍开展,已基本纳入制度化的轨道,科技情报系统自身建设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专业系统已从卫生扩大到医、农、工、航、环保、软科学等科技各个领域。2.查新范围,由立题、成果查新发展到专利、标准、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新方法、新理论以及申报技术进步奖、发明奖的鉴定论证,解决专利纠纷查新等。3.查新站由(90)国情字800号文推荐的全国第一批11 个查新咨询中心,发展到国家科技情报司—→各省查新咨询服务中心—→地、市、州分中心—→地、市、州认可的查新咨询服务点4个层次。 同时为确保查新质量,国家科技情报司对各级查新机构制定了12项复审条例,并定期对各级查新单位进行资格复审[10、59、97、120、128]。

二、性质和作用

1.查新咨询工作属于何种性质,这一论争从1988~1992年先后持续了大约5年时间, 期间论争的主要观点有:①认为查新是全面论证课题的“三性”(即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②认为查新是对某项研究成果水平的评价。③认为查新仅是对科研课题新颖性的审查和控制低水平科研重复。④认为查新是传统检索工作的延伸,其区别在于传统的文献检索是以准确查找相关文献为目的,而查新是严密的科技文献检索与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判别两种工作的结合。⑤认为查新是随科研体制改革应运而生的文献学论证方式。其理由是:查新可以提高科技管理质量,维护科研评审中创新价值,衡量研究中重复因素起文献学效应。⑥情报界中较为折衷的思想描述,即查新是通过各种情报检索手段对科研立题和成果的“三性”的客观评价,它是情报检索工作的延伸,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和高层次情报检索服务工作[86、111、120、158、133]等。至此,国家科委1993年在《关于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一文中为它定性[140]。

2.查新咨询工作在情报服务和科技管理中的作用正与日俱增。所查文献一致认为:查新的目的是为专家评议提供全面、准确的客观依据。它可以有效地弥补专家评议之不足,提高成果评议水平,减少鉴定评奖的失准现象,促进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正之风对科技管理和成果评价的干扰和影响。

除此之外,部分文献进一步拓宽了查新功能,认为它是立项的基础,通过查新①避免了课题低水平重复研究,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②提高了文献资料的利用率。③促进了情报机构的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高。④开辟了情报有偿服务的新天地。同时肯定了查新咨询工作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方式[150、148、133、135]。

三、查新咨询方法的研究

在整个软科学范围内真正属于情报界自己独有的研究方法极少,涉足于查新咨询工作的方法及利用研究更寥寥无几,但部分同行在此方面亦作了努力探索。如文献[159]通过层次分析法、 交叉影响矩阵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给影响查新质量因素确定权值,然后利用Pareto图进行ABC分类,找出影响查新质量的主要、一般、次要的因素, 并提出了对各类因素的控制措施。文献[164]利用模糊概率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法、文献计量学原理对查新中相关文献的年代、分布进行了探索,并作出重点探索年代与次重点检索年代的区分研究。作者高安娜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成果查新质量评价。文章指出,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当今综合评价模糊性事物的通用方法,它可使带有主观评判的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方法简便易行,是质量评价的有效方法。文献[30]利用定量方法体系中运筹学原理、系统分析法等,对查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对检索工具的选用、 检索年代的确定等问题给予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文献[143]结合IPC表的功能特点,讨论了IPC 表在技术成果查新中具体运用。 IPC表的主要功能是统一世界技术发明的主要内容, 它为专利文献分类、检索、利用提供了方便。文章提出了技术成果查新的情报提问适宜表达方式,并就使用效果作出评价。文献[68]在查新论证方法上,提出建立规范的数学评价模式。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引深度是一个多指标论证法则,检索也属多指标的数学表达模式。所以在查新中查全率和查准率的认识与改进上主张以多指标检索分析,采用模糊检索统计更适合。因此,查新中检索论证的量化管理的方向应在数学运用上下功夫。

由此可见,上述查新技术方法的研究已涉足于理论研究的深度,但势头较弱,尚处于初段探索,就此方面可谓任重而道远,应属同行努力的方向。

四、查新咨询工作发展反思研究

在近200篇文献中, 反响最激烈的是查新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就整个国家的大环境而言,经济战略的转变,为查新咨询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机会,也为情报工作者提供了伸展拳足的大舞台。如何适应形势把握机会,提高工作质量,突出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等,首先是立足于自身的素质、水平、能力和技巧,在认清自己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其结果有3点。

(一)查新咨询工作的优势

诸多文献对开展查新工作存在的优势作了全面概括总结,归纳有以下方面。

1.有基础情报研究理论指导和30年的情报研究实践经验,已基本掌握了情报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工作的规律、程序和方法,并熟悉研究素材的调查、搜集和积累。2.情报机构是多学科汇集的地方,具有综合能力。3.身在情报界其环境造就了对外界信息的敏锐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4.由于情报本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养成了从事查新咨询时超脱长官意志的独立性。因此,从事情报分析、评价的框框较少,论证结果较为客观。5.拥有大量文献资源、先进的检索手段和遍及全国的检索网络,有利于保证查新质量和提高效率。6.语种结构优势。

(二)查新咨询工作的劣势

众多文献也反映了查新工作长期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影响其质量和效果乃至全局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情况。

1.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有关“章程”无权威性,查新工作尚无规范化条例,甚至不正之风的干扰。

2.文献支撑系统无力。主要缺少检索刊物体系、文献数据体系、事实信息体系、书目体系、计算机检索体系等,以致影响检索结果的精确度。

3.查新人员的素质不适应。比如知识的三元结构和专业的四元结构不平衡,以致影响上岗质量。

4.查新中的技术问题更繁,涉及到:主题法和分类法如何结合运用的问题,查全率和查准率处理得当的问题;查前如何搜集背景材料, 0次情报的问题;手检和机检如何相互依托、补充的问题,检索年限的划定问题,检索策略的制定以及报告书写格式及撰写结论方法问题等。

5.查新工作的学风问题。

6.查新工作宣传无力问题。[64、66、112、3、2、9.184、170 、166]等。

五、改革与发展

针对查新咨询工作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一些文章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改进意见和努力方向,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针对管理松散无力的现象,整个查新工作必须加强立法建设,使查新、鉴定与评奖的关系犹如公、检、法的关系,既应“三权分立”,又协调组成一个全国通行完整的科技法制系统。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查新工作规范”,内容包括与查新资格条件的审查制、聘任制、仲裁制、查新站的升降级制、查新结果的复审制、回避制、确立各专业领域必查工具、追溯年限以及报告书统一格式和工作程序。文献[184 、 172、112、147、164]对建立查新咨询制度的必要性、 可能性以及有效做法,特色经验作了条款性论述。

2.文献对查新的质量问题讨论较多,并作出相应对策[168]。 指出,影响查新质量的因素有:文献支持系统、查新技术路线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如何克服不利因素,除了上述的加强立法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外,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原则或标准[170]。如:a.整体优化评价原则,即一个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它必须具有一个最优化目标,这一目标则是各因素有机协调,共同配合结果,以确保查新的整体优化。b.相关性判别原则。考卓(Caudra)和凯特(Katter)在1967年的试验表明,需求表达的清晰度对相关性判断的影响极大,需求表达的越明确,相关性判断就越一致,反之,则对文献的相关性判断分歧增大。因而人们认为通过文献与用户需求相关的概率的大小,即可判断出查新工作的质量。c.综合性评价原则。此原则是以系统目标的各要素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综合体,它要求对大系统内每一步骤的分析和研究,都必须从其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等各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建立完善文献支撑系统[153],提出以中情所为龙头,各部属情报所、 高校情报部等着手协调,确定各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完善各专业领域的检索体系和相应的中外数据库。同时文献支撑必须符合机、手检起码要求,即有相应数据库,至少有190种科技专业期刊的检索要求; 专业查新所选专利文档必须满足“七国”和“两组织”的要求[128]。

3.针对查新技术存在的问题,文献[53]具体从9 个方面作了相应对策。查全率是查新工作的核心,要做到查全、查准,文献[14、 67 、142、145]提出:①准确全面选择检索工具。 ②机检和手检必须相互补充、结合。③检索概念的选择上,概念应少,而同类检索词要全、多,一个课题对次要特殊概念应少用或不用,对主要、基本概念的同类检索词要多用,才能保证查全率。④在制定检索策略的程序上(即分析课题—→确定检索范围—→确定检索工具—→确定标识方式),一般应准备两套检索策略,理由是既要保证查“全”,同时还要考虑节省费用,尽量避免误检现象。因此,在制定检索策略时应有“紧”、“松”两手准备。即课题的主题范围窄时,则根据其新颖性选择检索词,制定一套“紧”的检索策略;在查不到或查到文献极少时,再使用一套“松”的检索策略以扩大查找面,从而得到可靠的文献比较依据,反之同理。文献[193、161]进一步就查新策略的失误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

4.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宣传表彰,使查新咨询工作深入科技界的人心。文献[116、177、112]等文献就这方面作了大胆尝试。

六、论争性探讨

目前把查新工作推上“理论研究高度”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是一种尝试,这亦方面可谓任重道远。从已发表的文献看,其中所提出来进行争鸣的问题,虽然尚无科学论证,但对查新咨询工作理论的发展无疑是有促进作用。所以可视为一种目标或一个方向去努力。

1.关于查新结论的“三性”评价的争议。有3 种观点:①认为查新证明必须对“三性”有明确评价,否则就失去了“证明”意义,这一提法几乎把查新工作推向学术研究的高度。②认为查新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客观提供有无与查新课题相关的文献,求实作出“密切相关”、“相关”、“相似”等结论。③认为对成果进行评价,不是一般检索人员能够胜任的,只有配备强大的查新力量与成果管理部门协调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一道工作才能做到。笔者认为,从长远考虑,查新能否对成果作出“三性”评价是极为有益而亟待作出结论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情报机构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作用的评价[97、105]。

2.关于立题查新与成果查新的主次问题争论。

文献[112]反映了近3年的查新项目统计:成果占60%、立题占10%,其它约占30%。说明查新工作有主次颠倒现象。各部门应充分重视和管理立题查新,理由是查新的真实意义应作“马前卒”,而不是“马后炮”。到底成果查新和立题查新何者为王,或者是应相提并论,尚待深入研究[94、117、152]。

3.关于查新结果为零的问题。文献[84、64]对查新的四步程序(接题、分析确定重点—→文献检索—→收集阅读、分析对比—→撰写结论)和三段式报告书格式(检索范围、时限—→文献对比分析—→结论)均有较为统一的认可。但就其检索结果为零以及查新的年限确定引出争议。从科学发展规律可知,90%以上的发明是从已有的知识或技术中得到启发而继续下来的。因此,文献[74]认为查新结果为“0 ”是不可取的。但实践中有此情况发生,比如在软课题中特定地理环境的查新必然为“0”,该类课题是否要查新?课题跨度20年以上者, 查新的年限如何规定?文献支持不力时,是否需要社会调查?如何实施?如何在确保较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检索费用问题[78]?等等。

4.有关手检、机检的结合可说是具有共同认识的,但在选择手段的顺序上出现分歧,主要有3:①先手检后机检。 ②用户选词—→手检—→机检。③应根据课题而定,不可能设定固定顺序,只有根据具体情况把手、机检结合使用。那么到底在选择手段上有无标准或规律可寻,尚待进一步探索。

以上是本文对近8年的文献所反映我国查新咨询工作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的大致勾画,并就各线条的主要工作做了比较粗糙的综述,有些方面如:查新工作用户心理分析、计算机查新技术研究以及成果查新与专利查新之异同等问题。文献[103、138、174、164]有详细讨论,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标签:;  ;  ;  ;  ;  ;  

近十年来查新咨询研究综述_文献分析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