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输网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光纤传输网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黄建文[1]2002年在《光纤传输网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虽然光纤通信系统设备本身的监控管理比较完善,但当单路由光纤通信系统全局阻断后,如果没有其他通信手段,远端站到底是发生光端机故障、电源故障,还是光缆中断造成的全局的阻断,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无法判别。因此,本课题就是研制开发“光纤传输网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Real Time Monitor And Abort Diagnosed System for Fiber-optical Transmission Network,简写为“RTMAAD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光纤传输网发生系统中断故障时进行快速自动诊断和准确定位。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接着介绍了RTMAAD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详细分析和论述了本研究项目的关键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光纤波分复用技术等,最后介绍了RTMAAD系统的工程实现。 RTMAAD系统综合应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光时域反射测量和波分复用等技术,实现了光缆中断故障的自动准确定位,同时将光纤系统传输站的光端设备和电源设备的监测融合到一起进行故障实时监测和诊断。RTMAAD系统的实现给通信网络管理增加了一种可靠的手段。

赵芬[2]2010年在《数据挖掘在光纤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越来越依赖于通信网络。这就需要提供和支撑这些数据交互的网络平台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信的载体光纤具有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能好、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但是一旦发生故障,其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想象的。由于光纤出现故障后影响比较大,光纤故障诊断又是网络故障管理的难点和关键,所以光纤故障管理技术被国内外学者广为研究。目前,数据挖掘应用于故障诊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例子。BP神经网络是数据挖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选取BP神经网络技术来实现光纤故障诊断预测功能,可把具有复杂因果关系的物理量在经过适当数量的训练之后较准确地反映出来。本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VS2003平台,开发了光纤自动切换保护系统,实现了对通信光纤的实时监测,将光功率值上报给系统的主控模块,并存入历史记录表中,为之后的数据挖掘做好数据采集工作。主控模块对上报的数据与预设门限进行比较,实现自动控制。(2)实时绘制光功率变化曲线,直观地显示传输系统中光纤的光功率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光纤光功率曲线变化,用户可以判断光纤运行的稳定性。(3)在研究BP算法的基础上,对BP算法进行改进,对实际的网络模型进行样本选择,构造训练样本;对所选择的样本进行规范化预处理;选择叁层神经网络,确定网络的输入输出结点数及隐含层结点数;确定合适的学习率。构造合适的BP神经网络后,对光功率值进行挖掘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经实验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对光纤故障诊断进行数据挖掘是可行的。

宁强[3]2009年在《陕西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文中指出陕西省电力公司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庞大的通信网络,目前己建成了相当规模的电话交换网、光纤传输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以及配套支撑网等。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电力通信公司需要一套综合的网络管理系统,对现在的网络设备情况进行全面地管理。本文首先对陕西电力通信网的现状及其管理和运行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确了建立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的必要性和设计目标。接着再根据陕西省的具体情况和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重点设计了陕西电力通信综合网管功能体系结构的模型,对综合网管的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并且研究了关键技术的选择和系统的接口,最后对整个系统的软件结构和硬件支持平台进行了研究,为系统更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何剑军[4]2011年在《地区电网配电自动化最佳实践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配电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自动化的实现程度与供用电的质量、可靠性密切相关。国外的配电自动化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电网现代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展了配电自动化工作以来,多数早期建设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国内外发展历程,并就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以及对系统技术及性能的要求。随后从实际应用出发,探讨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还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设计目标,并深入探讨分析组成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配电主站、子站/终端等,与此同时,还探讨了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相关的馈电自动化设备、故障指示器、对通信技术要求等。最后,以中山供电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为例,全面介绍了前述探讨内容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应用,并用实际的运行数据介绍了该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效益体现。本文的研究希望有助于推进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实用化进程,对智能配电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曹旭荣[5]2016年在《集中光测量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光通信及光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无源光网络(XPON)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光接入网的规模越来越大,光分配网络(ODN)光缆线路的监测与维护成为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手段。近几年运营商运维统计数据表明,ODN线路监测维护在正常运行工作中占据的比例很高,且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面对日益庞大的光缆分支及不断提升的通信质量、服务质量要求,传统低效人工维护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要保证光网络健康高效运行,必须提供智能化运维设施,提高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因此,研究智能集中光测量系统非常有必要。论文首先就国内外在光网络链路监测与维护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给出了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其次,以基于XPON的FTTx宽带接入网络为主,讨论了网络维护模式、设计方案及应用。接着,总结并分析了当前国内各大运营商运维系统采用的监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了ODN光缆链路监测系统的应用及支撑环境,详细讨论了ODN光缆链路监测系统设计要点。然后,对集中光测量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及研究,具体包括:测量的原理、系统组成、应用效果分析。最后,给出了系统应用实例。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光缆链路维护提供高效、可靠、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达到缩短故障历时、主动维护的目的,同时对网络铺设、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及系统测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龙飞[6]2011年在《基于WAMS的矿井电网参数关联保护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EEE 1588是关于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 PTP)标准,其网络对时精度可达亚μs级。文章介绍了IEEE 1588标准定义的高精度时钟同步的原理以及PTP时钟模型,针对遵循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了IEEE 1588在矿井变电站内的应用方案,讨论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时钟设备的冗余配置方法及其功能实现。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IEEE1588标准的时钟同步误差,最后从全网的角度探讨了该标准的具体应用策略。本文构建了基于FFT(快速傅立叶变换)的信号差异模型,并利用信号互差异度辨识暂态过度阶段零序电流波形频谱差异性。建立了暂态信号波形相似性比较新方法,并应用于煤矿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新选漏方法的准确性、适应性、有效性等用仿真试验进行了验证。

佚名[7]2011年在《通信》文中研究说明TN912011011101时域均衡在OFDM水声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王熹,吴长奇(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无线电通信技术.―2010,36(5).―55~58.为了对抗水声信道时延扩展大于循环前缀长度时引起的码间串扰问题,在基本的OFDM水声通信系统接收端进行DFT变换前加入相对较短的时域均衡器来限制信道冲激响应的长度。分析了基于MMSE准则的时域均衡算法的实现过程以及算法的复杂程度,对该算法在水声环境下的性能

孙方楠[8]2012年在《淮北电力通信网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淮北电力公司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庞大的通信网络,目前己建成了相当规模的电话交换网、光纤传输网、数据通信网以及配套支撑网等。面对淮北电力通信网的迅速发展,电力通信网的维护及管理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淮北电力公司的通信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建设电力通信网监控管理系统,在统一的平台内对所有通信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并对各种通信资源资料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以提高管理维护水平。本文阐述了淮北电力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了当今各种网管技术和现行的网管协议,提出新的淮北电力通信网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该建设方案对监控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软件平台、硬件平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所设计系统包括集中监控、数据采集和综合管理叁大功能模块;针对软件平台的设计,给出了一个整体分层模型,并分析了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针对硬件平台的设计,介绍了包括网络交换机、数据库服务器、磁盘阵列、前置机等设备的型号选择及其主要功能,并对各类设备的接入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建成后的运行情况来看,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祁利刚, 李志伟[9]2014年在《电力光缆故障定位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人工维护方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对光纤网络性能分析和管理维护要求的问题,提出电力光缆故障定位与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功能,并说明系统应用情况及应用效果。

邱丽君[10]2010年在《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电力通信网已形成了庞大的通信网络,建成了相当规模的电话交换网、光纤传输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以及配套支撑网等。目前,网内设备种类多样、制式繁多,对通信网络资源的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管理需求越来越高,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电力通信网需要一套综合的网络管理系统,对现有的网络设备情况进行全面地管理。论文研究了综合网络管理的模式和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网络管理模型和不同网络管理协议的优缺点,结合电力通信网的具体运行要求,通过对TMN的功能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和信息体系结构的详细探讨,给出了基于TMN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以及基于TMN的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和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TMN的网络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组网设计,系统功能设计,软、硬件设计及功能模块设计五个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并在论述综合网管功能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综合网管网控中心、监控分站的拓扑结构以及网络组成方案。论文最后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完善,研究了软件部分的关键技术,针对实际情况选择了合适的通信协议、接口规范、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光纤传输网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黄建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2]. 数据挖掘在光纤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赵芬. 华北电力大学. 2010

[3]. 陕西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 宁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4]. 地区电网配电自动化最佳实践模式研究[D]. 何剑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5]. 集中光测量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 曹旭荣. 南京邮电大学. 2016

[6]. 基于WAMS的矿井电网参数关联保护系统的研究[D]. 龙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7]. 通信[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11

[8]. 淮北电力通信网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孙方楠. 华北电力大学. 2012

[9]. 电力光缆故障定位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祁利刚, 李志伟. 河北电力技术. 2014

[10]. 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D]. 邱丽君. 华北电力大学. 2010

标签:;  ;  ;  ;  ;  ;  

光纤传输网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