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智鹏

(河北省黄骅市开发区博爱医院骨二科 061100)

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中,抽取9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椎板切除术和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结果 对比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1.11%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疾病建议可给予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作用明显。

关键词: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

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则为腰椎间盘突出,其病理学基础为患者腰椎间盘符合脊柱和运动过程中应力在成年后会发生退变而患病。严重者会发生腰椎不稳的状况。国内在治疗此疾病上多给予手术方式,为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此研究用分组方式讨论90例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随机数字法分组讨论90例患者。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1.2±8.8)岁,病程时间(3.5±2.8)年;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1.3±8.7)岁,病程时间(3.6±2.7)年。两组研讨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全椎板切除术和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入路部位为后正中位置,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把骶脊肌剥离后,暴露椎板和关节突,顺着下椎体和变性椎体椎弓根将螺钉置入,咬除部分关节突、黄韧带、全椎板,清除骨赘,探查神经根,并给予减压,将髓核摘除,装椎弓根棒,将其植入到椎间隙,可给予自体或异体髂骨。

研究组接受小切口椎板开创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明确病变位置后,在腰背后正中部位做纵向切口2.5cm左右,切开骶棘肌,剥离棘突和软组织,肌肉用小椎板进行牵拉,把椎板间隙暴露出,清除软组织,做2cm开窗,把黄韧带切除,分离牵开硬脊膜和神经根,用小尖刀切开后纵韧带,用髓核钳取出突出椎间盘,探查扩大神经根管,神经根活动范围>5mm,减压狭窄神经根管,把残余髓核摘除,反复加压冲洗椎间隙,把明胶海绵置入到开窗部位,做引流处理。

1.3 指标判定

治疗疗效分显效、有效、无效[1],显效:患者无腰痛等临床症状,劳累后,下肢存在轻微性酸胀感;有效:各症状得到改善,偶尔存在麻木感、下肢酸胀、腰腿疼痛、跛行等,但可完成轻度工作;无效: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疾病有复发,各症状无变化。

治疗过程中需记录患者卧床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计量(t)和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 ±s)、(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疗效

对比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1.11%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详见下表1:

2.2 各指数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1 对比治疗疗效[n,(%)]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关键在于将神经根所受到的机械性压迫解除[2],并避免发生腰椎滑脱,术中需保护腰椎关节。全椎板切除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可固定椎间体,稳定脊椎、腰椎,让脊椎畸形得到矫正,保持椎管容量和形态,进而保护神经组织。但此方式存在较大创伤性,正常组织受到损伤,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的可能性较大,神经根会受到损伤,且手术本身则对腰椎关节有损伤性,腰椎不稳有所加重。但此研究中所研讨的重点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小切口开窗微创术实际上是全椎板切除间和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的微创手术,在显微镜协助下将椎间盘切除,对操作者技术和仪器设备要求均较高,费用较高,且手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操作性不强。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具备显微镜优势,切口小,损伤小,手术时间得到缩短,脊柱结构稳定,远期疗效明显,并发症低,对术后恢复存在有利作用,患者经济负担小[3]。且此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优势性和可行性。综上,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疾病建议可给予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1]杨佳宁,宋有鑫,赵丽丽等.后路Quadrant通道下MIS-TLIF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5):395-400.

[2]李士荣,于秀淳.三种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4,11(5):58-62.

[3]梁成民,崔西龙,于海洋等.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剖学特点及术式选择[J].中国骨伤,2016,29(7):640-644.

论文作者:刘智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智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