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生态园林的建设和发展。生态园林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完善城市的整体环境建设。本文就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对于环境的进化以及地区的美化,生态园林产生的作用非常大,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园林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人们发展和居住的要求,帮助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在对其进行布局设计的环节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将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知识应用,同时合理的对大自然的环境资源进行配置,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证生态园林能够持续发展。
1植物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功能作用
(1)点亮环境。长期生活在节奏快的城市里,人们着眼能看到的事物就是宽阔的马路、高耸入云的大厦、各种各样的商场以及密密麻麻的车辆。虽然说经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却让城市的环境变得更加单调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态园林的美是一种静态的美,一种自然的美,一种能够让人们放松心情的美。因此建设生态园林,种植绿色植物,能够点缀城市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观赏作用。(2)净化环境。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工厂尾气排放量一直在增长,除此之外,城市的私家车增多,汽车尾气的排放也会对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建造生态园林,势必会种植很多绿色植物。众所周知,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这样一来,就能够对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得到平衡,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3)优化空间。生态园林的建设,离不开植物的点缀。合理的对植物进行配置,能够有效地优化生态园林中的空间,让整个空间变得更加科学立体,提高园林的观赏性能。不同的植物配置方法,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态,都会对整体布局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植物的配置会直接影响整体园林的布局和空间效果。
2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1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原则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反映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影响,以及物种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要时刻遵循原则,充分考虑植物之间的特性,科学合理的选择植物并进行搭配,防止出现植物之间的竞争和互相侵略,从而建造一个物种稳定、结构合理的而生态园林景观。另外生态位原则的应用还有利于植物之间的互相搭配和补充,既可以合理充分的利用资源,又可以促进生态园林的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高观赏价值。设计过程中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周围环境的特点,可以随时进行合理调整,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应选择生命力强、吸附污染杂质比较强的植物。对于道路两旁的植物应选择枝叶比较茂盛,对于土壤中的营养充分要求不高的植物。真正将生态位原则运用到生态园林的建设中。
2.2统一性原则
在对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进行设计时,要对植物的颜色、比例以及树形等方面进行考虑,做到统筹兼顾,使植物之间可以进行有机结合,并富有变化,将植物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显示出来,让生态园林既和谐统一又生动活泼,生态气息浓厚。而不规则的园林设计会使得园林看起来杂乱无章,没有美感可言。颜色太过繁复,会让人无所适从心神不宁,但是也要避免太过单一,缺少变化,使园林呈现出单调呆板的视觉感受,因此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中要求,和谐统一中还要带有一点变化。
2.3均衡原则
园林景观在设计上要注意将不同种类的植物按照均衡的原则进行搭配,这样会使园林景观看上去比较合理、舒适。如果植物的体积比较大、颜色比较鲜艳,枝叶比较茂盛,在设计上会给人一种比较压抑沉闷的感觉。同时在设计上还要注意园林周围的环境和植物,能够将设计与周围融合在一起,对于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会有很大的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均衡原则又分为对称式均衡和不对称式均衡,这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道路两旁种植较大的松树,旁边就需要种植较小的花灌木,从而达到均衡的效果。
2.4景观性原则
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还要具有外在的美感,植物之间的配置要重视艺术性以及科学性。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依据植物的造景功能和观赏来进行植物的选择,比如可以观赏叶子的观叶植物,观赏花朵的观花植物,还有可以随着季节变化而变换颜色的园林植物,这些都是可延长植物园林观赏周期的,而且还能让园林植物景观更具有美感。
3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策略
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对园林整体布局产生指南作用,不仅如此,合理的配置方式更加能够彰显出生态园林的特点,让园林更加亮眼,更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在生态园林中配置植物,是一门艺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技巧和原则。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品种、颜色、形态、功能等特点,尽可能的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植物,让植物成为提升园林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植物的配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体现季节特征
在设计生态园林的过程当中,植物的配置策略可以以季节为依据。简单来说,就是让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能够看到不同的景色,让人们能够通过对生态园林进行观赏而体验到四季的变化。在物欲横流的城市生活之中,人们匆匆忙忙无心去体会四季的美好,城市环境也无法及时的体现出季节的特点,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能够实现这一功能。如在春天,梨花、桃花、玉兰、迎春花等各具特色;在夏天,百合、荷花、郁金香等各自盛放;在秋天,菊花、芙蓉、桂花等香飘几里;在冬天,腊梅、杜鹃、水仙等竞相绽放。除此之外,要保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常绿植物,比如说冬青树、柏树以及雪松等等。通过植物的配置来体现出季节的特征,能够有效地提升生态园林的观赏特点,吸引人们的眼球,点缀城市环境。
3.2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应注重将植物的花朵和叶片进行结合,合理搭配。叶色美观,色彩艳丽的植物有许多,单独放置会减少它的美丽,不足以吸引众人,但是如果将它与一些观花植物放置在一起,会增添植物的生机与或活力,更能显现出植物自身独有的美丽。当然,观赏植物在摆放的位置上也要注意,可以将其放置在比较显眼或突出的位置,这样观赏效果会更加好。
3.3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
在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选择都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都是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之处。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是构成完整生态园林的两个重要部分,但是木本花卉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对植物进行搭配的时候,可以巧妙利用草本花卉的优势对木本花卉的不足进行弥补。为了园林的景观能够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可以将木绣球和美人蕉搭配在一起,樱花树和偃柏以及万寿菊搭配在一起等等。
3.4注意层次
层次感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设计中注重对植物的分层、色彩的搭配会使园林设计看起来更加美观,错落有致,增加植物的丰富感。例如在对不同种类、形状、颜色的树木、花朵进行搭配时,应按照高低大小的顺序,对植物的生长周期也要考虑,延长观赏时间。
3.5注意种植密度
在设计植物群落的时候,要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速度进行具体的分析,按照其生长特点来合理的安排植物之间的种植距离。因为植物群落有过早郁闭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设计植物群落的时候,还要对树木的栽种密度进行调整。对于已经确定的栽种密度不能对植物摄取水分阳光产生影响,比如灌木的生长速度较快,常常会占用将常绿乔木的正常生长空间,所以在栽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灌木和常绿乔木的栽植搭配。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在设计上要注重结合周围的环境和植物的特性,将生态学与艺术学完美的融合到生态园林的建设中,综合考虑可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促使生态园林的设计能够与之融合的一起,互相依存,促进发展。另外在植物的配置上要追求简单而不失优美的目标,将各种植物进行简单的配置之后呈现出比较高级的形态。因此要求我们在现有的园林设计中不断创新,为生态园林的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促使我国生态园林景观取得飞跃发展,不断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称称.探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现代园艺,2015(04).
[2]付向飞,刘智绍.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7(10).
[3]于冰沁,王向荣.论园林植物配植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4]韩英超,张美祺.分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
[5]胡钰,刘荔艺.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9).
论文作者:梅霄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0
标签:植物论文; 生态园林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园林论文; 原则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