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创新探索论文_朱笋

“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创新探索论文_朱笋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图书馆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能够借助网络工具来寻找不同种类的书籍和资料,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浏览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况给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使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因此,应改善和提高图书馆资料管理的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资料;管理创新

当今世界,互联网正以开放、包容、共享的姿态将所有的人、服务、应用连接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浙江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 人 们 的 生 产 生 活,有 力 推 动 着 社 会 发 展”。“互联网+”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以席卷之势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如有人所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传统应用和服务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

“互联网+”的机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事业而言,不仅是对其管理和服务模式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注入了新的动力,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新引擎。面对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浪潮,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变革,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创新意识,主动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什么是“互联网+”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也随之成为年度热词。相比早先提出的“互联网+”,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互联网+”在内涵上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3年以及10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互联网+”行动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将通过与公共事业和生活服务业的融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切实改变。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联盟”成立。“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

二,“互联网+”的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大于二,才能体现这个“+”真正有价值和意义。“互联网+”实质就是一个融合创新的过程。“互联网+图书资料管理”同样也是二者进行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其中的“+”不仅仅是指互联网技术上的“+”,更是图书资料管理在服务理念和思维模式上的“+”。

二、依托“互联网+”进行图书资料管理带来的优点

(一) 打破传统管理的局限性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都是以纸制书籍为主,各个图书馆的藏书也是有限的,如果要进行共享,就要费时、费力的进行搬运,而且在搬运的过程中也容易损坏图书,这就为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大了难度,设置了障碍,只有进行网络化管理,才能改变这种现状,使图书信息得到全球化的共享,各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减轻图书资料管理员的工作量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总是有书、有卡、有帐,作为管理员不仅要做到优良服务,还要做到账书相符,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图书室,各类的分类账特别多,进行查询和记录的工作特别的繁琐,并且还容易出现遗漏,实现网络管理大大解放了人工,并且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

(三) 服务形式更多样

“互联网 +”服务模式,就是图书馆整合多种类型资源,提供多种获取途径,向读者提供多样化、多类型的服务。读者除了可以像传统模式一样借阅实体文献、获取数字资源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信息终端,在线获取资源。在读者服务过程中,融入移动互联技术,让读者通过手机终端即可获取图书馆的资料。不仅给读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灵活的使用方式,同时也使图书馆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图书馆还可利用二维码技术将纸质图书的数字化内容获取链接制作为唯一的二维码,读者只需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阅读电子版图书内容。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那么图书馆的“互联网 +”资料管理模式也会为读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获取途径。

(四)服务推广更具个性

在“互联网 +”服务模式中,除了传统的面向大多数读者的共性服务以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对读者的借阅习惯、爱好、信息需求甚至社交方式等进行数据分析,提供针对性强、个性化的智慧服务。例如,简单的阅读推广,大多数图书馆都提供“新书推荐”“新刊先睹”等类似报刊的宣传和推广。虽然,利用网页、公告、海报的形式向读者宣传时覆盖面较大,但缺乏个性化。如果对读者的阅读习惯、爱好等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送其感兴趣的图书资料,不同信息类别的读者便会接收到更加个性化的书目信息。

(五) 服务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利用“互联网 +”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本质在于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服务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减少读者获取服务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服务效率。图书馆通过移动互联技术,让读者通过手机、PAD 等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就可查询获取图书馆的公共文献资源。通过统一知识检索平台,读者便可以只做一次操作,即可对图书馆的各类型资源进行查询,减少读者的操作难度及复杂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当前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他们通常用收藏的方式来管理各类书籍。大部分图书馆都收藏了各类学科的书籍,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藏书的目的。藏书的目的在于给读者提供更多难得的资料,但是图书馆却没有发挥藏书的作用,仅仅是将书放在规定的地点,不去拿出来供人阅读,这没有将每本书籍的作用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再加上有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会去主动管理书籍,缺乏服务意识,这就造成了图书资源的浪费。

(二)缺乏经费,无法构建信息平台

当前,不管是构建数据库,还是引用电子读物都会花费较多的资金,同时,纸质期刊的费用也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当前许多图书馆的资金有限,它们没有更多的资金放在构建数据库、引用电子读物上,因此许多图书馆选择收藏纸质期刊。这种单一、落后的做法导致读者所阅读的信息并不完整。

(三)纸质文献利用率低

大多图书馆根据不同的文献载体,设置不同的阅览区域。读者查询到需要不同类型的文献时,往往需要至不同的阅览区域进行借阅。而且,读者还会遇到部分文献因为不在馆、孤本、破损等原因无法借出。这就影响了读者的使用,且降低了文献的使用效率。

(四)文献检索途径繁琐

现有的公共图书馆中,基本实现了馆藏书目联合检索,但仍无法做到对图书馆资源的统一检索。如读者检索某一知识点时,除了利用书目检索系统检索相关书目信息外,还需要通过不同数据库的不同检索引擎,经过多次检索才能获取此知识点相关的完整文献信息。

(五)文献获取途径单一

读者在利用互联网检索到所需的文献后,纸质文献必须亲自到指定馆藏阅览室进行借阅。甚至一部分数字资源也需要在图书馆内利用固定 IP地址访问,才可以获取。获取方式的单一性,使得一些到不了图书馆的读者无法使用图书馆的资源。

四、“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探索

(一)网络化的图书资料收集

以往的图书资料均以馆藏型为主,所以不论是购买图书资料,还是整理、存储图书资料,均需要手工的方式进行。而当前已经处于“互联网+”时代,所以图书资料管理也应从传统的馆藏型转移到网络型,并实施电脑化的操作。

(二)专业化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对其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也应及时提高自身的网络应用能力,强化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需要,并在做好图书资料的采集、加工以及处理等工作外,还要以信息工程师的角色参与到系统的建设、维护和优化中来。

(三)数字化的图书资料管理

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是发展必然的趋势,尤其是在变化迅速、包罗万象和数量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只有合理地开发和配置网络信息资源,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要开发和配置网络信息资源,图书资料管理部门应逐步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数字化,即在原有纸质资料基础上引入数字化处理技术。在对纸质资料进行整理、编号、储存的同时,将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优势应用于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中,将图书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据库,方便需要者查阅。

(四)现代化的图书资料管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为了加强文献的网络化建设,一直注重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并具有各自的特色,而不足之处就在于其规范性和标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图书馆自身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往往功能不一、标准各异,而这就难以全面的实现图书资源管理的网络化和现代化。所以,为了实现“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图书馆应切实将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现代化以及科学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网络信息建设的同时,促进图书资料现代化的管理,而这就需要各图书馆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及时学习先进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五)开放化的图书资料管理

网络环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图书资料主要存储于网络数据库之中,而传统的馆藏方式已经突破。所以在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网络环境下对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着力构建开放、主动、多元的管理模式,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为载体,切实加强网络信息服务的开展,扩大读者的范围和领域,加强环境和硬件设施的完善,尽可能地满足读者多元化和开放化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图书资料管理的开放化实现。

(六)切实加强用户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资料管理创新,必须切实注重用户的教育,掌握电子信息检索原理、基本流程和技术,并通过宣传的方式强化用户的使用能力,亦可以借助互联网传播其使用方法,在不同的检索系统中采取不同的检索方法,并在下载过程中做到文明下载,尤其是采取插件进行批量下载时,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还要在实际运行中对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确保图书资料管理水平的提升。

(七)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是架式管理,主要好做防潮、防虫、防火等工作,而网络化的信息虽然不需要考虑这些传统的安全工作,但是网络安全管理更应该重视。虽然信息化的图书资源更容易保管,占用的空间资源也更少,但是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图书资源更缺乏安全性。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子化图书资料的管理力度,防止黑客、病毒的入侵;要安装相应的安全系统软件,定期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性进行检查,通过用户登录、密码输入、防火墙等技术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防范,切实做到保护电子图书资源的安全性、完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图书资料管理创新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应学会加强网络技术的利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图书资料的管理创新,以更好地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事业的发展。此外,在加强网络技术利用的同时,还应及时防范因此而带来的威胁,以便更好地促进其健全地发展,从而在激烈竞争的“互联网+”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宋艳霞.“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用户服务创新探索[j].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2016(6)..

[2]邓凡力.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8).

[3]王建红.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j].科技展望,2016(8).

[4]陈凤娟,孙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 (

4).

[5]聂云莲.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资料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若干途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4).

论文作者:朱笋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创新探索论文_朱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