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结合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论文_赵骁虎1,刘官磊1 王烨明2 田旭2,东靖明(通讯作者)

手法复位结合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论文_赵骁虎1,刘官磊1 王烨明2 田旭2,东靖明(通讯作者)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 南开区 300193)

(2天津医院 天津 南开区 300193)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手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16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急诊立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随后手术治疗。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75%。结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急诊手法复位纠正畸形,能够促进术前软组织肿胀的消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时复位难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腕关节;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14-02

桡骨远端骨折是非常常见损伤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6[1],多发生于老年女性。目前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推荐手术治疗,恢复腕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早期恢复腕关节及手掌的功能[2-4]。其中骨折畸形明显者,常常伴有软组织条件差,术前等待时间相应延长,造成在择期手术时复位困难。因此在手术治疗前,应先行有效的手法复位,初步纠正畸形,恢复力线,石膏临时固定,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1.材料和方法

选择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天津医院上肢二病区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4岁②闭合骨折。③随访时间大于1年。排除标准:①开放骨折,②合并有上肢其他部位骨折,③患者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④病理性骨折;

本组包括1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24~71岁,平均47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伤1例,高坠伤3例、扭伤1例;其中左侧11例,右侧5例。

方法:本组病例均入院后拍摄腕关节正侧位片,在急诊室采利多卡因局麻后,患者取坐位,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方法。对于B型骨折,一助手握其前臂中上段,术者握其腕部,拇指置于骨折远端,其余四指置于腕掌部,顺势拔伸牵引1~3min,根据桡腕关节面脱位的方向,过伸或过屈,复位骨块。对于C型骨折,特点为骺与骨干分离,同时累计关节面,同样在纵向牵引的基础上,逆受伤机制初步恢复桡骨的高度,纠正旋转畸形。经透视复位满意后,助手要握住骨折部位,采用石膏外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据骨折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均采用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其中加桡侧柱钢板1例,背侧钢板1例,外固定支架1例。

术后处理:术后抬高患侧消肿。术后第2天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上肢关节功能练习。腕关节支具固定前臂于旋后位,2周后行腕关节主动锻炼。术后第1~3周摄X线片查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情况,术后12、24周摄X线片查骨折愈合情况并观察腕关节功能。

疗效评价:记录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从骨折愈合时间、桡骨骨折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疼痛方面对疗效评价该组患者恢复情况。评价结果:优:0~2;良:3~8;可9~20;差:≥21。客观评价依据正常活动度。

2.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受伤至手术日期为9天(3~25)。手术时间为60~90min,平均76min,出血量为50~100ml,平均为68ml。患者住院时长为6~32天,平均14天。

术后切口均无感染及血肿等早起并发症,均一期愈合。该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2,可1例;优良率:93.75%。本组病例无伤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骨质量的降低,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正逐渐升高,本组病例均选择闭合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能达到的目的有以下方面:一是能够减少骨折断端对皮肤产生的压迫,减少创伤的再发生;二是能纠正畸形,初步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三是放松断端周围的软组织,加速肿胀消退,为日后手术创造良好的局部环境,从而通过减轻复位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创伤[3-8]。术中尽量做到解剖高度及角度的恢复,结合关节面的平整可以减少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概率。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稳定牢固的固定是术后早期参加功能锻炼的基础[7-9]。

4.结论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在伤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能够促进手术前软组织肿胀的消退,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时复位的难度,结合手术治疗于骨折部位使用钢板进行加强,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献文,刘晋平.4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体会[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2015:1-1.

[2]张勇,阿良,张乐等.固定方式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长度维持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3):246-248,254.

[3]宋海波,周昭辉,蔡军和等.筋骨并重理念在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2):128-131.

[4]康志刚,徐彬.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6,(2):38-39.

[5]张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D].东南大学,2015.

[6]高志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刊,2014,(8):

[7]张少勇.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148-149.

[8]张鸿程,查庆林,孙洪波等.中西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0):117-119.

论文作者:赵骁虎1,刘官磊1 王烨明2 田旭2,东靖明(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手法复位结合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论文_赵骁虎1,刘官磊1 王烨明2 田旭2,东靖明(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