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心理学思考_亲社会行为论文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心理学思考_亲社会行为论文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心理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青少年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某中学学生,在同班同学获得全市的大奖后,不是高兴,而是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在背后大发议论,评头论足;某学生听说同学自我感觉考得好,竟然偷偷溜入教师办公室,将同学试卷的正确答案全部涂掉;一个15岁的少年,为了能保证自己上大学,在父母宣布“三个孩子谁考上大学就供谁,考不上的要干活挣钱供考上的”后,将自己的亲生弟妹同时活埋,理由竟然是“杀了他俩,父母就可以集中精力培养我上大学了”;无独有偶,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被同伴在游戏中埋葬。这些现象和案例让大人们震惊了!长期以来,在人们眼里,中学生都是单纯的孩子,人们过多地关注经济、生活,却把身边的孩子疏忽了!

于是,人们开始把青少年的行为和其道德品质联系起来,诸如,“品德败坏”“品行不良”等,其实,在青少年这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其中,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丧失是其根源之一。

亲社会态度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乃至奉献等利他的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派生出来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与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相反,逆社会态度是指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态度,由逆社会态度派生出来的行为则是逆社会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E·O·威尔逊认为,亲社会行为倾向源于动物的遗传本能,亲社会行为在动物身上有很多体现,在蜜蜂中,工蜂会用叮的办法攻击入侵者,当它叮了入侵者以后,螫针就留在入侵者身上,这样叮入侵者的工蜂就死掉了。这说明,工蜂虽然死了,但它却增加了蜂群生存的机会。威尔逊同样认为,亲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本性”天生的部分,在我们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无须学习的。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丧失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从社会来说,现代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商业电影电视,出于商业目的,大肆渲染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残酷争霸,自我意识尚未发展成熟的青少年容易受到感染和误导,盲目崇拜那些人性泯灭、置人于死地而后快的“超人”。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带有利己主义的色彩,让孩子“各人自扫门前雪,别管他人瓦上霜”,甚至教孩子去损人利己。

学校中教师权力的不恰当使用也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社会因素之一。由于教师的角色使然,奖励和惩罚成了教师的权力。但是,一些教师在运用自己的权力时,有失公平公正,破坏了学生身上潜在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久而久之,不仅会造成学生漠视教师的奖励与处罚,而且,受表扬的学生很快成为众矢之的,很难得到其他同学的“亲社会行为”。长此下去,学生会把这种情绪迁移到其他人身上,“亲社会行为”倾向也就逐渐消退。

青少年压力过大是其“亲社会行为”丧失的诱发原因之一。在部分学校中,过度的畸型竞争使分数成了学生身上沉重的包袱,并且,学生的主要压力还不仅仅源于课程本身,家长及外界所施加给他们的心理上的压力才是最大的“负担”。在这种压力之下,青少年满脑子只有竞争,只有战胜他人,嫉妒、自私、不与人合作等不健康心态与日俱增,长期下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本能倾向消失殆尽。

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是“亲社会行为”丧失的主观原因。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期望值太高:一般个体总会对自己提出一定的期望,但如果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厌世心态,并且把怨恨迁怒于他人。②自卑感太浓:适度的自卑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迎头赶上,但自卑感太重,则可能使人走极端,退缩,保守,或者出现攻击他人,怨恨他人,以他人的失利做为维护自己心理平衡的支点。③嫉妒心太强:其他同学在学习成绩方面的优秀,能力方面的专长,仪表上的出众,家庭物质条件的舒适等都会导致部分同学由羡慕发展到嫉妒,从而造成心理失衡,进而不择手段地追求,一旦追求不到,则以破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嫉妒心。④承受力太弱:过度挫折可引起学生趋向目标的行为受阻,导致心理承受力不稳定的学生去寻找产生挫折的客观原因,攻击认为使其产生挫折的人或物,从而产生逆社会行为。⑤自私心太重: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特殊的“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下,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之上,在学校则表现为不愿帮助他人,害怕同学超过自己。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丧失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如下措施帮助学生恢复或强化“亲社会行为”。

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①渗透美育功能,创造美的学习环境:美的环境会减轻甚至消除压力,可以通过强化美育功能,如美化教室,开展献爱心活动,同学间团结互助,帮助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举行各种歌咏、朗诵比赛,组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等,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较全面发展,从而缓解压力。②运用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站、电视台等宣传阵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设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学会放松、学会转移、学会宣泄、学会自慰、学会幽默等心理调节方法的辅导,还可通过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等来缓解心理压力。③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通过举办家长会、教育经验交流会、家校互访等形式,帮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引导孩子与父母多沟通,帮助家长确定对孩子合适的期望值,对孩子不作过高要求,努力为孩子创造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二、满足学生的亲和需要,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帮助学生克服嫉妒与自私心理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有一种合群的倾向,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这种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寻求伴侣和友谊的需要,称之为亲和需要。亲和需要展示的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社交等活动,使他们在紧张的文化学习之余,开阔视野,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满足学生的亲和需要,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集体产生归属感,进而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认识到集体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大家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从而培养学生乐观开朗、豁达大度的心理品质,抑制嫉妒情感的萌芽和滋长,消除学生中存在的自私与嫉妒心理。

三、为学生提供相互理解和宽容的机会,促进集体成员的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指的是一个团体或集体中的成员,心理协调一致,或指人们之间在言谈、举止、思想观点、个性品质、风度、气质等方面能为对方心理上所接受,至少在某一个具体方面被对方认可。心理相容能使人们关系和谐一致,反之会使双方感到别扭、合不来,甚至产生埋怨、嫉妒或怨恨。心理相容是人们正常相处的重要心理成分,是集体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为了促进集体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正常交往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场所。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世观点和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用真诚的友谊化解敌意,用不屈的意志克服困难,用坚强的毅力忍受痛苦,用微笑去迎接生活。要使学生意识到“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一生有高峰也有低谷,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优势也有缺陷,只要这些缺陷不是原则性的,那么都可以给予谅解和宽容。这样,才会活得潇洒,活得轻松,活得快乐,活得舒心。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视角转换技能,增强学生对他人的认同感

社会视角转换是一种社会认知技能,是指在自我认知或处世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在自我与他人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体验他人的观点,最后得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观点或结论。社会视角的转换保证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达到一定的客观化程度,从而对他人产生认同感,做到理解他人,接纳他人,消除不该有的狭隘心理。教育工作者可通过行为诱导,角色扮演、命题作文、人称改写、结合生活事件换角度思考等具体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发现和体验对方的苦与忧,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使其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将对方的优点作为自己崇拜和羡慕的对象,将对方的缺点看得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产生同样的体验,这种角色换位设身处地思考,可以使双方进行信息交流,情感相通,减少人们之间的相互埋怨、嫉妒,攻击甚至互相残杀,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标签:;  ;  ;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心理学思考_亲社会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