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华丛丛

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华丛丛

齐河县水务局 山东齐河 251100

摘要: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在提升我国国民经济上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且开始构成了农业灌溉、日常饮用为主的完整农业水利工程。在推动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的同时,推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农业水利工程给周围生存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带来不小的影响,需要应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生态环境;影响

1农业水利工程施工现状

当前,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了较快的发展,这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必然结果。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污染物,威胁着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水利工程在防旱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还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方案设计不合理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这些问题使改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成为重点。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库蓄水潜力会对下游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工程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为,生存环境的非正常改变,就会使部分动物无法遵循正常的自然规律迁徙越冬或繁殖,有些植物不适应变化,由此而出现慢慢退化的情况。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良好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并且要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2.2噪音问题

实现水利工程安全有序的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农业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中,经常需要爆破、挖填作业等,这些都会给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给爆破人员、机器操作人员和周边地区的居民生活造成麻烦。

2.3施工工地的空气污染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材料中,水泥、石灰等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水泥、石灰具有易挥散及易传播等特点。所以,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一定会造成粉尘污染,施工人员及当地民众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将呼吸到这些有害气体,使他们的健康受到威胁。

3农业水利工程同环境影响的关系研究

3.1环境状态的预先调查分析

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进行环境状态预先调查分析的前提,也是保证环境状态调查结果科学性、权威性的重要保障。首先,对于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地区的环境各项指标作出检测,获得有关数据,对有关数据加以分析,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空气洁净度、微生物含量、植被覆盖率、植物种类数、负离子浓度等多项指标,在对以上指标进行科学衡量后,形成数据,供有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及研究。

3.2环境状况的详细研究

环境的状态主要包括环境承载力、环境压力及环境响应能力三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态环境承载力,扩大了环境的有益影响;其次,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即增强了生态环境的负荷,甚至引发盐碱化等不良自然灾害;最后,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增强了环境响应能力,即是社会公众进一步明确的环境质量的测量指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保护。

3.3综合分析评价

由以上对环境状态和环境状况的调查及研究可以看出,农业水利设施与环境状况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同时,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改善环境指标、优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系统性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农业水利设施在不同时期对环境的影响,以此改进水利设施建设。

4解决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4.1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为主,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切实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工程的建设。施工前,在制订施工方案计划时必须做好环境预防保护工作,改善和调整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4.2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中

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按照生态环境检测要求,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比如,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水土等资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范,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对于施工过程中污水造成的污染,要及时做好废弃物和污水的处理,将生态环境保护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个施工环节中。不仅如此,配置相应的生态环境检测设备十分必要,要以检测的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积极寻找有力的措施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在农业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制订施工规划方案时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融入施工的每个环节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如果在确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有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施工行为,必须及时提出并制订可行的解决方法。另外,相关监督管理人员要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对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废弃物、垃圾和污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此外,还要对生产设备和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安排和放置,以降低噪音污染为基础,严格控制施工周边的水土资源,保证工程建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4.4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可循环使用资源的利用率

对不同的资源材料,运用不同的方式,使其能够产生最大的价值。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物品材料进行充分的运用,有效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能够使开发的新资源所产生的污染降到最低。

4.5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时,一定不能忘记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在进行施工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从而减少噪音污染,避免影响周边居住的居民。而对于产生较大噪音的工程,则应尽量选择白天进行,避免夜间施工。

4.6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为了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一方面要做好各个阶段的施工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生态环境承载力建设。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在对河流径流和水文条件进行改变之前,需要确保河流自身的需水量,这是确保不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关键措施。最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水利工程被越来越多的建设起来,在工程建设进程中涉及到移民和耕地补偿,并且移民数量和补偿费用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在建设前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深入研究水库的承载能力,制定合适的建设计划。

结论

总而言之,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当复杂,涉及到周围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和水土资源保护等工作。因此,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但要实现农业水利工程施工的社会和工程效益,而且要实现农业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时鹏.福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38-42.

[2]张景春,爱军,王艳波.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关系分析[J].吉林农业,2013,03:260.

论文作者:华丛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华丛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