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廖永伦[1]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叁,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郭灵[2]2007年在《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作指导。在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在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将得到较快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应有新的思路,不断总结和探索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思路与方法,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以指导小城镇建设。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突出重点,优先发展条件成熟的小城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小城镇的素质。农村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小城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乡镇工业集中发展可产生规模效应,带动商业、金融、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小城镇普遍偏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普遍较弱。正确引导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不断提升城镇的档次和品位,大力推进城镇现代化。一是要大力加强城镇建设与管理,逐步推进城镇建设、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城镇净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努力促使小城镇向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城镇的档次和品位,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二是要营造独特的文化内涵。要赋予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现代城市标志性景观的构筑,同时,切实增加投入,建设一批上档次的文化设施,繁荣群众文化,多出文化精品。叁是要推进人的现代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在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要正确引导市民的文化消费,注重培养居民现代的思想意识、现代的行为道德、现代的知识技能、现代的生活方式,为小城镇走向现代化培育良好的主体因素。四是要坚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和谐协调,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控制人口,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治理环境污染,通过绿化造林、植树栽花种草、治理河道,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吸引投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统筹规划,建设道路通畅、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也是建设管理小城镇的依据。小城镇发展重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体系,有序推进。在小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规划中,要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规划有序地进行城镇建设和管理,强化城镇的功能集聚、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的规模化、外向化和高级化。按照超前性、科学性和本土性的原则,统筹规划,把小城镇建设与县城建设、开发区建设结合起来,与旧村改造结合起来,与农村一、二、叁产业的合理布局结合起来,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通盘考虑,建设道路通畅、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城镇,实现城乡的一体化。

赵之枫[3]2001年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主导、农村地域广大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建设研究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从事单纯个体农业生产的聚落,社会分化带来异质性增强,农村的生产要素面临着分化和重新组合的要求,从分散走向集聚。村庄集聚是村庄空间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村镇规划的忽视,尤其是对于小城镇镇域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几乎仍是空白,造成现有的村庄规划理论严重滞后于规划实践的发展,实践中往往用简单化的空间集聚模式来处理当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新型农村,缺乏对村庄建设融合多学科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导致规划实施乏力。因此,必须对此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推动乡村转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一研究对于建构更为完善的农村发展理论体系,指导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力图借鉴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的背景、机制、特点,把握村庄结构的变迁。结合多层次规划实践,从新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划理论,并进而研究保证村庄集聚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与方法革新,以求得整体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拓宽研究视角,综合乡村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立足于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全面考察村庄结构转型与集聚的背景与机制,探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结构转型的一般趋向。指出村庄结构的变迁是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与重构密不可分的。农村工业、农业以及剩余劳动力的分化与重组孕育了村庄的分化与重组。村庄集聚是农村社会各种资源要素重组和整合的要求,是农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次,研究突破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传统视角的局限,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将村庄放入城乡体系中进行整体的研究,从观念和规划模式层面提出以新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区域整体发展原则指导村庄集聚的新规划理念,努力构建符合产业发展和城乡关系的合理村镇体系结构,从宏观上推动村庄集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结合村庄集聚建设实践,从多层面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村庄建设,提出相关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村庄建设实践和具体管理的运作提供可操作的实质性意见。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推行符合农村建房特点的农村合作建房制度,以及采取适宜乡村特点的建设方法,在新乡村建设中促进聚落建设的自主性、渐进性和适宜性,具体指导村落建设。

杨昌鹏[4]2012年在《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贵州城镇化作为西部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会严重影响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严重影响贵州现代化进程,还会严重影响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蓝图的实现。本文以贵州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力图通过多维度地对贵州的历史与现状辩证分析,合理地判断贵州城镇化水平,明确贵州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设计出相对完善的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贵州的城镇化既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结合贵州的地方特色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对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马克思城镇化理论,还对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贵州具有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与系统的方法、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应坚持的原则,应处理的关系,提出了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文共分10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突破的方向与主要目标。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这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主要阐述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理论,运用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第叁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然后从历史角度、从“叁农“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等方面说明了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四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该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从贵州城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发现贵州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城镇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第五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该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造成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困难之处,即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较差,由于城镇化根本动力不足-人的素质低、产业转化动力不足、持续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由于经济薄弱与地理限制,使得贵州城镇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第六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该部分主要分析了贵州具备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的支持、自身优势的支撑,以及区域合作的深入推动等几个方面。第七部分:贵州城镇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该部分认为贵州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坚持以能源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品等地方特色。第八部分: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该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想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目标,建立了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第九部分:贵州城镇化要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几个关系。该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几对矛盾关系:(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4)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6)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第十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该部分认为要解决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就应充分考虑贵州面临的困难,发挥贵州的特色优势,通过完善城镇化建设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罗崇敏[5]2006年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指出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叁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叁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叁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李金叶[6]2006年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较落后水平,但新疆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如何形成这些特色农产品优势及集聚效应,是本选题的初衷。本选题研究的技术路径是沿着什么是优势、什么是特色产业(产品)及其产业带——新疆建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约束条件——如何建立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思路演进。 本选题在研究中着力强调了以下观点:1.如果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在农业发展的市场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下,必将束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与全国相比,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并不是土地,而主要是劳动力素质、资本、技术等,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有利于突破这种束缚。3.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与经济发达区无需拘泥一式,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应回避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劣势,围绕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实现产业连动。4.新疆农民收入低,一些地方至今未解决温饱,其原因不仅仅是农业经营收入低,而更重要的是非农产业收入低,是缺乏发展经济的人才和环境,从更深层次看,是由于农业经营体制和观念的落后,是新疆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太弱。5.强调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建立了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与环境的损失及生态协调、城镇化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优势整合之间的逻辑联系。6.提出新疆应实施“突出重点,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尝试构建了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发展框架。7.在新疆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中,除了运用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外,还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界最新的研究方法——VAR的Granger因果性分析,注重从农民收入变动角度筛选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

卢明富[7]2008年在《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城镇化率达46.7%。2007年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个省级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未来战略定位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构建区域生态支撑体系。但对于目前重庆市城乡差别大,应如何进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重庆市未来发展大局。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是现阶段发展农村经济,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加工绿色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发挥各地区资浑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而小城镇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加强小城镇建设,不仅能培育和形成农村地区经济辐射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吸纳大量的农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数,有助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实现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小城镇的支持,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对于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形成生态农业与小城镇结合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本文正是从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结合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阐述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发展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为例,分析了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在通过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找出百胜镇在涪陵区及整个重庆市当中的合理定位,并针对百胜镇在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相互作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生态农业与城镇化向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及理论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生态农业建设理论和小城镇发展理论;第叁部分: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和结合的形式研究,包括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结合的形式研究;第四部分:百胜镇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相关思路与对策,包括研究区概况,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其结合的分析,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奋斗目标与发展对策;第五部分:结论与讨论部分。

葛福东[8]2010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研究。从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到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列入“四位一体”全面发展体系,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农村社会建设是薄弱点,也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有了改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冲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进入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迅速转型的转型期。而伴随着农村发展带来的喜人成绩及农村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的社会问题日渐增多,农村社会日趋复杂。可见,当前农村社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最为薄弱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鉴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紧密结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按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梳理,系统地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并通过运用文献分析与典型分析、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就其理论体系对照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实践,包括历史演进、制度变迁、现实特征、社会效果等做出实证分析,以揭示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建设政策存在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并提出适宜的配套政策措施。论文基本实现了叁大目标:一是在理论上通过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建适合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的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理论框架;二是通过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沿革,总结农村社会建设政策执行中的经验教训,并考究其存在的根本原因,以印证并检验所创建的理论体系;叁是通过对农村社会建设的政策分析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目标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可以实事求是地反映农村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的“问题导向”和“行动导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对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周晓红[9]2007年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拓展第二、叁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改善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在新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城镇数量太多,规模过小;布局不合理,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质量不高;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等等。因此,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到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要选择适宜的模式,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要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资。要创新小城镇户籍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文峰[10]2004年在《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文中研究表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发展经济学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规律,但也存在各种缺陷。理论模型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模型却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具有自己的特点,指导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理论也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中国经济除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外,还有大量的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消除的过程。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综合素质较低,因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仅仅是通过农民进城变成工人来完成。在城乡差距缩小的过程中,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环节。 不可否认,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固然是重要条件,但制度变迁是其基本前提。工业化不仅仅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现代工业的发展,还包括微观经济主体的塑造,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以及企业家的培养等;工业化顺利推进不仅是供给能力增强,还要有需求的相应扩大;中国的城市化必须以城乡居民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为前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再造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财政、金融制度的创新。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悬殊,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任务十分艰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市场总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成功加入WTO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所有这些决定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兼顾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确立农民的土地法人产权,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劳动力城乡之间和区域间流动限制的减少,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优质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为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降低技术供给成本,增加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收益,建立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协调机制。 正视农村工业的使命、发展前景和缺陷,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城乡工业发展,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体化的市场机制作用之下,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双层分离的城乡工业发展格局:消除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混乱状况,赋予其完整经济主体地位。 中国城市化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应该采取网络城市化和据点城市化共同推进的二元城市化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市化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农民、农村工业企业、社区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联系紧密。为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探索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机制。调节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健全统一市场的法制保障,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充分流动,并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制度创新,提高要素收益率,吸引要素流入,加速增长极的培育,是实现上述两个二元结构转换之间协调的基本途径。 农户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宏观经济高效之间的背离是我国经济的现实,此 问题产生有深刻的制度原因。进行农村组织的再造,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和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一是走出农户经济行为悖论的重要途 1l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径。 改造宏观经济环境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消除二元的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加强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关键词:二元经济制度变迁结构转换

参考文献:

[1]. 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

[2]. 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郭灵. 四川大学. 2007

[3]. 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 赵之枫. 清华大学. 2001

[4]. 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昌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5]. 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6].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D]. 李金叶. 新疆大学. 2006

[7]. 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研究[D]. 卢明富. 西南大学. 2008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葛福东. 吉林大学. 2010

[9]. 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D]. 周晓红.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10]. 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D]. 文峰. 四川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