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佩瑶,余红灿

宁乡人民医院骨二科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目的:探究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管理方式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参照组基础上施行无痛病房管理),后组间对比其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住院时间、夜间睡眠时间、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N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96.67%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P<0.05。结论:施行无痛病房管理能有效改善骨科患者疼痛、睡眠、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有效促疾病康复。

【关键词】无痛病房管理;骨科;疼痛护理;应用效果

骨科患者于发病、治疗及治疗后各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情况,严重影响其舒适度及身心状况。相较于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骨科患者施行无痛病房管理能有效改善其疼痛情况,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1]。本文就此探究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进行研究。病患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后归为骨科;(2)主诉部位疼痛且影响其日常生活;(3)自愿配合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并发症;(2)交流障碍;(3)不配合。

按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研究组两组。参照组60例骨科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37、23,患者年龄在26岁~76岁间,年龄均值为(45.36±5.68)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粗隆间骨折、半月板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例数分别为9、29、8、14;研究组60例骨科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36、24,患者年龄在25岁~78岁间,年龄均值为(45.35±5.67)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粗隆间骨折、半月板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例数分别为10、30、8、12。两组骨科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对比可知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骨科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即行常规心理疏导、疾病知识讲解、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骨科患者则在参照组基础上施行无痛病房管理,具体措施为:(1)组建小组。由骨科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无痛病房管理小组,对该小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以保障其护理能力及职业素养。(2)制定责任制度。针对无痛病房管理小组,施行三级责任制度,明确各护理人员职责及权力。(3)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NRS(数字等级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得分等级分别为>7分、4分~7分间、<4分。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施行护理干预。(4)健康指导。在强化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同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无痛病房概念,并告知患者常用疼痛评估方式、镇痛药物及镇痛方式,使其了解自身疼痛程度并积极配合镇痛干预。(5)疼痛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以促静脉回流,进而减缓患者疼痛程度。结合患者疼痛评估结果,采用转移注意力、使用或更换镇痛药物、优化环境等措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6)认知疗法。积极与患者头痛焦虑以了解患者情绪状态,针对性给予情绪疏导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同时辅以节律性按摩以缓解患者神经紧张。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均持续至患者出院。

1.3 评价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骨科患者夜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采用NR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问卷形式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以问卷形式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患者得分高于60分则为满意。

1.4数据处理

以SPSS18.0软件对本文结果数据行统计、分析,满意度指标以n(%)形式表达,以卡方检验行组间比较;时间、评分指标以(±S)形式表达,以t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夜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生活质量比较

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骨科患者夜间睡眠时间显著更长,住院时间显著更短,NRS评分显著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骨科患者夜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评估对比可知,研究组骨科患者护理满意率96.67%(58/60)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48/6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8.0863,P=0.0045)。

3.讨论

骨科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情况,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疼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预后,不利于疾病康复,另一方面,部分患者易会因疼痛影响而出现紧张、焦虑情况,不利于临床治疗开展及疾病预后[2]。为此,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需针对性施行疼痛护理以缓解骨科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3]。

无痛病房管理作为新型疼痛管理模式,旨在无痛原则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疼痛干预,以期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疾病康复[4]。由无痛病房管理小组实施无痛病房管理,针对该小组施行三级责任制度以明确职权。在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后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疼痛护理及认知干预,以期提升护理质量[5]。结合本文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N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对骨科患者施行无痛病房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睡眠、生活质量情况。

参考文献:

[1]刘伟.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24):3833-3834,3837.

[2]胡明慧.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1):28,33.

[3]康云,李胜言,贺军等.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163-164.

[4]欧阳浪,杨月英,欧阳礼英等.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疼痛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6):78-81.

[5]翟亚玲,张群英,白新萍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疼痛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3):3700-3702.

论文作者:刘佩瑶,余红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佩瑶,余红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