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论文_李彦华 袁淑青 王景俊 徐延平 张淑芳

李彦华 袁淑青 王景俊 徐延平 张淑芳(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山东济南 250012)

【摘要】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及血清胱抑素C(Cys C) 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88 例2 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 肾康注射液组),经4 周治疗后,观察UAER 和Cys C 水平的变化,评价肾康注射液的肾脏保护作用。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肾康注射液治疗组Cys C 及UAER 水平明显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Cys C 及UAER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 及Cys C 的水平,使肾脏损伤程度减低,对延缓疾病发展、减少致残率有明显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康注射液;尿白蛋白排泄率;Cys C【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23-0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见并发症之一一,随着目前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该病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有效控制,预防肾功能衰竭,成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对延缓疾病发展、减少致残率有明显意义。本文通过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 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对肾脏的保护机制。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在我院诊断为早期DN 患者88 例,均符合1999 年WHO 的DM 诊断标准。人选标准:24 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 UAER) 为20 ~ 200 min 或24 h 尿白蛋白总量为3O ~ 300 mg。排除标准:肝病、脑卒中、血尿、全身或尿路感染、周围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病与肾炎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4 例,男22 例,女20例;平均年龄(54.67±6.44) 岁;平均病程(10.32±3.13) 年。肾康注射液治疗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53.98±6.12) 岁;平均病程(10.82±2.68)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糖、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前2 周未应用调脂药、胰岛素增敏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 优质蛋白0.8 g / kg?d)、适当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当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低于6 mmol/ L,餐后2 h 血糖低于8 mmol / L, 糖化血红蛋白6.5% 时, 进入试验。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肾康注射液治疗组在常规降血糖治疗的同时给予( 肾康注射液60ml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日1 次,治疗4 周。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检测Cys C、UAER、血清肌酐(Scr) 及血清尿素氮(BUN)水平。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所有受检者留取空腹血,抗凝、离心,低温冰箱保存,收集血清,测定血清Cys-C 水平。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Scr,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应用动力法测定BUN,试剂盒由北京万泰德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日立7600 型全自动生化仪。同时留取24 h 尿液,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英国朗道公司提供试剂。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结果见表1 和表2。

与治疗前比较,肾康注射液治疗组Cys C 及UAER 水平明显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Cys C 及UAER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Cys-C 比较( 均数± 标准差)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讨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患病率和致残率不断上升[1] 。DN 是一种进展性疾病,一旦出现明显的蛋白尿,将不可避免地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应早期发现及治疗[2]。

糖尿病肾病主要经历如下病理演变:肾小球高灌注、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区扩张、基底膜增厚、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3]。从尿微量白蛋白(UMA) 开始,逐步发展为糖尿病肾病,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一旦进入终末期,预后不良,5 年的存活率仅为6% ~ 27% [4] 。有研究表明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某种程度的可逆性,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进行干预和治疗尤为重要。但多数早期DN 患者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检查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多在正常范围内,尿微量白蛋白在DN 早期,因肾小球滤过膜的选择性降低,结构成分的改变,孔径增大等原因,在尿中排出已增多,故UAER 检测是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灵敏指标[5]。

胱抑素C 是由122 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带正电荷,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以持续恒定的速率产生,无组织特异性[5]。循环中的胱抑素C 可自由经肾小球滤过,并在近端肾小管被完全分解代谢,不返回血液[7]。

因此,肾脏是清除循环中胱抑素C 的唯一器官,并且肾小管不分泌胱抑素C,因而其血液浓度完全取决于GFR,而不受性别、年龄、炎症反应 、肿瘤、肌肉活动、饮食摄入等因素的影响[8]。胱抑素c比肌酐和肌酐清除率对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变化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因此,胱抑素C 是反映GFR 早期变化的一个理想、可靠的内源性指标[9]。

肾康注射液主要成分:中药大黄、丹参、黄花、黄芪等[10]。

大黄功效清热、解读, 《本经》记载大黄“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动物实验 :灌服大黄的大鼠血清可抑制间充质干细胞(MSC) 的增殖,抑制系膜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而减慢肾小球的硬化过程,抑制肾小管氧自由基增多引起的间质损害,还可减轻对SOD 活性的抑制,从而改善体内OS 状态(OS 是指体内活性氧的生成增多及清除能力的减弱,由此导致活性氧的失衡)。丹参养血安神、活血化瘀,扩张动脉,降低血管阻力,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11]。

红花提取物活血通经、活络,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起到预防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黄芪利水消肿、补气升阳、固表。药理研究表明黄芩能降低血压、降低血小板的黏附率、减少血粘度。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改善肾小球内血液高凝状态,最终达到降低尿蛋白的作用[12]。

本组资料显示,肾康注射液组治疗后Cys C 及UAER 水平均治疗较前明显下降。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控制尿蛋白及改善肾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1]Shankar A,Klein R,Klein BE,et a1.Relati0nshipbeteenlow-normal blood pressure and kidney disease in type 1 diabetes[J].Hypertension,2007.49(1):48-54.[2] 胡蜀红,张建华,蔡仕林.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1,18(5):386-387.[3] 韩玲.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l8(4):103—104.[4] 汤志奇.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相关探讨[J]. 当代医学,2010,16(36):76-77.[5] 黄庆林.尿中微量白蛋白和B2 一MG 测定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评价[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8):1135—1136[6] 方一卿,鲁盈,王永钧,等.血清胱抑素C:一种简便的肾小球滤过率指标[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4):214—215.[7] 苏彩芳,高岩.血清胱抑素C 测定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病案,2006.7(6):47—48.[8] Grubb AO.Cystatin C-properties and use as diagnosticmarker[J].AdvClin Chem,2000,35:63-69.[9] 李培敏,陶庆枢.血清胱抑素C 与超敏C 反应蛋白联检诊断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价值[J].现代医院,2007,7(4):19-20.[10] 牛红心,李小云,龙海波,等.肾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中药材,2011,34(6):942—946.[11] 王爱媛,房辉,王余,等.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I].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308—310.[12] 司廷林,侯慧珍.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清蛋白及内皮素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36—37作者简介:李彦华,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论文作者:李彦华 袁淑青 王景俊 徐延平 张淑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0

标签:;  ;  ;  ;  ;  ;  ;  ;  

肾康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论文_李彦华 袁淑青 王景俊 徐延平 张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