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理论文_陆怡

班主任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理论文_陆怡

摘要:作为一名班主任,总是试图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以期找到相应的办法,给他们指导和帮助。但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往往缺乏沟通的意识,缺少表达的意愿,容易情绪化,有话不肯说、不会说,部分造成了他们自闭、心理情绪化严重这样的心理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班主任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心理

班主任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呢?当务之急就是要从了解学生入手,找到理解和沟通的突破口,呵护学生的健康。

一、察言观色看学生

学生毕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他们还没有学会用假面具来掩饰自己,一言一行都在暗示他们的心理状况,善于观察的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能够通过学生脸部表情的变化,抓住学生心理,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

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形成一种固定的表情模式,与他们相处只要达到认识其人的地步,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知道他们常有的表情和心理。比如,一个成绩靠前的学生,如果课堂上对所学知识是渴求的话,他会盯住教师,若有所思,并时不时下意识的插上两句,脸上会随着内容的变化或喜或纠结;如果课堂只停留在接受的基础上,他会看着黑板,然后在自己的笔记上抄抄写写,有时眼神与教师交流一下,也很快闪过,脸部表情会平缓放松;如果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或者学习状态不佳,有事情走神分心的话,他则会目光停留于一个地方,有时低下头,有时会下意识的做一些小动作,脸部表情会死板呆滞,面部僵硬得很。根据这样的变化情况,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或点名回答问题,或改变教学方式,或走到他的身边,改变他的学习状态,做好矫正工作。

而对于一些有心事的学生,他们在脸上也会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暴露或有意展露出他们的心理状况。一般家里发生了意外事件的学生会神情恍惚,眉头下意识锁住,容易走神;因学习以外事件影响正常学习的学生会面容暗淡,眼睛无神;因同学矛盾而憋闷的学生容易涨红脸,眼角下拉,造成一种不可亲近之感。不同性格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内向的学生心里有事会脸部纠结,闷头不说话也不好好做事;外向的学生则是满脸怒气,一副冷脸孔,容易有一些小动作,甚至发出奇怪的声音来展示心中的不满。这些征兆就提醒教师要及时疏导,避免产生心理压力,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心理伤害。

二、边边角角知学生

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区分学生心理状况,但有时学生受趋利避害的心理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容易“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不能只从表面的言入手,还要从一些细微的行为中去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经常有学生会为了给教师留下好印象,在教师在场的情况下积极表现,给教师留下好的心理预期,但教师一旦离开,他很快换一副面孔,这样的学生现在很多。这就需要教师们在细处的敏锐能力了,可以通过一些边边角角的小事情、小地方去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他们矫正帮助。

一个典型的地方是学生的课桌,桌面的摆放和桌下的物品很能说明学生的习惯、脾气乃至他们存在的问题。有四类课桌,一是桌面清洁,基本不放什么东西,桌下布置也相当合理,东西排放整齐,没有什么零食垃圾之类。这样的学生,做事比较认真仔细,属于踏实能够控制自己,可以委以重任的类型。第二类是桌面摆放了部分书本物品,收拾得还算整齐,桌下有排放好的部分,也有随意堆放的东西,这类学生很常见。他们是普通学生,是正常的年龄特征表现,可以教育、规范、疏导,会产生不错的效果。第三类则是桌面凌乱,桌下垃圾零食到处都是,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物品,这样的学生大多是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自私、容易偏激、有部分沟通障碍、容易固执己见,只有及时从改变他们的课桌开始,才能给他们实际有用的帮助。这里有一个注意点,是行为习惯差,而不是学习差,尽管两者有紧密的联系。最后一类是问题学生,课桌上摆满了书,垒得高高的,把自己完全淹没在书堆里,不抬头教师很难发现他在干什么,桌下有的还很整齐,但桌上是典型的堡垒式。他们喜欢藏在书后或者打瞌睡或者干与课堂无关的事,一旦发现学生课桌上的书多起来,就一定要及时处理,及时清理,不要让他们形成惯性,否则很难矫正。

当然边角的地方还有衣服、身上的一些零碎物品、课桌上的贴纸、书上有图案的地方等等,通过这些细小地方的观察了解,很容易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很好理解学生出现的种种变化,知道学生的现状,能够较为及时地找到针对的办法。

三、创造时机懂学生

当然,只依靠观察了解学生还有局限性,不够全面具体,有时和教师的判断也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班主任有意识地创造机会,给学生表达心理的机会,一个良性的沟通渠道比什么都重要。

班主任作为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在不加大学生负担的基础上,设置一些专门了解学生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各科教师都有自己的办法。语文教师注重交流,强调文字沟通,可以通过周记的形式进行反馈,学生把自己愿意表述的困惑写下来,然后教师在评阅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见解告诉他,当然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跟学生面对面交流,解其惑,安其心。数学教师可以在答题规范上去了解学生的动态,发现他们存在的一些疑惑和情绪上的不稳定,还可以设置课堂反馈题了解他们学习的动态。英语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方面给学生训练一些沟通反馈题材,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说话。当然,作为班主任,可以综合采用以上的办法,不专业没问题,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了解学生才是当务之急。

集体活动也是班主任创造时机了解学生的重要一环。班主任可以用人为指派的方式,对那些想了解的学生布置任务,看看他们完成的效果,以及在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他们的优秀和不足之处,区别对待,做好引导工作。常有的集体活动比如说运动会,由于涉及人员比较多,完全可以把一个方面的事情安排给想了解观察的学生,适当指导,然后给他们施展的机会,从中培养他们的能力,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发现其性格特点。

总之,班主任工作中了解学生是一切的基础,要想把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出些成绩,就需要班主任多投入、细心、耐心,从多个方面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教育指导学生,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211200)

论文作者:陆怡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班主任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理论文_陆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