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装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_周芳

我国包装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_周芳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对我国包装机械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对包装机械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是健康和快速的,其发展速度在机械行业中领先。

关键词:包装;机械;发展

一、包装机械行业的现状

中国包装机械起步较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包装机械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消化的基础上再创新,逐步实现了国产化生产,包装行业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品种基本配套的工业体系,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十大行业之一,为我国包装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现在正迎来了包装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14年全球包装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4290亿美元增至5300亿美元,其增值速度高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调查统计,我国包装机械行业每年保持16%左右的增长。食品包装机械发展更为可观,增速保持在20%左右,而且产品的水平有了不错的提升,开始出现规模化、成套化、自动化的趋势,传动复杂、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开始出现。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包装机械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其增长速度维持在每年5.3%左右,2005年仅有290亿美元,而到2014年已经超过了5000亿美元。目前包装机械产品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的相关包装机械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制造、装配、计量和系统性能等,特别是液体灌装设备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效率高等优点。随着机电一体化在包装机械设备上的应用,包装机械设备在性能上有较大改进,自动化程度提高,而自动化包装机械设备的需求迅速增加,未来数年内对不同种类包装机械的需求将会快速增长。由于我国包装机械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大部分技术都落后20年左右。高端设备仍然依赖于进口,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多年。而且目前我国包装企业的分布为80%~90%都是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合资和独资占10%~20%,几乎没有国有企业。只有大约5%的国内包装机械企业拥有全套包装系统的生产能力。而且大部分规模偏小,每年有近15%的企业转产或倒闭或新加入,极其不稳定;有的企业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而且大部分产品还基本停留在测试、仿制阶段,自行开发能力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国内包装机械存在的问题

我国包装机械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诸如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层次低和可靠性差、进口依赖严重、开发能力低下、研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也使国内包装机械产品饱受诟病。包装机械自动化还基本停留在测试仿制阶段,自行开发能力弱,缺少科研生产中试基地,产品质量差距表现在产品性能低、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观造型不美观、表面处理粗糙,许多元器件质量差、寿命短、可靠性低,影响了整体产品的质量。

(1)总体水平与国外差距依然很大

我国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整体水平依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20 ~ 30 年,大约5 ~ 10% 的产品差距在5 ~ 10 年。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性能指标、可靠性、能耗等方面。如啤酒生产线,我们可以比较稳定地运行在2. 4 ~ 3. 6 万瓶/h,而国外已出现8 ~ 10 万瓶/h 的生产线。我们的贴标机,高于3 万瓶/h 就需进口。基础产业,如气动、真空、材料、控制元件方面依然落后。封口用的材料聚四氟乙稀质量不过关,寿命短,经常破损,影响效率。包装材料的厚度均匀性及性能的均一性也影响自动包装机的稳定性。可靠性问题是突问题,稳定开机时间一般不足进口设备的一半。能耗高,如洗瓶机,水耗为先进设备的1 ~ 5 倍,杀菌机能耗为进口设备的2 ~ 5 倍。这些都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2)进口依赖严重

我国高端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只有少数国内企业能够提供成套的生产线。我国与国外先进的包装机械的差距还很大,最主要是技术上的差距。我国进口的多为成套或大型设备,出口结构中呈现“小而散”的状况,以单件产品为主。可见我国目前的包装机械出口与进口相比,无论从产品质量、数量还是技术含量等各方面而言,都与国外产品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企业规模较小

我国包装企业多,产量多,产品结构零散成为制约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包装机械行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进入门槛低和调控手段不够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主因。因为包装机械企业起点低、企业规模较小,“先天不足”且跨部门,存在统筹规划、宏观指导难的问题,在投资和开发新产品方面往往一哄而起,出现低水平重复的无序竞争。

(4)研发投入不足,缺少创新平台

国内的包装机械生产厂家大部分规模偏小,“小而全”是其主要特征之一,目前,行业内大约有1 /4 的分企业存在着不顾行业发展要求,重复生产那些成本低、工艺水平比较落后、易于制造的机械产品。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造成了包装机械市场的混乱,阻碍了行业的发展。投入不足,科技开发技术力量不足。企业科研开发或新产品开发投入费用一般应占到销售收入的3 ~ 5%,但国内多数企业科研投入都达不到。发达国家的企业多数投入在8 ~ 10%,如德国海德堡集团1200 人,研发人员达800 人,科研投入达10%以上。另外我们的产、学、研、用结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其结合多流于表面,难以开展原创性研究。长期以来,行业一直缺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科研手段和设施,人才与技术资源分散,设计以测绘为主,很少进行再创新。

三、我国商品包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1.高新技术应用

传统的包装机械多采用机械式控制,如凸轮分配轴式,后来又出现了光电控制、气动控制等控制形式。但是,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日益提高,对包装参数的要求不断增多,原有的控制系统已难以满足包装机械发展需要,应采用新的技术改变包装机械的面貌。当今的包装机械是集机、电、气、光、磁于一体的机械电子设备,在设计时,应着力于提高包装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将包装机械的研发与计算机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机电一体化的实质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运用过程控制原理,将机械、电子与信息、检测等有关技术进行有机组合,实现整体最佳化。总体讲,它是将微机技术引入到包装机械,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智能化包装技术,按产品自动包装工艺要求组合成全自动包装系统进行生产,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将实现全面自动化,实现高速、优质、低耗和安全生产。采用新技术,建立自动化、多样化、多功能集成化的包装机械新体系;用于食品加工的精确计量、高速充填和包装过程自动控制等都将使包装机结构大为简化,提高包装产品质量。包装机械其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高生产率、自动化、单机多功能、多功能机组组成生产线、采用新技术上。

2.模块化、系列化、标准化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若是将计量装置、制袋成形器、物料输送、包装材料输送、热封装置和打码装置等设计成多种标准模块,通过标准模块的合理组合,那么就能够适应不同物料特性、不同材料种类和不同包装容量的要求。逐步将一部分零件和模块标准化,突显包装机械产品的多功能的特点,促进包装机械产品的生产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模块化、系列化和标准化。另外引进国际标准来提升企业标准和规范其生产行为也是促使包装机械产品标准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食品包装机械相关标准的制订和标准化的研究工作,将标准化制订研究工作作为发展食品包装机械技术的重要战略方向。

总结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商品包装在当今社会经济中已成为传播产品及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商品包装不仅起到提升商品价值的作用,还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起到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宏民.包装机械技术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应对.机电信息,2004(5).

[2] 李晓东.我国食品包装机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商业经济,2008(4).

[3] 王国扣.国际食品包装机械科技发展的新走势.中国果菜,2007(2):6-7.

[4] 林永健.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2008.6.

[5] 侯立宇.2 0 1 2 年包装机械市场现状与展望.包装机械,3013(3):49-52.

论文作者:周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我国包装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_周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