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审计思路与方法_银行承兑汇票论文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审计思路与方法_银行承兑汇票论文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审计思路与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路论文,承兑汇票论文,业务论文,银行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业务违规问题的多发地带,主要表现在银行为企业承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造成的后果是企业挪用贴现套取的银行信贷资金,进行房地产投资、股市投资、期货投资以及流入民间借贷。

      一、审计思路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审计的思路是:首先,通过计算机审计手段,从银行业务数据中,找出单个企业开票总金额巨大的或者具有滚动签发承兑汇票特征的业务数据,滚动签发的特征是每6个月或3个月为一个开票周期,在前一批次的承兑汇票到期或到期之前几日,开具相同金额的承兑汇票;其次,通过具体的行业分析、企业报表分析、账户资金分析、开票资料检查、现场延伸等手段,确定企业的资金需求与资金去向,判断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最后,要对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记录进行查询,追踪其贴现资金流向,以确认是否存在套取银行资金挪为他用的行为,银行承兑汇票套取资金挪作他用的显著特征就是在票据开具之后的3~5个工作日内快速贴现。

      二、审计方法

      数据筛选。利用大数据的审计思想,审计人员对银行提供的“银行承兑汇票登记簿”和“银行汇票贴现信息表”进行数据关联分析,筛选出本行开具、非全额保证金并且7日内(非工作日)在本行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数据,按照企业名称、开票总金额进行倒序排序,依次展开排查。

      审计人员发现Z公司前一年度在Y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显示出某种规律性。一是大额的整票开出;二是票据都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贴现;三是开票日期间隔大约为6个月,每次开票3000万元。审计人员对该业务的合规性产生了怀疑。

      资料分析。在银行的业务系统中,审计人员对Z公司开户资料、资金流水、开票申请文书、相关的合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等资料进行逐一检查。

      审计人员在查看账户资金流水时发现,Z公司的大额资金均来自于其关联企业,在每次申请开票前,资金转入Z公司账户作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在本行贴现后,资金转入贴现企业在他行的账户,然后再转回该关联企业,期间还会经过多次拆分周转进行处理。

      审计人员将审查范围扩大至Z公司在该银行的所有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现当年2月27日至3月15日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内,Z公司申请开出保证金比例为50%的银行承兑汇票高达1.3亿元。加上前一年度,总金额共计1.9亿元。

      审计人员对Z公司报送银行的相关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上有数额巨大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却没有与如此庞大的采购行为所对应的应收账款以及主营业务收入。

      现场延伸。审计组决定对Z公司进行现场延伸调查,要求Z公司提供开票业务所对应的购销合同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原件,该公司的分管副总推说相关经办人员去国外度假,无法联系,拒绝配合审计组的工作。审计人员要求去Z公司的仓库实地查看。在Z公司的仓库中,审计人员发现只有极少部分合金材料以及废旧金属,而且仓库地秤已经损坏无法使用。现场延伸工作虽然收获不大,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Z公司大概率存在虚构贸易背景,向Y银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套取资金的行为。

      发票核查。审计人员决定从现有的实物证据方面入手。

      Z公司申请银行承兑汇票所使用的采购发票,包含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一般货物销售发票。审计人员在部分发票的代码区发现问题: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代码的含义,来自于湖南省的某供应商的发票代码前四位不可能为“3302”,这一批发票复印件为造假无疑。对于无法直接判断真伪的发票,审计人员前往国税部门请求协助查询。经过国税部门证实,均系伪造。

      审计人员采用同样的方法,查实了另一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虚构贸易背景、申请银行承兑汇票3000万元的问题。

      至此,Y银行违规签发2.2亿元银行承兑汇票的事实终于水落石出。

标签:;  ;  ;  ;  ;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审计思路与方法_银行承兑汇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