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护理与防范措施论文_张华芬,张有琼,何红梅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护理与防范措施论文_张华芬,张有琼,何红梅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护理与防范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20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转运前及转运途中的护理、转运后的交接等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20例患者均成功转运,转运途中没有患者出现意外。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做好安全护理以及相关防范措施,可明显降低危重患者转运风险,提高转运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护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215-02

急诊科室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聚集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在对患者实施紧急救治、复苏、早期处理措施之后,需要将其转运至检查科室、病房或手术室,在转运过程中可能由于多种不安全因素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使患者安全转运至目的地,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针对性护理,降低转运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本文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护理与防范措施进行总结。

1.临床资料

选取本科接收的120例急诊危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男患者69例,女患者51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为(49.3±2.4)岁;疾病类型:37例心血管疾病,29例呼吸系统疾病,21例颅脑外伤,15例脑血管疾病,13例一氧化碳中毒,5例其他创伤疾病。

本次120例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经过有效的安全护理及预防措施,均成功转运,转运途中没有患者出现意外。

2.护理

2.1 转运前的护理

2.1.1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评估,对其意识状态、疾病情况、生命体征、呼吸道管理及各种管道的衔接状况进行充分掌握,评估其安全转运的可能性,并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事件进行预见性护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2.1.2建立绿色通道。提前和相关科室联系,将需要用到的物品及特殊物品等准备好,将患者的病情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告知对方,使各科室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有足够的时间制定合适的检查及治疗计划,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同时保证检查治疗及监护的连续性。

2.1.3在患者转运之前先进行风险评估,以提前备好急救设备,做好转运计划。清醒意识的患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适当向其解释目前状况,以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配合度。对于存在高风险的危重患者,需要落实预处理,以使其转运安全得到保障。对于昏迷患者,需要帮其调整合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出现呕吐时,将其头偏向一侧,以保持气道通畅。躁动患者,应视情况给予止痛、镇静等措施,如有需要可使用约束带进行保护。建立好静脉通路,对各种管道进行检查,将其固定稳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转运途中的护理

2.2.1在搬动患者时动作要熟练,避免用力拖、推、拉等。注意保持合适的体位,通常是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上下坡时保持头高位,推车时保持匀速平稳,如患者存在骨折,对其患肢进行保护,脊柱、脊髓损伤或疑似损伤患者,要小心移动,避免使其脊柱部扭曲。在转运途中要将床栏拉起来,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好患者,防止转运过程中坠床事件发生。

2.2.2护理人员要陪同转运,并且一直位于患者头侧,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并对不同疾病的患者进行有重点的监护。若患者有外伤及骨折出血,注意其伤口包扎敷料渗透情况及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若患者存在颅脑损伤,出现昏迷,要特别注意其瞳孔的变化及对光反射的反应,是否有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若患者有内出血,警惕是否出现休克,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对循环功能、外周脏器灌注情况进行评估。

2.2.3对于转运途中的突发状况要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如患者突发呼吸心搏骤停,要马上就地抢救,附近医务人员也应立即协助,对转运中情况进行准确记录。

2.2.4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抚,使其保持镇定,并安排家属陪同患者转运,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增强其转运信心。

2.3 转运后的交接

在到达转运目的地后,要与科室的相关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本科设立了危重病人护送交接登记表,在交接时要由双方护士签字备查,既能明确确职责,也可使患者情况记录更加清楚,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也能作为医院举证依据,可降低医疗纠纷。

3.防范措施

3.1 为提高转运的安全性,降低风险,需要以预防为主,注重事前控制及事前预防。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转运前,要对患者病情及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做好评估,并据此将抢救药品及器材准备好,做好预防处理,合理配备护送人员。

3.2 建立并完善安全转运制度及风险管理制度,在急诊室接诊患者后就要完善一系列相关记录,并且认真做好交接手续记录。对于转运过程中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排查,并做好应对措施。对以往转运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回顾和总结,吸取经验,明确患者转运时的潜在的护理风险[2]。

3.3 为减少护理差错和医患纠纷,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护理技术,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了,更有助于保障患者安全转运。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需要组织培训,使护理人员学习新技能,熟悉新业务,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本院成立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相应技能。

3.4 医护人员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也应加强法律意识,更新服务观念,尽最大可能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使其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具备法律观念,完善交接工作,注重急诊全程护理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

4.小结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工作,是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和监护的前提。本院12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院内转运,得益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对风险的防范,全程细致的护理等。因此,为保证患者能够安全顺利的转运,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风险评估,做好安全护理与防范措施,同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法律意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生命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徐凤霞.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5):127-128.

[2]苏敏.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7(21):185-186.

论文作者:张华芬,张有琼,何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护理与防范措施论文_张华芬,张有琼,何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