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面临良好战略环境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零售业论文,机遇论文,战略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以来的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进一步分析将发现,我国当前的零售业景气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和良好的预期,零售业的景气仍将继续。整体而言,零售业面临空前的战略环境机遇,零售企业大有可为。
机遇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提升,社会消费旺盛
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消费畅旺,民众收入增加,社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稳定提高,这是零售业快速增长的核心推动因素。
2005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71亿元,同比增长12.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高于2004年1.8个百分点。2006年1-2月份,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44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1月份增长15.5%,2月份增长9.4%。预计全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496亿元,同比增长13.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4147亿元,同比增长1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645亿元,同比增长12.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38亿元,同比增长13.1%。社会消费仍在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稳定的增长态势。
机遇二: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从实际效果看,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已经大有提高,居民收入已具有稳定增长的经济基础,所以未来几年内需的持续增长仍然是经济领域的主旋律,零售市场作为内需的最终通路必将充分反映这一变化,市场总体“蛋糕”仍将保持快速增大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历史性的嬗变,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前期的投资和出口转向扩大内需,使得零售行业景气能够得以持续。
机遇三:政策因素有助于零售业长期景气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对零售业的发展带来长期重要的影响。规划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增加就业、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保险制度、完善分配制度,缓解地区、行业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项目标。近期政府工作报告中义明确提出,未来几年要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些系列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夯实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促进潜在消费的实现。预计“十一五”期间消费增长速度将在现有基础亡明显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13%至15%。
机遇四:影响消费的不确定因素在弱化
经过前几年的改革攻坚,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增长,近年政府不断加强对于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各方面的投资。随着相关条件的改善,将解决消费者消费预期中不良的因素,预计由于消费不确定因素的减少和消费者信心的增强,真正由消费主导的GDP增长有可能从当前开始,居民消费支出也会有较大的支出增长和实质性改善。
机遇五: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将有利于行业景气延伸
2002年至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涨幅为6.2%,主要由食品(16.4%)、教育文娱及服务(5.6%)、居住(12.9%)三大类商品价格上涨带动。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4年同期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2.9%,教育文娱及服务上涨2.2%,居住上涨5.4%。进入2006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1.4%。可以看出,整体的物价水平保持平稳态势,内部结构性价格比例在调整,但总体指数较为平稳小幅增长。预计未来5至10年房地产、教育、医疗的涨幅将有可能降低并保持平稳,从而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消费的稳定增长。
总的看来,以上因素将有助于零售行业良好景气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