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马杰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至规培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10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实施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诊断,对两种检查结果中各检查项目的诊断符合率加以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的各检查项目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检查各项目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多层螺旋CT诊断各项检查项目的符合率均高于X线检查的符合率,所以在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可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进行来完成此项工作,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急性胸腹部创伤;X线;临床效果

目前,急性胸腹部创伤在临床的发病率仍较高,此病症多是由外力作用所致,此症在临床诊断方面主要以X线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诊断为主,对此症实施有效准确的临床诊断,有利于进一步进行临床治疗,为了研究多层螺旋CT在此病症诊断方面所发挥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至规培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10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加以研究,现将报道示下。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至规培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10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在所有入选患者中,男64例,女36例;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为(34.82±3.76)岁。胸腹部创伤类别:车祸伤39例,打击伤32例,坠落伤29例。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本次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且因两种检查方式为同一组患者,故两组检查经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比。

1.2采取的方法

对照组实施X线检查,主要对患者胸腹腔位置实施平片检查,使用的设备为岛津RAD SPEED M X线检查仪,仪器电压设置为55~85kV,电流设置为200mA。观察组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所使用的仪器为GE 64排螺旋CT仪,检查前无需嘱咐患者做空腹准备,扫描起始点设定于患者胸廓位置,扫描终止点位于患者盆底部位,在扫描的过程中,应该对仪器的层厚及层距进行设置,层厚设置为5mm,层距设置为5mm,并对患者出现病灶可疑点进行仔细扫查和明确,当发现存在可疑点时,应该对患者实施薄层重建,层厚为1mm。并有效利用三维重建术,从而保证成像更加具备立体感,为全面检查患者病患部位提供条件。完成临床检查后,应完成阅片操作,此操作应由检验科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两名医师来完成,并做出诊断结果。最后,应该结合患者治疗过程中做出的病理检查所产生的结果,对两种检查所形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为各检查项目的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x±s)代表计量资料,经t检验,%代表计数资料,经X2检验,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各检查项目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胸腹部创伤属于临床多发病,一般指的是患者的腹腔以及胸腔内部脏器等众多器官发生各种程度的损伤,且各种损伤同时发生。在对此疾病进行早期诊治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病情比较明显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病情做出快速判断,但在快速判断的过程中,仍要防治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这种根据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以及病情观察进行诊断的方法未尝不失为一种临床诊断依据,而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影像学检查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以X线、多层螺旋CT为代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已经在医院各科室得以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从目前影像学发展现状来看,仍不能将X线以及多层螺旋CT作为急性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各种影像学所产生的诊断效果各不相同。此次研究主要选择了急性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较为常用的两种检查方法,即X线和多层螺旋CT,并将两种检查方法对各检查项目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

通过对本组患者先后实施X线及多层螺旋CT诊断后表明,多层螺旋CT在各检查项目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可未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患者胸腹部出现的各类创伤,甚至有些项目的检测准确程度可达到100%。产生此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层螺旋CT诊断不仅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患者肋骨骨质出现的连续中断情况,而且还能够对肋软骨内部中形成的钙化区进行有效的检测,并且在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过程中,针对出现的病灶可疑点还可进行薄层重建,使诊断更加精细化,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做出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作为临床进一步治疗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由于多层螺旋CT诊断各项检查项目的符合率均高于X线检查的符合率,所以在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可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进行来完成此项工作,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牛智祥.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 2017, 23(3):58-59.

[2] 乔婷, 温学慧, 宋阳,等. 多层螺旋CT与B超在急诊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 (15):58-60.

[3] 刘国爱.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 (14):76-77.

[4] 刘静. 急诊胸腹部创伤中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1):111-111.

[5] 李胜军, 黄月中, 魏庆兰. 多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 (2):154-155.

论文作者:马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对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马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