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恢复中损伤控制的价值研究论文_钱明

促进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恢复中损伤控制的价值研究论文_钱明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6550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急诊外科多发伤在救治中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86例,遵照双盲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分别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与传统急救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率为97.67%,与对照组的76.74%相比优势明显;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差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应用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中有可靠效果,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外科多发伤;损伤控制;临床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临床上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急诊外伤患者也逐渐增多,多发伤主要是指人体机体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和器官同时发生较为严重的损伤,患者会时刻处在危险之中[1],现通过研究本院收治的86例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入组开始时间为2017年6月,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9-58岁,均值(32.8±4.95)岁,致伤原因中有15例高处坠伤患者,有17例车祸伤患者,有11例挤压伤患者;实验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1-57岁,均值(33.8±4.61)岁,其中高处坠伤患者占17例,车祸伤患者占16例,挤压伤患者占1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方法进行治疗,在患者入院后立即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实施抢救,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迅速修复患者创伤部位,在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之后,进行严密监测。

实验组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具体措施为:①早期伤情评估:急诊抢救室在接诊到患者之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B超、X线以及体格检查,并且严密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循环、出血以及呼吸频率情况,尽早发现威胁患者生命的损伤,并且对多发损伤患者的伤情进行快速判断。②建立静脉通道:急诊科在接收到患者后,迅速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液体快速的进入患者机体内,以保证快速的恢复系统循环,在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以便监测患者静脉压。③严密监测:若患者存在腰椎骨折或胸椎骨折,应让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若患者骨折症状严重,医师需要对患者肢体进行牵引矫正,护理人员在一旁协助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还需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损伤。④控制出血:针对出血患者,应立即给予无菌敷料进行加压包扎止血,为患者救治赢得时间,若患者需要进行急诊手术,则需要尽快做好留置导尿管、胃肠减压等术前准备,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2]。

1.3观察指标(疗效评价)

①治疗效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身体机体各项功能恢复到稳定状态,临床指标和症状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身体机能基本上有所恢复,检查后患者症状和指标有了明显的好转(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无效)。②临床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乳酸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出血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实验组43例患者中有35例显效,有7例有效,有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中显效患者占18例,有效患者占15例,无效患者占10例,有效率为76.74%。两组总治疗效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指标

治疗组患者乳酸恢复时间为(10.42±5.33)h,手术时间为(1.6±1.3)h,体温恢复时间为(7.64±1.25)h,出血量为(2054.42±10.75)ml,对照组依次为(31.56±7.24)h、(2.3±1.7)h、(18.25±1.88)h、(2458.38±247.59)ml。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实验组指标更优,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诊外科多发伤往往发病较急,且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会对患者多个系统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若是患者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变化较快,临床死亡率高,会影响到患者生理功能,因此需要引起重视[3]。近些年来,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主要被用于大量失血、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当患者生理耐受力较低、身体情况差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便可控制患者病情恶化,纠正患者生理紊乱,待到患者生理情况改善之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这样便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针对严重创伤患者而言,及时的救治最为重要,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便能够为患者急救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体温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乳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说明实验组治疗手段具有可行性,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王定淼等[4]研究指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运用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中安全可行,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可靠安全,能够提升治疗效率,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荐。

参考文献:

[1]王志国,李杰,胡珊等.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100-101.

[2]李雅芳,苏红斌,江丽等.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科多发伤救治中的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152.

[3]董朝辉.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6,6(23):113-114.

[4]王定淼,朱金荣,陈勇等.损伤控制外科在重症高处坠落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9):185-186.

论文作者:钱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促进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恢复中损伤控制的价值研究论文_钱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