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罗 柔

浅谈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罗 柔

罗 柔 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 552300

人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的一切。许多高中音乐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和学生严肃认真的神情,扪心自问,这样的音乐课是否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了呢?诚如绘画大师毕加索所说:“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很多时候的原因还在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想要改变课堂上老师的威猛和学生的顽强,变严肃教育为快乐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首先应该掌握的。

一、关注平等,宽容学生

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中学生的梦想是这样写着:我多想,老师的讲台是一个舞台,在那上边有教师的表演,也有我们学生的表演;在那上边,可以演正剧,也可以演喜剧,就是不要演悲剧。这段话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它告诫我们,师生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个平等的关系下,师生之间互相影响着对方。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老师便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想要真正“控制”学生,最佳的选择就是做一个优秀的民主引导者,和善却又坚定,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知识,不能高高在上地对学生的缺陷和错误加以指责,即便是他们犯了错误,我们都要予以鼓励,通过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决策来使每个孩子遵守秩序和规章制度。

有的教师或许做到了表面上的谦虚,说自己是“三尺书生,一介微命”,但骨子里对学生往往还是居高临下,站在教室里,自己就成了皇帝。试问,这样的老师又怎么能在一个本该欢娱的音乐课堂里营造美妙的气氛呢?良好的音乐课堂上,师生应该是不分彼此的,音乐所给予的是大家共同的享受,它不是老师专有的,在音乐面前人人平等,老师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头上。如果音乐课给大家呈示的仅仅是如此这般,那它和其他的学科在意义上就没有不同,中学的审美教育就无从谈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这种音乐课,我只能表示深深的遗憾。作为民主教学的拥护者,我们应将所谓的自由哲学传授给学生,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自己作决断,掌握选择权。“真正的自由意味着(经济上,情感上)独立,意味着要有权利自己做决断。惟有如此,你才能免受命运支配者的必然性控制。”在课堂上要和孩子们共同享受音乐的美妙,音乐课上我们要更加注重相互的影响,而不是采用命令和高压手段来赢得学生合作,我们要时刻记住“空间有限,但心灵无限”。

二、注重沟通,和善为师

要知道,除了家庭,对学生成长起重要影响的莫过于他们在学校的老师了。可以说,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持久不衰的,老师对孩子兴趣力的培养承担着莫大的责任,老师有责任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让孩子不断成长、不断提高的氛围。

可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他们虽说算不上敏锐的判断者,但完全可以胜任“出色的观察者”这一称号。因此,老师的言行总能影响到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们而言,老师首先要学会友善和尊重,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生活在信任之中。只有当学生被尊重,师生关系平等化,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与交流。“师生关系影响和决定着教育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在音乐课上,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存在观点上的对与错,只有观点的不同。只有这样,才会有师生之间的平等争论。在美国的课堂上,凡属于见解类型的问题,老师是不能判定谁是谁非的。所以,我们也就不能一味地表扬或指责学生,不要用规定性的判断熄灭他们对音乐的热情,不论结果,只要孩子感兴趣,我们就应该及时了解,并用幽默的语言、有趣的舞蹈来激发、维持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喜欢上你的幽默,让孩子喜欢上你,也便是成功地让孩子爱上了你的音乐课。

三、自由生长

在高中音乐课上,老师或许可以借鉴语文诗词欣赏课中的教学理念,讲究“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注重的是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音乐课同样也是应该注重个性化的欣赏。思维的活跃和丰富是孩子的一种资质,老师作为连系孩子学习的纽带,应该做到松紧适宜、有张有弛。很多时候许多问题往往都是在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的情况下才迎刃而解的。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的,但我认为,课堂上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学会与学生平等交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除开学习,学生最想做的事情恐怕非“玩”莫属了。音乐课上,老师要放下尊严,以和善幽默的态度与孩子一起“玩”音乐,不计较这种“玩”的水平有多高,不在乎这种“玩”可能会抹杀多少音乐性,关键要让孩子学会以一种玩的心态去学习、去接触音乐。如果说其他严肃学科无法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的话,那音乐课则是唯一最佳的选择。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影响不小,代表人物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人才游戏”,也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人才艺术”。音乐是艺术的杰出代表,那么,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种“游戏”和“玩”放入音乐课中,让孩子们在自由也即“野”的状态下接受音乐、喜爱音乐。

真正“自由”不仅体现在感受音乐的自由,选择音乐当然也同样需要参考学生们的宝贵意见。在音乐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孩子的水平是否达到自己选择合适的音乐去聆听,不要担心他们选择的音乐会使你为难,老师只要去配合。也许教师并不一定比学生更加先知先觉,也许通过如此调整,老师更加容易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心与心的交流会让我们最终形成共识,达到心灵之间的契合。

论文作者:罗 柔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  ;  ;  ;  ;  ;  ;  ;  

浅谈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_罗 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