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36例CT临床诊断价值研究和分析论文_黄义强,郑海军,李武元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临床应用CT诊断肾结核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肾结核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CT及B超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75%;CT诊断符合率为97.22%;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肾结核要比B超诊断更加精准,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诊断;肾结核;价值

肾结核为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发病较隐秘,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确诊时患者已经失去部分或者全部失去肾脏功能,导致患者治疗被耽误,对此,尽早正确诊断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效果[1]。最近几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越来越多疾病能早期被确诊,特别是CT因具备操作简单、清晰度高等优势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为了研究临床应用CT诊断肾结核的价值,本文对我院36例应用CT诊断的肾结核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肾结核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安宁23例,女13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39.34±2。26)岁;按结核部位划分:31例单侧结核,5例双侧结核。3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以各种程度的尿频、尿急及尿蛋白异常征象为主。

1.2方法

(1)B超检查。主要选择Philips HD15全身彩超仪给患者开展B超诊断,科学设置探头频率,以3.5-5.0MHz为宜,患者选择俯卧体位,左右俯卧位与侧卧位,分别从多个角度及多个切面对患者开展检查,同时对患者肾脏形态、大小、超声回声特征及肾脏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观察。

(2)CT检查。36例患者进行B超诊断后再给予CT检查。CT检查使用CT机为Philips Brilliance CT(16Slice)扫描机进行扫描,肾上极至肾下极为扫描范围,少数患者甚至还扫描到盆腔部位,合理设置平扫层厚及层距,层厚3mm,层距3mm,螺距1.0,肾上极至肾下极为扫描范围,少数患者扫描至盆腔;扫描完成后在机器自带工作站行MIP/MPR/VR重建,多方位观察。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记录36例患者的B超诊断与CT诊断结果,同时分别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肾结核分型标准如下:患者肾盂扩张并且肾脏被膜不规则,可判断为Ⅰ型;患者肾脏内部存在不均匀回声,且肾脏被膜不规则,可判断为Ⅱ型;CT检查发现肾脏存在散在低密度影,B超检查发现单个或者多个无回声区,可判断为Ⅲ型;患者肾脏失去正常形态,纤维硬化,且肾脏被膜不规则,可判断为Ⅳ型;患者肾脏被膜不规则,存在多个强回声点,可判断为Ⅴ型。

1.4统计学原理

全部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运用百分比方式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肾结核CT表现分析

全部患者中,病理组织学诊断单侧结核31例,分别为16例左侧肾结核,15例右侧肾结核;双侧结核5例。CT检查诊断为15例左侧肾结核,15例右侧肾结核;双侧结核5例。CT检查时观察到存在肾组织钙化患者有6例,存在对侧肾积水患者有3例,另外,15例患者肾影增大变形、5例患者肾皮质变薄,16患者输尿管变粗。

2.2 B超与CT诊断符合率对比

如表1所示,B超诊断符合率为75%,CT诊断符合率为97.22%;对比两种诊断符合率,发现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结核为泌尿外科常见病的一种,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影像表现变化多样。CT诊断未推广前,主要应用静脉尿路造影与超声检查。因为CT检查可以可以清楚地将整个肾脏横断面图像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够将肾结核的空洞与钙化清楚显示,再加上检查费用较少,比传统肾结核检查方式更具优势,最近几年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疾病检查中[2]。

过去临床诊断疾病时主要应用B超诊断,但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报道指出,B超诊断疑似肾结核患者时,因为被诊断患者特殊肾脏结果影响,漏诊现象发生几率极高。B超诊断常见漏诊情况如下:检查患者的肾结核肾内、肾盏液性暗区与强光团时,比较容易 把肾结核误诊为肾结石或者肾积水,因此可以说B超诊断肾结核存在极高的误诊率。CT诊断不会被肾功能影响,可以将肾脏横断面图像清楚显示出来,同时可以清楚地观察肾实质、肾盂肾盏的形态与结构,能够清晰地显示肾结核多种表现与肾脏形态学异常、显示肾小盏肾乳突细微结构[3]。16排多层螺旋CT可将多层螺旋CT带入全新领悟,其扫描速度为4层螺旋CT的6倍,检查效率增加4倍,且数据采集使用腹部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及各向同性明显增加,快速扫描模式一方面能降低呼吸、胃肠蠕动与心脏大血管搏动造成的伪影发生率,同时特别适合应用在老年及儿童患者的检查中。其长距离容积扫描方便对腹部病变进行观察,并且为腹部疾病检查提供多种资料。再加上因为CT分辨率较高,因此其检出空洞与肾内钙化的几率显著大于其他诊断(比如B超诊断、静脉尿路造影等)。但是CT诊断技术并不是完美的,其空间分辨率也存在某种缺陷,比如本研究中,CT诊断时有1例患者被误诊为肾囊肿,究其原因在于因为肾结核诊断聚集形成“花瓣”状低密度区,从而导致诊断区域表现为低密度影,进而出现误诊状况。但是CT诊断技术在横断面显示范围与密度分辨率比B超诊断、静脉尿路造影更具备优势。CT诊断技术的横断面图像显示范围更大,可以直观对患者患者肾脏及其周边部位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且还能够同步评估肾脏周围及输尿管情况[4]。另外,CT诊断技术还因为具有极高的密度分辨率,在检查比较细小的病灶与钙化征象时,更具有优势。CT检查与增加扫描方式配合时,可以对患者肾功能下降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还能够为临床确诊肾结核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5]。本研究中,选择36例肾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CT诊断及B超诊断,同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B超诊断符合率为75%;CT诊断符合率为97.22%;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该结果说明CT诊断肾结核比B超诊断更加精准。

综上所述,CT诊断肾结核具有极高的精准率,比B超诊断更精准,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克云,汪立娟,汪家骏等.肾结核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影像特征[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8):332-337

[2]徐秀芳,付秀婷,许静晶.超声对26例肾结核及其分型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0-72

[3]张亚雄,杨璐,周妍等.肾结核的超声、静脉肾盂造影及CT的影像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6(3):286-287

[4]林小瑜,赵雅萍,孙萌萌等.B型超声、肾造影及肾CT诊断肾结核对比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22(8):678-679

[5]闫小彬,孙鹏,孙倩倩等.CT扫描与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诊断肾结核的Meta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5(2):213-216

论文作者:黄义强,郑海军,李武元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肾结核36例CT临床诊断价值研究和分析论文_黄义强,郑海军,李武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