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总体文学的发展_文学论文

论世界总体文学的发展_文学论文

论世界总体文学的发展脉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脉络论文,总体论文,世界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把世界文学纳为一体而写的文学史,只有郑振铎在20年AI写作的《文学大纲》和近年由李文俊翻译的《彩色插图世界文学史》。前者是一本概述性介绍,后者只能说是一本文学作品插图介绍性的书。两者都不是严格反映世界总体文学发展脉络的世界文学史。

目前,比较文学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学术研究,没有一本能反映世界文学发展概貌的文学史,就缺少了展开比较的参照系、比较的片面性就无法避免。所以,写一本把世界文学从古到今的发展纳为一体并理出它的发展脉络来的世界文学史,在国内、国外都是一门刻不容缓的、必须立即展开研究的课题。

文学,虽然是一种意识形态,带有很强的社会性,但又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研究时,对一般社会发展规律只能移来借鉴而不能照抄照搬。横向方面,世界文学的发展区域也有其特殊性,也不能把世界文学简单地化为国别、洲别来展开综合研究。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还没有世界文学课程,而中文系开的“外国文学”课程,一般都把中国文学排除在外,把世界文学分为“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两大块,或者稍为细些,分“欧美文学”“亚非文学”和“俄苏文学”三大块。这种结构,只表达了专家们的分工关系,并不能反映世界文学发展的真实进程。最大的缺陷是无法反映世界文学的总体印象。还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专门的章节反映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位置。

世界文学的发展特点是:源头的多源性,发展的多层次性,内涵的多方面性。因此,我们的研究取向,除了借鉴社会发展规律之外,还应该从思维学、语言学、文字学,美学的视角去考察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目前,最佳的理论框架是文化圈理论。

以往的常用外国文学教材,由于分割为“欧美”(西方)“亚非”(东方)两部分讲授。大多数院校是先讲“欧美”再讲“亚非”的。“欧美文学”的源头是希伯来文学与希腊文学。希伯来文学是在“亚非”部分讲授的。因而,开始的课程是“希腊文学”。而实际上,希腊文学不是世界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只是世界文学发展童年时代的第三世代——其直接的纵向上溯渊源还有迈锡尼文化和米诺斯文化。而且,希腊文学在横向吸纳方面,已经吸取了西亚、北非地区其他民族,如埃及、巴比伦、波斯等的很多文学因素。它用以记载文学的文字,其字母也是汲取了腓尼基字母的很多要素而演化出来的。

希伯来文学本身也是第三世代的文学。其上溯渊源是巴比伦文学,而巴比伦文学又是在苏美尔——阿卡德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希伯来文的字母,早期用的是迦南字母系统,公元前6 世纪末从巴比伦“返归故土”以后,改用阿拉马字母系统。当然,把希腊文与希伯来文的历史时代再往上寻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都是北方闪米特字母这一母系衍生出来的姐妹。腓尼基字母与阿拉马字母的使用范围是以叙利亚为界。叙利亚以西的地中海各地,用的是腓尼基字母,叙利亚以东的西亚与中亚,用的是阿拉马字母。我们对世界文学的发展研究,如果离开了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思维、生活环境等历史演变因素,仅仅考虑社会、政治原因,是不能全面地反映世界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要讲清楚世界文学发展脉络,就要采用一种新的发展系统框架以代替洲别、国别或东,西方两大块的框架。

这种框架的理论基础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吸纳文化圈理论的合理因素。

在结构上,以统一时间顺序为纵座标,既明确表达世界文学发展的历时性,又显示世界总体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既突出多源性的文学源流和多世代的文学层次,又阐述世界总体文学的多源平行发展和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又以各时代出现的文化圈之主要国家、民族为横座标轴,既表现世界文学发展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概貌,又反映出各文化圈的文化特征,以呈现世界文学发展的共时性方面的多姿多彩。还要注意两点:A.文化圈的范围和特征是呈运动状态的,每一个文学时代有其特定文化圈。B.每一个时代的世界文学高峰点是呈流动状态的,有时甚至会呈现双峰,三峰状态。因此,任何中心论的观点都不适宜作为世界文学总体发展的理论。

“文化圈理论”是由德国学者格雷布内尔(1877—1934)提出来的。所谓文化圈,是指具有相同文化因素的特定区域;又是指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因素,以程度不等的聚结形式向周边地区传播产生的结果。每一个文化圈有一个文化中心点——核心文化丛,它是一种文化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地理区域中,在文化功能上整合的,并形成了模式的文化特质群,是使该文化具有内聚力的中心。例如:东亚文化圈,包括了中国、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家,并以中国文化为其核心文化丛。格雷布内尔的“文化圈理论”有如下的要点:他的理论核心概念有两个——文化圈与文化层。文化圈的定义在前面已谈过。文化层,是指圈、圈重叠现象,既有时间先后的因素,也有空间远近传播的因素。例如:埃及有六千多年的文化史。它的文明发展史曾分属3 个文化圈,形成了3个文化层。 ①从古王国至新王国(公元前三千二百年至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止)是尼罗河文化圈的核心文化丛, 带有古埃及文化特点。②从公元前332年至公元7世纪初年阿拉伯人开始大规模移民埃及时止,这一时期的埃及文化是带有希腊文化特征的地中海文化圈的文化。③从公元7世纪至现在, 埃及的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圈中的一个重要文化丛。这是层叠型的文化层。再举一例:印度佛教是从汉代开始在中国传播的,经魏、晋、南北朝才在中国获得立足之地。其间,中、印两种文化不同的质素不断发生冲突,由王充至范缜的“神灭与神不灭”,“因果报应有无”等论争,既是哲学中唯物,唯心之辩,也是中国儒学“不语怪力乱神”的观点和印度的宗教哲学“因果报应”观点产生的冲突。结果是:汉代以后,带有虚无观点的老庄学说与印度宗教哲学结合产生了道教,这是第一阶段的融合。到了隋唐以后,又产生了东传佛教的各宗、各派。禅宗出现以后,印度的宗教哲学被淡化了,中国文化的人文因素渗入东传佛教并将它改造成汉化了的佛教。中国文学出现了新品种——禅诗。这是第二阶段的融合。至宋代,佛教的一些学说,进一步被融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产生了宋、明理学。这种理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和印度哲学经过无数冲突与融合而产生的——深层融合的产物,其本体论,价值观,人生哲学等都是两种文化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文化层,这是融合型的文化层。

格雷布内尔认为:“文化最初只产生于少数几个地区,为少数几个优秀民族所创造;世界其余地区的文化,都是从这些民族文化传播而来,所以人类不同地区的文化才显示出相似性。”也就是说:具有相似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民族之间,彼此有着历史的联系,同属于一个文化圈。整个人类文化史,只是几个文化综合体在地球上移动的历史,是它们彼此之间传播、结合的历史。格雷布内尔的观点,有其谬误与不足之处。例如:①他把某些民族列为优秀民族,是有歧视另一些民族的种族主义偏见。②他过分强调了文化传播的作用,而忽视了文化发展的社会条件与历史规律。但是,他对世界文化圈与文化层的划分理论,是有启迪作用的。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可以改正他的谬误和补充他的不足之处。既看到社会发展对文学影响的作用,又看到文化传播对世界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

下面,就是我对世界文学发展脉络的具体见解:

世界文学发展的大阶段有四:

①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建元初年,为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学。也是原始公社与奴隶制社会的文学。其思想基础是原始宗教的神学。

②从公元初至公元11世纪为各主要文化圈形成的时代,也是人为宗教建立和封建社会初期的文学时代。其思想基础是宗教神学与封建伦理道德。

③从公元12—18世纪是地域性的文学思潮产生的时代,也是封建后期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文学时代,其思想基础已从宗教神学转为理性哲学。

④从公元19世纪至现在,是还没有结束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是还没有结束的多元的世界文学时代,世界性的文学思潮在这一时代产生,其思想基础是哲学——多元化的哲学。

在每一个大阶段的文学时代中,都有若干个小的文学世代。也就是说,在同一时代特征的大前提下,又有若干个不同的发展层次,这种层次的数目,并非每个时代都是相同的,主要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圈之间的交流、融合、分解等情况决定,有的多,有的少。

(甲)世界文学发展的童年时代,有三个不同的发展世代。

(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公元前1700年,是独立发展的世界文学源头诞生的年代。产生的是第一世代的文学。这些文学,有其独立创建的语言、文字体系,也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它们为各文化圈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可称为第一世代文学的有:苏美尔文学,古埃及文学,中国黄帝至夏朝(传说时代)的文学,美洲的印第安文学。在公元前2000多年创立的印度的“哈拉帕文化”虽留下文字,但还未能译读,且多为印章,难以确定是否有文学作品流传。吠陀文学是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入侵印度时带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在伊朗高原定居的另一分支,在同一历史年AI写作下了拜火教的圣经《阿维斯塔》。它和《吠陀》有甚多相似之处。所以,吠陀文学在严格的意义上说,它并非印度的“土生土长”的文学,而是印度的第二世代文学。因为它有可上溯的外来文化传播的脉络可寻。不过,从历史长河的角度,和对后世影响的角度看,吠陀文学还应作为印度文学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文学发生学的视角看,还未进入伊朗高原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高加索山区居住的古雅利安人)所创立的文学才是这一文化圈产生的文学源头。可惜古雅利安人仅有极少的传说留下,无法开展有系统的研究,这一文化圈只能以第二世代文学暂作源头了。西亚文学的源头,不是目前常称为四大文明之一的巴比伦文学而是苏美尔文学。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学,留下了很完整的神话系统和众多的传记文学,也有很多对后世影响甚大的其他艺术作品,其思维方式也有独特之处。阿卡德文学是其继承者,所用的文字与其神话、故事内容皆为苏美尔的,只作少量修改,故世人合称之为苏美尔——阿卡德文学。然而,把它们都作为西亚文学的源头,这又不准确了。因为,阿卡德人是属于闪米特民族,而苏美尔人不是闪米特族,阿卡德人利用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来表达闪米特语,利用苏美尔人的神话、故事的坯形来阐述阿卡德人的民族生活,其内涵有不少更改。所以,阿卡德文学已是西亚文学的第二世代文学的启端。至于世人常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发源之一的巴比伦,则是阿卡德人的直接继承者。他们同是闪米特人,同言语,思维模式也相似,从文学发生学的视角看,应该称之为阿卡德·巴比伦文学,他们是西亚第二世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同时代的亚述、赫梯、迦南人所创立的文学,都是西亚的第二世代文学。他们使用闪米特语的几种方言,文字则采用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但已有变化,并把它转移到书写另一种语言的功能上。其文学作品,有甚多是采用了苏美尔的神话、传说的框架,并加以改造成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作品。这些文学,大多是产生于公元前20—前12世纪之间的年代。这一年代,产生了世界文学的基础体系——世界四大神话体系。包括古埃及神话体系,西亚神话体系(后来成为基督教、伊斯兰教经典的撰述基础),吠陀神话体系,东亚神话体系(刘秀的《山海经叙录》言《山海经》为夏禹、伯益所作虽不可确信,然夏朝已有神话体系是可信的)。当时的各文化圈的文学基础建成。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初年,是人类童年文学的第三世代。这是人类童年文学的黄金时代,也是文化圈与文化圈之间开始了近邻的直接交流,远邻的间接交流的时代。

在亚、欧两洲交界处的爱琴海,公元前30—前20世纪之间,希腊人在克里特岛创立了“基克拉迪”文化。他们使用一种线形文字(尚未译解,考古学家称之为A型线形文字)。在公元前17—前16世纪被毁。 接着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人成了公元前16—前12世纪时爱琴文化的主角。他们使用B型线型文字(已能译解)。公元前12世纪以后, 多利安人南下,迈锡尼文化被毁,以多利安人为主角的古希腊文化兴起,他们接受了腓尼基字母并加以改造,成为古希腊字母,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学是从这时开始的。

希腊文学不但有纵向的(时间上的)渊源——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并且也有横向的渊源(空间的交流),他们接受了北非的埃及,西亚的腓尼基的文学因素,也接受了中亚波斯的文学因素。这样,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的地中海文化圈开始形成了。希腊文学就是这个地中海文化圈的典型代表。是带有融合多民族文化为特征的人类童年文学的第三世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伯来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情况,和希腊文学的发展有相似之处。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初年,出现了一批对整个世界文学发展都有深远影响的作家和作品。①希伯来的《圣经·旧约》,②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戏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③波斯的《阿维斯塔》古经,④印度的两大史诗:《摩珂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国的《诗经》和屈原。

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百家争鸣时代也在这一时期中发生。它包括了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希腊百家争鸣时代,以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兴起为标志的印度百家争鸣时代,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这一百家争鸣时代,使世界文学的发展达到第一发展大段的顶峰,为后世的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百家争鸣时代的逐渐衰微,信仰一神的人为宗教(中国则是产生了独尊儒术的学说)的确立,世界文学的第一发展大阶段便结束。

(乙)关于世界文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目前,中国的多数学者把这一阶段称为:中古。肇端的年代划在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的年代,结束年代仍无统一的定见。 欧洲止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公元14世纪。亚洲则处于日本的明治维新——公元19世纪80年代。美洲与非洲则尚无确见。其实,这是以欧洲为中心,并以政治演变为根据的时代划分法,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些不符。

我认为:划在公元初年至11世纪较符合世界文学总体发展的实际。根据是:这一时期,文化圈的发展开始产生变化,文学创作的各种内部规律如文字、思维模式、文艺美学等也开始产生变化,文学作品(指叙事作品)中的主角(艺术形象)也有更替的迹象等都是从公元初年开始的。到了12世纪,城市经济已在多数地区出现,理性哲学也开始有代替宗教神学作为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的萌芽迹象。故这一发展阶段的下限划在公元11世纪。

大致的发展状况如下:

A.在公元建元前后,地中海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印第安文化圈的各自核心文化丛已确立了坚实的基础,并向外产生了幅射现象。①地中海的文化圈一分为二,西亚的希伯来核心文化丛向欧洲西部、北部、非洲北部扩展其幅射,稍后,结合当地文化演变为基督教文化圈;南欧的希腊核心文化丛有两个转移方向,其一为向欧洲幅射,与希伯来文化给当地文化结合,共同演变为基督教文化圈;其二在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六世纪转移至北非的亚历山大港,成为希腊化的新核心文化丛,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许多观点,都是在这里产生的。到了公元七世纪以后,这一核心文化丛又转移到西亚的巴格达,结合当地文化演变为伊斯兰文化圈。②南亚文化圈已从印度北部南移,并向印度洋的岛屿及东南亚扩展幅射。③东亚文化圈中的中国核心文化丛,已东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南向中南半岛及北太平洋诸岛扩展幅射。④印第安文化圈的墨西哥核心文化丛(包括阿兹特克和玛雅)已从中美洲向南、北美扩展幅射。这些现象都是在公元纪年相近的年代开始的。

相邻的文化圈也在这一年代开始产生了较大规模的文化传播、交流现象,并通过这种交流产生了异质文化相互渗透。①欧洲文化圈正努力吸收来自西亚的希伯来文化,并把它改造成基督教文化。②代表西亚的阿拉伯人正努力吸收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并把它改造成伊斯兰文化。③中国文化开始接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并把自己的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西亚传播。必须详细介绍的是:(1)阿拉伯的百年翻译运动。(2)佛教东传,中国历时五百载的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B.人们的思想基础,已从多神系统的原始宗教观念向人为宗教观念演变,曾一度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早期哲学观念也神秘化了。如新柏拉图主义的诞生,中国纤纬之说的形成都是这种现象。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专业文学家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美文学思潮在罗马、中国出现。文坛上的文学形象已从神——半人半神的英雄向现实的人或理想化的人转移。文学是人学的实践从这一文学时代掀开首页。世界范围的第一次百家争鸣时代衰落,独尊一家的格局开始在各文化圈树起自己的崇拜对象。表面上看来,西亚、北非地区的文化转换期迟了。但后来,这里却成了这一文学时代的顶峰点之一,其原因如下:

公元前三世纪,地中海文化圈的核心文化丛,随着希腊化运动的扩展,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托密勒·索特尔在亚历山大城建立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博物馆和图书馆,收留了从希腊来的专家、学者在这里研究学术,此外,还有些来自西亚,中亚的专家、学者,创造了一种多元化的学术研究气氛。图书馆的藏书有20万册,能供学者有充分的资料。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品达和巴基利季斯的颂诗,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的历史著作得以流传后世,都应归功于亚历山大图书馆把这些著作保存下来。

在这时期,亚历山大城也出现过一些有自己的风格,又对世界文化发展有影响的学术成就。在哲学上,从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重要衔接点是新柏拉图主义,这一学派就是在亚历山大城产生的。这一学派的观点有很多是唯心主义的,应该批判,然而,在文化衔接的链条上,它是不能忽略的一环。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和伊斯兰哲学都是以它为思想基础的,目前,在基督教国家与伊斯兰教国家中,其社会哲学还受其很大的影响。在文学方面,卡利马胡丝的挽歌《贝雷尼塞的一绺头发》也是知名作品。

六世纪以后,地中海文化圈已经完全解体,欧洲建立了基督教文化圈,西亚、北非建立了伊斯兰文化圈。从8世纪至11 世纪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建立了一个世界文化研究中心,开展了“百年翻译”运动,把希腊的、波斯的、印度的文化都融进伊斯兰文化中。因而,8—11 世纪的伊斯兰文化圈和东亚文化圈并列为世界文学在这一文学时代的两个顶峰点。菲尔多西的《王书》,《一千零一夜》都是世界级的瑰宝。

10—11世纪,阿拉伯人在南欧建立了安达卢西亚,其文化是亚、欧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融合的产物,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也成为阿拉伯——欧洲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可以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阿拉伯人的文化传入欧洲有密切的关系。欧洲人重新发现的古希腊文化,实际上是阿拉伯化了的希腊文化较多。

忽视美洲印第安人在这一时期获得的文学成就,世界文学发展史就不会是完整的。没有印第安人的文化传统就没有成为20世纪文学顶峰点之一的拉丁美洲文学。

公元初年至公元11世纪,美洲有三个印第安人的文化中心。(1) 在现今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尤卡坦半岛一带的玛雅族文化中心。他们有象形文字。留下来的重要文学作品有:《波波尔·乌》、《索洛拉纪事》、《拉维纳尔武士》等。(2)在现今秘鲁一带, 是印加族的文化中心,重要作品有英雄史诗《奥扬泰》。(3)在墨西哥一带有公元前2000多年就开始建立的阿兹特克族的文化中心。他们留下的神话故事,至今还对拉丁美洲文学有深远影响。

这一文学时代,由于专业文学家已经出现,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比以前更加复杂,为了加强表达的效果,各种专门研究文学理论、文学技巧的著作开始产生了,如音韵学、修辞学,结构学等。各大文化圈都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文艺学、美学专著。如印度的《舞论》提出了“味”这一带有印度文化特色的文艺美学的核心范畴。罗马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写了一系列诗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技巧。朗吉弩斯从修辞学的角度提出了“崇高”这一基本审美范畴,为以后的欧、美文艺美学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中国的文艺美学家则提出了“意境”说,为东亚文化圈的审美意识划出了自己的中心。刘勰写出了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经典《文心雕龙》。

在这一时期,由于大文化圈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对世界文学发展有深远影响的两项硕果。(一)希腊文化的伊斯兰化。这是“百年翻译”运动的功绩。它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创立了直接可借用的理论基础。(二)由于中、印的文化交流而产生的中国诗歌的“禅”化,使东亚文学产生了新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目前有向世界性漫延的趋势。

公元初至公元11世纪的世界文坛,并非有些欧洲中心论者所称的“黑暗时代”,而是一个群星璀灿的文学盛世。在欧洲,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史诗《埃涅阿斯纪》诞生了。贺拉斯的《诗艺》和《歌集》,奥维德的《变形记》都是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品。在西亚,有伟大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和鲁达基、菲尔多西等大诗人。在南亚,则有迦梨陀娑的《莎恭达罗》,伟大的《五卷书》等世界名著,还有对印度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薄伽亿歌》。在东亚,中国这时期是自汉至宋的鼎盛时代,出现了司马迁、陶潜、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文学大师,还有维吾尔族作家马合木德·喀什葛里的《突厥语大辞典》,这部巨著收集了甚多古代的中亚民歌;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也是世界名著,这两本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在日本,则有诗人大伴家持主编的《万叶集》和女小说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

这个时期,世界文学发展的顶峰点在亚洲出现。形成了西亚、东亚两个并列的峰顶。

这一文学时代,大致可分为两个发展层次。

(1)公元初至公元5世纪是转型期。

(2)公元6世纪至11世纪是发展期。

(丙)关于世界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我把世界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划在公元12世纪而不是划在欧洲文艺复兴初期的公元14世纪是经过多次思考才决定的。

最初,我也以公元14世纪为分界线。后来,我多次阅读但丁的《神曲》以后,发现了一个异乎寻常的细节:在但丁的《神曲·地狱篇》第四歌中,但丁把古代的贤哲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维吉尔等安置于地狱外安静美丽、绿草如茵的“候判所”中。在贤哲的名单里,大多数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学者,然而,其中有两位并不是“古代”人,还是基督教的“宿敌”——伊斯兰教徒。一位的拉丁名叫Avicenna(阿维森纳)其阿拉伯名叫伊本·西拿(980—1037)他是一位自然科学家、 哲学家,也是文学家;另一位的拉丁名叫Avenois (阿维罗伊)其阿拉伯名叫伊本·鲁世德(1126—1198)他是一名多学科的世界级学者。但丁称他为:“阿维罗伊大注释家”,是以注释亚理士多德著作闻名于世的。但丁生活的年代,“十字军战争”的影响仍历历在目,为什么却把“宿敌”放在圣贤的名单中呢,这是有原因的。这两位都是有世界性深远影响的学者,都是理性哲学的先驱。天主教会在公元13世纪曾三次宣告“阿维罗伊主义”为异端,然而,连基督教的最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也吸收了伊本·鲁世德的某些观点,如:理性是同灵魂完全分离的,而且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唯一的,即使上帝也不得享有多数的理性。但丁,就是以人文主义先驱者的锐利眼光把这两位“宿敌”写进先贤队伍之中。故此,理性哲学的时代,应从他们肇端。

这样看来,我们习惯地认为:“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因是不够全面的了。这是由于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的这段话时,没有看完整段文章,在这段文章的末尾,恩格斯还说:“在罗曼语诸民族里,一种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过来并从新发现的希腊哲学那里得到营养的明快的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5页,人民出版社版)

按照这样的线索,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类童年时代地中海文化圈的希腊文化,在希腊化后期经过在北非亚历山大城发展一段以后,又转移到西亚经阿拉伯人的“百年翻译”运动又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新发展又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正如季羡林教授在“再谈东方文化”中所说:“从人类全部历史上来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正好说明了这是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彼特拉克并非第一位人文主义诗人,波斯的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才是世界文学中的第一位人文主义诗人。他的《鲁拜集》就是热情地赞颂人间现世生活的诗集。接着的是:萨迪和哈菲兹。他们都比彼特拉克早1—2世纪。还应一提的是:公元12世纪初的阿拉伯作家, 学者伊本·图斐勒。 在西欧, 他的拉丁名叫Abubacer(阿布巴克尔)其代表作《哈义·伊本·叶格赞》是一本知名世界的哲学小说。这是一本能说明文学的思想基础从神学向哲学过渡的典型作品。

公元12世纪,是中国的宋末元初,又是中国宋、明理学的肇始阶段。程、朱理学是把儒、道、释合为一体的哲学体系,也可以说是中国理性哲学的开端。中国文化,在这一阶段的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马可·孛罗来华又返欧,并著书介绍中国,因此中国成了欧洲人的理想国的原型。

所以,把世界文学发展的这一阶段的开端放在12世纪比放在14世纪更能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2—14世纪是世界文学的思想基础从神学开始向理性哲学转移的萌芽阶段。既然,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说:“他(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我们把从阿维罗伊——但丁的时代划在世界文学发展第三阶段的萌芽时代也是合理的。

公元11—18世纪既是理性文学时代,也是地域性文学思潮产生的时代。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时代的文学是封建社会后期产生的文学。在欧洲,反映的是从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生活。在亚洲,人文主义萌芽状态的文学也在西亚出现,在东亚,早期的市民文学“话本”出现,戏曲也开始了繁荣期,不过,亚洲文学的主题虽然也有宗教改革和反封建的内容,但仅从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有所触及。还有两件必须提及的是:(一)在11—12世纪发生的十字军战争,对欧、亚文化交流是有深远影响的,但也留下了很难磨灭的文化冲突的因素。(二)这一时期,由于欧洲人在亚、非、美洲以武力开拓市场,美洲的印第安人遭受欧洲殖民者摧残,并将其文化毁灭,亚洲的多数地区也受欧洲殖民政策的统治或影响,非洲人大量地被欧洲殖民者作奴隶贩卖,因而,反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成了亚、非、美三洲文学的一个崭新的主题。

这一文学时代,可分为三个发展层次。

①公元12—13世纪为第一层次,这是理性哲学,人文主义文学,市民文学的萌芽期。

在西亚,这是该地区的文学繁荣期。在波斯,有欧玛尔·海亚姆和萨迪,西非的法贴梅文学,南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文学都出现了甚多对后世有影响的作家、作品,伊本·图斐勒的《哈义·伊本·叶格赞》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哲学小说。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思潮——苏菲文学思潮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在南亚,虔诚运动文学开始了它的先驱期。在东亚,开始了以话本、戏曲为主的新文学时代,第一个文学流派——江西诗派形成,这一新的文学潮流迅速影响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在欧洲,市民文学兴起,以《列那狐故事》为代表的讽刺文体流行于文坛,“温柔的新体”及普罗旺斯风格形成了新的诗风。但丁是欧洲这一时代的文坛泰斗。在美洲,印第安文学产生了戏剧和小说。

②公元14—16世纪,这是理性文学时代,是人文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戏剧的繁盛期。这是这一文学时代的第二发展层次。

各主要文化圈的文学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作家的创作风格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为了适应一定历史时期中的经济变革、宗教改革、政治革新、艺术创作方法改变等因素,一定数量的作家形成了一个有共同思想基础,相似的创作方法的群体,这一个群体在一定地域内的文坛上产生相当广阔的影响范围,这就是文学思潮。这是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产生第二次质变的标志,最早的文学思潮当推伊斯兰文化圈的苏菲派文学。作为宗教思潮,苏菲派诞生于公元8世纪; 作为文学思潮,苏菲诗派繁盛于公元12—15世纪。产生了莫拉维(鲁米)、哈菲兹、贾米等世界文坛知名度甚高的诗人。在艺术上,他们创造了一整套的抒情象征系统,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推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当时的流行地域主要是在伊斯兰文化圈内。稍后兴起的文学思潮是南亚文化圈的印度虔诚运动文学。它从12世纪至17世纪初叶,这是一个以理性为思想支柱,宣传平等、泛爱等带有民主因素的宗教改革主张的文学运动。其影响遍及整个南亚文化圈。公元13—15世纪,日本产生了接受中国禅宗思想,带有中国禅诗艺术风格的五山文学思潮。这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潮。公元14—17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是世界文学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思潮。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从思想上、文化上掀起了反封建、反基督教会的改革浪潮,出现了彼特拉克、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在世界文学史上永垂不朽的作家,必须指出的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两人是思想倾向近似而艺术风格相异的作家,前者对后世的拉丁美洲文学的艺术风格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后者则对欧洲和北美的文学发展起着楷模的作用。

在东亚,这是戏剧文学最繁荣的年代,中国杂剧的名家,王实甫、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都是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驰聘于曲坛上的,日本的狂言、能等剧种也是在这时流行。东亚与欧洲是这一时期的两个戏剧繁盛区。

中国在这时出现的藏族伟大史诗《格萨尔王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是这一阶段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杰作。

必须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由于欧洲殖民者占领了美州,把印第安人的文化毁灭了。

第三发展层次。公元17—18世纪虽然仍是理性文学为主潮,但是强调形式还是强调内容这一矛盾着的论题在文坛上产生了分歧。欧洲的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文学都是强调内容,强调思想性的文学思潮。然而,也产生了强调形式,讲求韵律,重视华丽词藻的巴罗克风格,贡戈拉主义等夸饰文风。

出现偏重内涵与偏重形式两种文学思潮同时存在这一现象,是世界文学发展内在规律的正常现象,是世界文学发展必然会产生的现象。过去,有一些学者对古典主义、启蒙文学赞誉多、对夸饰主义文学则持否定态度这是不公允的。正确的态度是:两者都必须指出其长处,也谈其不足。何况,一向没有对巴罗克风格和夸饰主义持否定态度的西班牙与拉丁美洲不是也出现了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吗?欧洲的古典主义、启蒙文学在艺术上确实存在概念化、类型化的现象。即使是莫里哀的达尔杜弗、阿尔巴贡,也只是伪善、吝啬的化身,至于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更是作者宣传其哲理的符号而已。我的态度是:既要思想性,也要艺术性。对古典主义、启蒙文学,既要肯定其进步方面,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正如马克思指出席勒的作品有单纯的时代传声筒的见解。对夸饰主义则要指出其作品脱离社会现实的不良倾向,也应肯定其在结构、修辞、韵律方面推动了文学的艺术性方面的发展。

在这一文学发展阶段同时出现不同特征的文学思潮,预示着文学的发展将有质变的飞跃阶段出现。

在这一文学发展阶段,现实主义文学是主流,但文学思潮、流派,已形成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在欧洲,既有古典主义,启蒙文学等强调理性的文学思潮;也出现了注重感情的感伤主义;既有侧重神秘性的英国玄学诗派,也有讲究形式的西班牙巴罗克风格和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在亚洲也有这种情形,如印度,既有追求形式,偏重艳情的法式诗;也有以普生和觉特拉杰为代表的,用豪迈高亢的声调歌唱农民起义颂歌的现实主义作家。拉丁美洲文学也是既有受贡戈拉夸饰主义和洛可可风格影响的作品,也有以清新质朴为特色的新古典主义。

拉丁美洲的新古典主义虽然源于欧洲古典主义,但它并不是欧洲式的翻版,而是借鉴于欧洲而为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学服务。它有自己的特点:

(1)在“崇尚古代”这一概念的表面是相同的。 但实质上,拉美作家所崇尚的古代,除了古希腊和罗马之外,还有印第安的文化传统。因而,许多拉美国家的国歌中,既有奥林匹斯山众神的颂扬,也有对古印第安传说中的神仙的赞美。(2)维吉尔是欧洲、拉美的古典主义作家都尊崇的前辈,然而,欧洲奉为经典的是维吉乐的《埃涅阿斯纪》,而拉美作家的经典是维吉尔的《农事诗》。他们仿效维吉尔以耕耘稼穑、放牧牛羊为题材,表现美洲人为开发和建设自己的新家园而奋斗,并以维吉尔的清新风格去描绘拉丁美洲的大自然和新社会的美好风光。(3)在文学技巧上,拉丁美洲的新古典主义作家汲取的主要点不在古希腊罗马文学,而是继承和发展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和稍后的贡戈拉夸饰主义。

拉丁美洲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大文化圈之间的全方位融合而引起质变的第一个典型事例。它的出现也引起了人们对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必须作多视角的评价才能正确地、全面地阐述世界文学发展的这一阶段的观念。

从世界文学发展观点来看。拉丁美洲人民在这一时期建立起“克里奥约”文化以后,拉丁美洲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圈。

这一时期,由于远程交通已经常化,人们的洲际交往比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代都密切。因而,欧、亚、美三洲的文化交流变得频繁了,影响也加深了。东亚的儒家、道教文化开始在欧洲产生影响,欧洲的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名诗人歌德都是东亚文化的崇拜者。欧洲文化也开始广泛地随着欧洲传教士带到亚洲,开始在印度、中国、日本、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对文学产生初步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主角与正面形象,已从贵族逐渐转变为平民。本来,中国文学在12世纪后的戏曲中,主角已有甚多是平民角色。 在欧洲, 17世纪已有些作家开始写平民的正面形象。虽然古典主义的规范还规定平民只能出现在卑俗体裁——喜剧中,然而,莫里哀所塑造的桃丽娜,史班卡已经是正面人物,而教士、贵族却成了反角。18世纪出现的费加罗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亚洲,印度的西瓦吉是反封建的农民英雄,东南亚的杭·杜亚则是反殖民者的英雄。

(丁)世界文学发展的第四阶段是公元19—20世纪产生的文学

在以往出版的外国文学史结构中,对这一时期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14—19世纪上半叶划分为近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为现代,20世纪下半叶为当代。另一种是把公元5—19世纪的亚、 非文学划为中古,把19—20世纪上半叶的欧美文学和20世纪上半叶的亚非文学划为现代,20世纪下半叶划为当代。这两种划分法都完全脱离了世界文学发展的实际,纯粹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视角,并且把世界文学的发展状况割裂得支离破碎。

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对世界的这一阶段的发展——其中包括世界文学的发展,描绘了一个很清晰的框架:“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277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实际,把公元19—20世纪作为世界文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是恰当的。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19世纪至20世纪是资本主义从建立到衰微,但还未完结的历史阶段。从世界文学发展的视角看,19世纪初产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已经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思潮,而不是地域性的文学思潮了。以后发生的大文学思潮如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等都是世界性的文学思潮了。所以,19—20世纪是世界文学时代的这一判断是有事实为证的。

从艺术特征的视角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结束了以理性文学为主力的时代,开始了文学风格多元化的时代。这种多元化包括了思想倾向和艺术创作原则两方面。大致形成了三种不同倾向的文学思潮。(1)社会主义倾向文学。这一作家群相信社会主义学说, 明确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他们认为:劳动群众是世界的主人,也是文学的主角。这一作家群大多数作家喜爱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的创作原则,但也有采用其他艺术手法,如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的。(2)现实主义文学, 这一作家群大多数以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艺术上多采用典型化创作原则,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们描写的对象多为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持批判态度,主张用道德完善化的手段来改良社会而不主张革命。(3)现代主义(也可说是悲观主义)文学。这一作家群的作家,信仰的多为非理性哲学,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克罗齐的直觉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荣格的潜意识学说,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是看到而且持一定的批判态度,但对社会的前途感觉悲观与涉茫。

上述的三种倾向,从浪漫主义思潮产生时起直至目前都存在,然而,从它们之间的变化也可以在这个世界文学时代里划分为五个发展层次。

①公元18世纪末年至19世纪30年代初,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鼎盛时代,三种倾向都含在浪漫主义思潮中。

②公元19世纪30—70年代初,这是三分倾向开始各创基础的年代,但还披着浪漫主义的外衣。

③公元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三种倾向文学各树旗帜,各立门户的年代。

④公元20世纪上半叶,是三种倾向文学进一步鼎足而立,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出现各自的经典著作的年代。

⑤公元20世纪下半叶,这是地球村意识的年代,三种倾向有分有合,流派更多、更细、起伏更快,然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要阐述弄清楚这一时代的世界文学发展脉络,首先应把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新的认识与评价。

以往,学者们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评价与分析还无定见。有部分学者认为: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仅是存在于欧洲的地域性文学思潮,这是不全面的。我的理解是:涵盖某一文学思潮的地域范围,应该以赞同其思想倾向,崇奉其创作原则的作家群分布的范围为准,不应只计其开拓的第一代,也应计入其后继者,包括第二代、第三代……的作家群。如果这种理解能成立的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从18世纪末开始,经过多次起伏,延至20世纪20年代才衰微的世界性文学思潮。五大洲都产生过知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如欧洲的拜仑、雪莱、海涅、雨果、普希金、美国的华盛顿·欧文、爱伦·坡、惠特曼,阿根廷的埃斯特曼·埃切维里亚,澳大利亚的查罗斯·哈帕,埃及的邵武基,穆特朗,日本的森鸥外,印度的阴影主义各位大师如伯勒萨德、尼拉腊、米德等。所以,从世界文学发展的视角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从地域性的文学思潮开始而以世界性的文学思潮结束的。它为世界性的第一个文学思潮。

从艺术特征的视角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结束了以理性文学为主力的时代,开始了文学风格多元化的时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思想倾向,多种艺术风格聚合在一起的,比较松散的文学思潮。以往的学者有一种主张认为:从思想倾向看,可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另一种主张认为:从发展的视角看:可分为前期浪漫主义与后期浪漫主义,前期多为复古、遁世者;后期多为改革者。前一种看法过于笼统,后一种看法只是英、法、德有这种现象。东、南欧的浪漫主义作家都是进步人士;美国前期的华盛顿·欧文是个乐观者;稍后才出了个带颓废思想的爱伦·坡,同时还出了个热情奔放的惠特曼。所以,这两种分析法都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实际脱节。

其实,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是人们对启蒙主义者宣传的理性王国产生幻灭感,在迷惘中去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确立后,一种新的剥削方式代替了旧的剥削方式,一种新的政治压迫代替了旧的政治压迫,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并没有实现,于是人们感到迷惘而去寻求新的精神寄托。在浪漫主义的作家群中,大致有五种三类的精神寄托:①带有空想社会主义倾向者如雪莱、埃切维里亚等,这是革命派,属第一类。②宣传民主主义的如拜仑,惠特曼等,③信仰人道主义的如雨果等,这两种都属改良派,是第二类。④宣传复古的如柯尔律治,夏多布里昂,⑤表现颓废者如爱伦·坡等都属悲观派,属第三类。这三类思想者是开启这一世界文学发展时代三种不同倾向文学思潮的先驱。而当时是蕴藏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之中还没有达到各树旗帜的阶段。这是19世纪30年代前的现象。

马克思在1863年3月25日《致恩格斯》的信中说: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样的情形。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最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法国革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启蒙运动的第一个反作用,自然是把一切都看作是中世纪的,浪漫主义的、甚至象格林这样的人也不能摆脱这种看法。第二个反作用是和社会主义趋向相适应的,虽然那些学者并没有想到他们和这种趋向相适应的,虽然那些学者并没有想到他们和这种趋向有什么联系。于是他们在最旧的东西中惊奇地发现了最新的东西,甚至发现了连蒲鲁东看到都会害怕的平等派。”

马克思的这段话可以说明浪漫主义中的五种三类精神寄托的论断是恰当的,也预示了浪漫主义在世界文学发展新阶段中的启始作用。

从19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初,是世界文学时代发展的第二层次。

这一时期,以英国宪章派文学和德、法工人诗歌运动为主的社会主义倾向文学产生了;在美、亚两洲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等运动中也产生了反殖民主义倾向文学;这两股文学思潮展示了世界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虽然,当时他们的规范还少,然而已树起了正义的旗帜。其次是以斯汤达尔,巴尔扎克为奠基人,并拥有狄更斯、果戈理等大师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成为这一发展时代的文学主力。他们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改良派。第三,以戈蒂耶、波德莱尔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学也出现在欧洲文坛上,并迅速产生世界性影响。

这时,鼎足而立于世界文坛上的三种不同倾向的文学潮流都已萌芽了。但这三种潮流的代表人物在表面上仍称自己是浪漫主义者,其风格仍未能完全摆脱浪漫主义的影响,不过,他们都在悄悄地标示自己的艺术特征和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这一文学发展时代第三发展层次产生的年代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至20世纪初年止。

在这一阶段中,各种文学思潮都明确地树起了自己的旗帜。首先是福楼拜提出了“写实主义”的概念,接着是以巴黎公社文学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倾向文学发展壮大,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王尔德建立了唯美主义的发展基础,魏尔仑、韩波、马拉美树起了象征主义的旗帜。这些文学思潮都力图摆脱浪漫主义的影响。

由于世界经济交流的发展迅速,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也加快地发展起来。各大文化圈的文学融合现象向纵、深、广三面扩展。最显著的特征是:世界性的文学思潮在传播在过程中与民族文学的因素结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的分支。例如:以何塞·马蒂为代表的拉丁美洲的现代主义诗人,其艺术风格近似马拉美的象征主义,但其内容却描绘当时的革命斗争,崇高的境界,激越的情感与欧洲的象征主义的朦胧,委婉是差异甚大的。日本的自然主义、唯美主义思潮也是一方面汲取欧美文学的新因素,另一方面又融合自己的文学传统,创立了紧跟世界性的文学潮流,又有自己民族文学风格的流派。

所以,这一文学发展层次,既是世界文学发展的新世代,又是民族文学发展的新世代。其特征是:世界性文学思潮与民族文学融合的现象出现了。

这一文学发展时代的第四个发展层次, 是从苏联十月革命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止。三种不同倾向的文学思潮进一步深化。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世界文学发展史首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基础,明确提出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务,由为工人服务的政党——共产党领导的文学事业。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三项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制定了理论纲领。1906年,高尔基写了《母亲》,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巩固基础。1917年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年代社会主义文学已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亚洲都产生了有世界声誉的作品。30年代,社会主义文学家十分活跃,不少其他文学流派的著名作家如阿拉贡等也转到社会主义文学这边来了。整个世界文学呈现出革命的、进步的倾向。要一提的是:社会主义文学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外,也有其他艺术风格的作家。如马雅可夫斯基一生都强调他是未来派。布洛克则是象征主义作家。这是必须如实写下的。

二、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写实主义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分支出各具特色的新流派,而且各自都拥有自己的艺术大师。德语国家的作家有托马斯·曼和亨利希·曼两位擅长写宏篇巨著的小说家,奥地利则有斯蒂芬·茨威格这位心理描写大师;法国则有罗曼·罗兰;英国则有高尔斯华绥和伯纳·萧;美国的新现实主义小说派有德莱塞,刘易斯;迷惘的一代有海明威;还有以罗伯特·弗洛斯特为代表的新英格兰诗派。日本有以夏目漱石为代表的余裕派,以志贺直哉为代表的白桦派;西亚则有以纪伯伦为代表的旅美派;拉丁美洲则有最具特色的“大地小说”派。

三、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文学是异彩纷呈的。著名的有: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还有并非文学流派的意识流小说。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们,其思想倾向是多元的。以大多数来说,对资本主义社会都持批判态度,而又有无可奈何的情绪。如卡夫卡,艾略特,福克纳等,也有进步作家如马雅可夫斯基,阿拉贡,艾吕雅,也有倾向于法西斯的马里内蒂、邓南遮,庞德等。

这一文学发展时代的第五发展层次的时间是20世纪下半叶。

这一发展时代的世界文坛,从大方面看,依然是社会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三种不同思想倾向,不同创作方法的文学同时存在,但又和20世纪上半叶有不同的特征。上半叶是以“分”为主要标志,三种文学思潮泾渭分明。下半叶则产生了一些互相交叉渗透现象。“分中有合”是世界文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总趋势。

这一时期的世界文学有三点特征:

(一)在思想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和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学说是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主要思想基础。还有部分作家仍信奉人道主义,但其涵意,除传统上强调的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观念外,社会主义作家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现代主义作家则强调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三种思潮之间有互相渗透的现象。因而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判别才能明辩是非。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突出的问题,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反映人道原则成为甚多作家的创作特点。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必须把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同作为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区别开来,摒弃人道主义的唯心史观,宣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使其作为调节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伦理道德准则。拉斯普京写的《活着,可要记住》对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但在60年代的苏联文学中,也出现过把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对立起来的思潮,如战壕真实派的作家过分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忘掉了卫国战争的正义性。

20世纪下半叶的现实主义作家,并不象19世纪的巴尔扎克那样,着眼点在于人物的各种贪欲的揭露,也不象列夫·托尔斯泰那样强调精神说教。他们着眼于在物化了的世界面前描绘那些冷漠、空虚的心灵。反映人们在丰富却又严酷的社会面前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和各色各样的互相矛盾的思想感情。

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信奉的是存在主义,但各家各派的解释又不尽相同。“他人是地狱”是最流行的看法,喜欢用无政府主义去反对特权主义,以赞 赏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去反对欧美的文化传统。写物对人的控制以反映后工业社会人的精神变态。

(二)在创作方法方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创作实践中,汲取了有益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认清了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又要允许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家有百花齐放的条件。因而,前苏联作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放体系这一观点来。现实主义文学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既有遵循着“巴尔扎克式写实主义”的作家,也有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以略萨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以奥茨为代表的心理现实主义。在后现主义文学中,出现了着意反映现实的“黑色幽默”派,强调“物体主义”的“新小说派”,宣扬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主义文学”,强调世界荒诞性的“荒诞派戏剧”。创作方法互相渗透已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创作特色。现实主义作家汲取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而现代主义作家也稍有关心反映社会现实了。

(三)文学构思方面的地球村意识——这是当代作家最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意识。 这一概念是M.麦克努恩在60 年代提出来的。 英文称为global village.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关心的是他们居住的地区、 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伟大的巴尔扎克也只是发表了当“19世纪法国风俗的书记”这样豪言壮语。当代的一些著名作家关心的却是全世界,写的也是全球性的热点,或带有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因为,当代是信息时代,人们居住在辽阔的五大洲,如同居住于同一村庄一样,息息相关。在电视机前可知道全世界当日发生的大事,这就是地球村意识。例如: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单独看,都是一国一事,但排成系列,就可看出他写的都是全球性的热点。《沉静的美国人》(1955)。把法国殖民者在越南撤退后,美国插手越南战局,迈向直接侵略越南的第一步描绘下来。1958年,他写了《我们在哈瓦那的人》写巴蒂斯塔独裁统治下的古巴,预示了60年代初古巴革命会获得成功的社会背景。60年代,独立运动在非洲兴起,他又写了描绘比利时殖民者在扎伊尔撤退的丑相与罪行的《烧掉的病案》。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沃克写的《战争风云》(1971)和《战争与回忆》(1978)其内容就是40年代的世界,它包括以美、苏、英、法、中等同盟国与德、意、日的轴心国进行的战争史。当然,除了写全球性的史诗式作品之外,也有不少只写个人或家族,但又能反映出时代特色的作品。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写的是一个家庭,但反映的是整个哥仑比亚,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在80年AI写作的《布兰内小站》和《断头台》则是探索世界和人类的一些根本问题,是富有哲理意味的全球性小说。日本有吉佐和子写的《恍惚的人》就是写了带有世界性的“社会怎样关照老人”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美国女作家奥茨说:“我有一个巴尔扎克式的野心,要把全世界写进我的作品里。”

这就是代表当代作家的心声吧!

标签:;  ;  ;  ;  ;  ;  ;  ;  ;  ;  ;  

论世界总体文学的发展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