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深圳会展经济新框架_高交会论文

构建深圳会展经济新框架_高交会论文

构建深圳会展经济新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会展论文,框架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会展经济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国际经济发展布局来看,哪里有先进的技术、发达的市场,哪里就有活跃的会展经济,两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拥有独特区位优势和按市场化规则运作的实践经验,加上政府近年一直将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构筑了以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为代表品牌的会展市场,具备一定的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但与国内外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比较,我们在会展业的整体规划、发展策略、会展行业分工与协调管理、会展规模,以及与国际会展经济伙伴的合作策略、会展经济政策、城市整体功能配套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国家经济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走向完全开放,深圳的会展经济如何与国际接轨,深圳如何扬长避短,脱颖而出,如何构建会展经济新框架,提出适合深圳的发展模式和对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

一、德国、法国会展经济模式

国际会展业已有150年的发展历史。在此过程中,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领先者。德国在电信技术、机械和设备工程等领域的工业实力使得汉诺威成为欧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美国世界领先的电子技术和产业优势奠定了COMDEX电脑展辉煌的基础;法国巴黎时装和化妆品产业的超前发展,使得巴黎时装和化妆品展成为引导世界潮流瞩目的焦点;香港发达的珠宝和玩具产业,使得每年一度的香港珠宝及玩具展成为全球同行的大聚会。

在探索和构建会展经济发展模式方面,西方国家争奇斗艳,稳步推进,其中以德国、法国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会展经济独有的运作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德国会展业在世界会展业中举足轻重,每年举办的国际性会展会有130多个,参展商150万家(其中45%来自国外),参观人士1000万人(德国境外人士占1/3)。

在德国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特有的调节调控管理方式,推动了德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具体的运作模式为:

政府首先投资建立规模宏大的展馆设施,在确定产权归属国有的前提下,不直接参与展馆的日常运营,而是以长期租赁或委托经营等形式把展馆的经营管理权授让给德国大型的国际会展公司。政府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对行业的宏观调控方面。

德国展览委员会(AUMA)是代表德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唯一的会展管理机构。多年来,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如为制止会展雷同、保护名牌会展,AUMA对会展名称给予类似商标的保护。AUMA还根据章程要求,在会议、展览的类别、展出地点、日期、展期、周期等方面进行协调,保护了参展商、组织者、参观者多方的利益。此外,它还每年与经济部、农林部、能源部等政府各部协调,准备一个国家会展计划,该计划一旦批准,便由AUMA会同有关部门协调选择专业会展公司进行具体的运作。

德国会展公司在受让国有展馆后,便扮演着展馆经营管理者和会展项目组织者的双重角色。如汉诺威国际展览公司通过政府授权管理的展馆就达100万平方米,同时,它还每年在全世界主办50多个国际展览会,年营业额达5亿德国马克,场馆经营与项目经营相结合的方式构成了德国展览公司特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共同构筑成集团经营的核心内容。

会展公司在成功组织会展项目后,便将所有的会展服务委托给各会展服务公司实施,这些公司将根据与会展公司签订的合同,以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参展商参观商提供周到的会展及配套服务。几十年来,德国会展业能在世界一直独占鳌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种运作模式的成功实践。

法国是世界会展强国,与德国同属第一梯队,每年举办国际专业展有120个左右,参展企业50万家、参观商621万。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会展业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运作模式,它与德国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体现为:

展馆设施由法国中央及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然后组成国有场馆公司负责展馆的经营管理。此经营实体业务单一,只开展自己的场馆服务业务,不进行会展项目的运营。而展览公司则不拥有展馆设施,也不参与展馆经营,主要从事会展项目经营。对于这种“泾渭分明”的业务划分方式,法国行业主管部门认为,这能够促进会展公司之间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场馆专心做好自己的场馆服务工作,体现出比德国模式更细的社会分工,有利于提高会展服务专业水平。

在整个运作模式中,CFME-ACTIM代表政府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与德国AUMA一样行使着同样的宏观管理权。如它除了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培训外,还负责会展经费的预算和支配,每年2月份开始准备下一年度的工作方案,讨论选择参展的题目、国家地区和预算计划,并要听取涉及国的大使馆经济处的意见和有关企业的意见,6月份向分管部长报告,7月份在讨论全年预算中拍板决定。

在具体会展项目中,会展公司也采取与德国相同的方式,与各展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将会展服务工作委托给各会展专业服务公司代理,最终完成会展的操作。

虽然,德国与法国会展行业的运作模式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管理架构和运作体系却十分相似,即政府扮演重要角色,起主导作用——投资兴建展馆设施,制订相应法规和经营规则,以经济合同方式委托专业公司经营管理会展场馆,保障国有投资收益,保护会展公司、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权益。

二、国内外实践证明,会展经济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会展业是一门综合性、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展活动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人才流和资金流。据专业机构测算,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

1.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在20~25%以上。美国一年举办200多个商业展览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法国会展业每年营业额达85亿法郎,展商交易额高达1500亿法郎,参展商和参观者的间接消费也有250亿法郎;从国内看,仅2000年春季举办的“北京第六届国际汽车展”,就有40万观众前往观展,仅门票收入就有几百万,其主办者粗略估计收入已有8000万元。实际上,会议和展览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计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的发挥作用。

2.促进经济贸易合作。如在首届“高交会”上,40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同台展示,955家投资商参加洽谈,总参观人数超过30万,总成交金额64.94亿美元。而第二届“高交会”参展企业达3000家,成交金额创出了85.4亿美元的新纪录。再如,北京举办的前两届国际周所达成的投资总额6亿多美元,成交金额60.23亿美元。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会展经济的产业带动作用首先反映在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其它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拉动方面。1999年昆明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占地218公顷的场馆建设及相关投资总计超过216亿元,使昆明的城市建设至少加快了10年。第二届“高交会”为深圳装修、广告、印刷、礼仪服务等行业带来了近5亿元的收入。展会期间,全市酒店共接待旅客82万人次,入住率为82.06%,营业收入4.3亿元,比“十一”国庆黄金周还多出3亿元。而商业及餐饮业收入则比平时增加2.3亿元。全市的士收入6300万元,比平时增加40%。第二届“高交会”给深圳各行业带来了超过12亿元的营业收入。

4.增加大量就业机会。据测算,1996年在德国举办的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获得了145亿马克的利润及45亿马克的税收;在香港,一年的会展活动可大约为香港居民提供9000多个就业机会。

5.传播交流知识信息。即使在信息技术和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会展业在传播知识信息中的便捷性,集中性,直观性和快速性,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2000年8月在深圳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互联网站展”,来自全国各地的125家网络企业各自展示了代表国内最先进的网络应用成果、电子商务模式;应邀参加论坛的业界精英纷纷发表中国网络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展会的权威性及专业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展会信息通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深圳电视台等七十多家媒体的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掀起了一股“网络”热潮,许多人从此次网站展中了解了互联网及行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思路。

三、深圳会展经济存在的问题

1.尚未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运行机制。会展经济是深圳市将大力发展的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独特发展规律的经济门类,应该有全面规划和系统管理,并应由专门的机构为其运作制定行业管理规则。但目前尚未设立相应机构,会展经济的发展缺乏宏观引导,存在行业发展方向不明、分工不清、无序竞争等不利现象。

2.发展方向尚需进一步明确。深圳不仅要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而且正在向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目标前进,同时原有传统产业自身也在用高新技术进行武装和改造,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新兴产业的基础。会展业可以集中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因而应通过会展全面展示深圳多元化经济结构的面貌。“高交会”是深圳会展业最为著名的品牌,但不能把打响这一品牌作为发展会展业的唯一目的。

3.会展资源的管理体制尚待理顺。深圳目前有几处政府投资兴建的展馆,特别是为举办“高交会”而兴建的“高交会”展馆,耗费了政府的巨额投资,却未建立起政府投资回报机制。因而造成投入产出比例失调,会展资源收益难以实现。是否按展览资源社会化的原则进行商业运作,是否由专业化的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将决定其资源能否得以充分利用,国有资本投资能否获得收益。

4.会展总体服务水平仍需大力提高。会展业是综合经济、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广泛的社会资源如海关、商检、税务、工商、保险、酒店、运输、边检、设计、装潢、礼仪、广告、展具制作等等进行系统的服务。目前,深圳市会展业还没有真正形成系统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局面,总体服务水平不高。如深圳海关、商检部门还没有一个专门为展览会对口服务的窗口;进入深圳的各边检口岸还未开设便于国内外参展企业及嘉宾出入境的优检、免检通道。这些都给国内外参展商及嘉宾带来了许多不便,影响了深圳的对外招展能力。而这些服务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城市都已实行。提高深圳会展业的总体服务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5.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有待完善。经过20年的发展,深圳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设施,但是以一个国际化会展之都的要求来衡量,还有一些有待改善和提高的地方。要举办国际大展会,深圳城市国际化程度还不够。比如从市民综合素质来看,对基本交流所需外语的掌握水平远远不如东南亚许多国家;接待大量国外客商的服务硬件设施已基本达到要求,但服务的规范性、服务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中还没有处处体现国际化城市的风范,如路牌等交通标志还不能让国外客商感到方便易识。

四、走国际化、商业化、专业化道路,构建“四个层次”的会展经济运行体系

1.构建“四个层次”的会展经济运行体系。深圳会展经济,在经过20年的发展之后,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但在运行体系上,仍然存在不完善的一面。就目前深圳应实现展馆经营权与展馆所有权的分离,展馆经营者与展馆所有者的分离,理顺参与会展经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吸收国际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有益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符合深圳实际情况的会展经济运行体系。按照各参与要素不同的功能定位,会展经济应该由四个基本的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政府。政府可以成立包括财政、经贸等有关部门参加的会展经济发展委员会,主要的职责任务是按照会展经济国际化、商业化、专业化的原则,制定会展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会展场馆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提供会展平台,制定会展经济运行及竞争的规则,及引导会展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持性政策,为会展经济各要素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层次,展馆经营者,或称政府会展资源经营者。为保证各会展经济要素在公平环境中竞争和发展,政府不应直接参与会展业经济的商业运作,而应考虑借鉴法国或德国会展经济模式,将政府提供的会展资源和会展平台托管给展馆经营者,或者通过合资的方式,逐步将政府出资兴建的展馆资源售卖给展馆经营者。

政府和展馆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一家或数家实力强,专业化水平高,富有展馆管理经验的企业作为经营者,彼此签定托管协议。政府据此协议按年度收取展览场馆的托管费用,取得固定的投资收益,保证国有资产(投资)的安全与增值,逐步减少政府对会展场馆建设的纯支出,形成会展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场馆经营者作为独立的经济单位,为展览商提供展览设施的服务,履行向政府上缴费用,维护展馆设施安全运营的义务。

就深圳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实现完全通过市场机制选择展馆经营者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可以考虑对“高交会展览中心”进行一系列内部与外部的改革之后,暂时承担此项工作任务。条件成熟时,逐渐过度到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展馆经营者。

第三层次,展览经营者。展览经营者是会展经济运作的主体,包括展览主办者、展览公司、展览工程公司等。展览经营者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政府发展会展经济的宏观指引,按照效益原则,策划、组织、主办、运作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开发会展品种,创立会展名牌,获取经济效益。展览经营者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在行业内有序竞争,自由发展。

“交易中心”是隶属于市科技局的专司“高交会”的筹划、组织、协调和经营的事业单位,是深圳会展经济第三层次中专门经营知名品牌“高交会”的展览经营者的典型范例。“交易中心”积极与“高交会”主办单位合作,广泛宣传,在国内外开展多方面的推介招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联系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厂商参展,成功举办了两届“高交会”,并在“高交会”闭幕期间,提供高新技术成果交易的服务,探索出一条会展经济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新思路。

政府应该对这一类的展览经营者一方面提供更为宽松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对“交易中心”给予准确定位,支持展览经营者以各种经济方式和经营方式进入会展市场,优胜劣汰,集中优势力量,以培育“高交会”展览品牌为契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深圳会展品牌,以雄厚实力跻身于国际会展都市的行列。另一方面,也要引入市场机制,确立展馆经营者与展览经营者之间的商业关系,即便是像“高交会”这样的政府主办和支持的展览会品牌,也要有偿使用政府资源,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核算会展经济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保证会展经济健康发展。

第四层次,参展商。参展商为了寻求发现新的商业机会、技术交流、产品展示与推广等目的,追逐世界各地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与展览会,是会展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发展会展经济最为坚实的基础。

2.积极培育“名牌展”,不断提高办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展览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深圳目前举办的展览会种类、数量、面积、涵盖范围还偏少和偏小,与深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深圳今后应加强展览的开发,加强国际招展的力度,加强展会的宣传,加强国内和国际横向的合作,逐步树立有国际影响的名牌展。重点是结合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IT产业等)的发展,突出做好“高交会”、“互联网”等品牌,使会展业真正对深圳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促使深圳经济更好地对周边地区乃至广大内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国外著名的展会是会展业竞争中的优胜者,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及众多的采购客户。我们可以引进国外名牌会展活动到深圳办展,“借鸡下蛋”扩大影响,从而加快现代会展技术的传播,进一步提高会展的整体水平。作为加快前期准备工作,应从吸引海外有实力的会展机构来深圳设立分支机构入手,让他们亲身体验深圳会展业辐射珠三角及华南地区的巨大市场容量,促使他们与我方合办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会展项目,从而吸引他们在深圳市举办更多的世界著名专业展,借以带动深圳会展名牌的培育。

3.改善整体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深圳城市的国际化程度。目前展览业存在两种办展机构:一种是政府部门办展单位,基本上是靠国家批任务,政府拨款或补贴,靠政策吃饭的。有人形容政府办展好比裁判员下场踢球,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加大了这个行业竞争不平等因素,又阻碍了这个行业的提高和发展。另一种是属于国营展览公司,它们现在有一定的优势,经济效益还不错,但是没有按照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缺乏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和灵活的激励机制,因而也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应及早转变观念,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积极进行资源配置,加快会展设施的建设。鉴于目前深圳市会展经济发展的良好趋势,及现有展览设施服务功能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及时统筹规划,加紧展馆设施的建设,为深圳会展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发挥政府职能服务的作用,协调理顺与会展业相关行业及部门的关系,提高会展业总体服务水平。”高交会”的成功举办,是市政府充分调动了海关、税务、工商、边检、企业等等各方面资源进行系统服务的结果。目前,在深圳市会展经济未能形成系统的专业化分工服务的情况下,政府可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协调融合各相关行业及部门,从整体上提升会展配套服务水平。

(3)推动国有展览企业的改革与创新,使其成为强大的市场竞争主体。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应该有迎战的紧迫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国务院的通知精神,以后政府一般不再出面举办展览,政府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国有资本投资具有发展前景的会展业上,积极支持现有的国有展览企业进行现代公司制度改造和资产重组,组建展览集团,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主体。

4.加强合作、推进同业战略联盟和资本经营,适时推进会展经营者的集团化运作。目前国内举办来华展览或国际展览会形成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不多。由于规模小、外商少就形不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导致效果差,档次低,甚至形成重复办展、多头办展的混乱局面。加强合作和战略联盟一方面可以在会展行业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可使同行业竞争进入有序化、进而迈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深圳市政府应鼓励本地会展企业吸引国内外会展公司参股和投资,同时鼓励本地会展企业到国外合作办展。为加快深圳会展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政府应积极培育规模化的会展公司,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展览市场即将开放的要求,改革机制、引进外资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加强合作、推进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向集团化运作方向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发展股份集团化的会展企业,发展一批以会展业为龙头,集展览工程施工、广告宣传、展览运输、饭店餐饮和住宿服务于一体的股份制展览企业,为参展商提供全方位服务。

标签:;  ;  ;  ;  ;  ;  ;  ;  ;  ;  

构建深圳会展经济新框架_高交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